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语文·文化·市场一致篇 1
第一章 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建设与中、小学英语课程实施目标的连贯与一致一、建立大学英语语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
(一)目前系列课程标准或要求在学科建设表述上的局限性 1
(二)语与文的概念命题和教育作用 3
(三)英语语文学科建设的必要性 11
二、各级英语语文教育实施目标的连贯性与一致性 15
(一)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概述 15
(二)从中、小学阶段的两个英语课程标准看基础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17
(三)各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看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21
(四)从各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标准或要求看教育目标的不一致性 24
(五)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衔接问题 26
(六)解决问题的对策 28
三、小结 29
参考文献 30
第二章 英语语文学科与中国语文学科的连贯与一致(上) 32
一、英语语文学科与中国语文学科的语域 32
(一)双语文学科语域概述 32
(二)美、加双语教育的现状 34
二、语文及相关教育课程的历史变革 39
(一)欧、美课程的历史变革 39
(二)中国语文教育的历史变革 48
三、小结 61
参考文献 61
第二章 英语语文学科与中国语文学科的连贯与一致(下) 63
四、实例、实例分析与社会教育背景 63
(一)实例 63
(二)实例分析 65
(三)探究英、汉双语文教育缺失的社会背景 72
五、英、汉语文学科连贯与一致的必要性及应对策略 77
(一)英、汉语文学科必须在语言平等的原则下走向和谐 77
(二)英、汉语文学科连贯与一致的应对策略 85
六、小结 91
参考文献 92
第三章 英、汉语文教育和文化的连贯与一致(上) 93
一、文化与语言、意识、交际的关系 93
(一)文化与语言 93
(二)文化与意识 104
(三)文化与交际 115
二、小结 125
参考文献 127
第三章 英、汉语文教育和文化的连贯与一致(下) 129
三、中、外文化交流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影响 129
(一)中、外文化交流历史概述 129
(二)西方文化对中国语文教育的积极影响 134
四、母语对目的语的负迁移与干扰及应对策略 143
(一)英、汉语音学或音位学上的负迁移与干扰 144
(二)英、汉语用学上的负迁移与干扰 152
(三)排除负迁移与干扰的应对策略 165
五、小结 165
参考文献 166
第四章 大学英语语文教育与市场化教育的连贯与一致 168
一、大学英语语文教育的定位与教师的道德维度 168
(一)大学英语语文教育的大众性与精英性 168
(二)教育市场化下的英语教师道德之维度 179
二、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市场化模式下的英语语文教育不公平性问题及其对策 190
(一)高等专科学校教育市场化模式下的英语语文教育的不公平性问题 191
(二)消除不公平性的应对策略 202
三、小结 208
参考文献 209
中篇 语篇·美学·多媒体教学篇 211
第五章 英语语篇分析与美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与同构 211
一、课堂语篇分析教学和审美意识整合与同构的目的 211
(一)我国英语教育的现状 211
(二)整体性教学与美学意识整合与同构的目的 213
二、语篇整体性教学的方略及美学意识的导入 217
(一)整体语言教学与语篇 217
(二)美学概述 232
(三)美学原理与语篇教学 237
三、小结 252
参考文献 253
第六章 认知语境与英语多媒体教学的整合与同构 255
一、认知语境 255
(一)文本阅读、二语习得及写作的动态认知心理过程 255
(二)认知语境与人类原初的思维观 266
二、多媒体教学与认知语境 278
(一)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环境 278
(二)多媒体技术的实践 285
(三)多媒体教学与认知语境的同一 291
三、多媒体技术对传统教学的挑战 293
(一)英语教师在新形势英语教育环境下的新责任 293
(二)英语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296
四、小结 299
参考文献 301
下篇 性别·年龄·地域学习差异分析篇 303
第七章 英语语文学习者性别与年龄差异性分析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男生英语言语学能性别差异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303
(一)语言和言语习得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性分析 304
(二)男生在听、说英汉言语及跨文化交际上的性别与年龄差异性 312
(三)解决英语听说学能上性别差异的应对策略 314
二、女生英语创新思维能力的性别差异与解决问题的策略 316
(一)女生在目的语产出中较易出现的思维错误 318
(二)女生缺乏创新思维能力的原因 321
(三)培养女生优秀思维能力的策略 323
三、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327
(一)思维的定义、特点及与语言的辩证关系 328
(二)不同年龄段英语学习者的某些具体思维特征及差异性 329
(三)解决差异性的应对策略 330
四、小结 333
参考文献 334
第八章 城市与农村学生英语自主性与创新性学习差异性调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自主性与创新性学习 336
(一)自主性学习 336
(二)创新性或创造性学习 342
二、调查 351
(一)调查的方法与手段 351
(二)调查对象 351
(三)调查结果 354
(四)解决差异性的应对策略 356
三、小结 363
参考文献 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