绪论 1
一、研究对象的框定——一个简要的切入 1
二、研究内容的阐释——对本书立场的几点说明 6
三、相关理论前提——简要的回顾与梳理 10
四、本书研究框架与方法——刑法边缘的思索 20
第一章 见危不助概念解析 26
一、见危不助主体范围的划定 28
二、见危不助的行为指向——“危” 30
三、见危不助与见义勇为——对上一部分的补充说明 40
四、见危不助的类型划分 49
第二章 见危不助罪相关立法及其犯罪化的争议 55
一、中外关于见危不助罪的立法情况简介与分析 56
二、立法应当何去何从——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争议 71
第三章 道德与法律关系视野中的见危不助犯罪化探析 98
一、道德:不可定义的存在 98
二、行为规范——道德与法律关系的单维考察 102
三、刑法视野中的道德解读 115
四、见危不助的道德归属及其犯罪化 123
第四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一) 147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一:社会因素 148
二、见危不助犯罪化制约因素之二:心理机制 166
三、刑事社会政策与见危不助犯罪化 176
四、结语 187
第五章 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社会与规范基础研究(二) 189
一、社会连带思想与见危不助规制方式的法律选择 190
二、见义勇为与法律规范——见危不助的反面切入 198
三、刑法谦抑观念下对见危不助犯罪化的进一步断想 222
第六章 刑法框架下见危不助犯罪化的具体考量 231
一、见危不助犯罪化的法益判断 232
二、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风险转嫁 239
三、见危不助刑事立法在司法上的可能后果 246
四、见危不助刑事立法与公民守法 258
第七章 关于见危不助犯罪化的限定性思考 265
一、特殊情形下的见危不助及其法律适用解析 266
二、前述刑法适用根据缺失或不当的原因分析 283
三、特定主体见危不助犯罪化的立法建议 290
参考文献 303
附录:国外有关见危不助罪的立法规定(补充) 321
写在后面的话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