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4
绪论 地方公共政策及其研究的前景 11
第一节 地方公共政策研究的提出 11
一、公共政策之义 11
二、公共政策研究的发展 17
三、地方公共政策:政策科学研究的一片处女地 21
第二节 地方公共政策系统 24
一、环境系统 24
二、主体系统 26
三、过程系统 30
四、政策领域 32
第三节 地方公共政策的类型与功能 33
一、地方公共政策的类型 34
二、地方公共政策的功能 39
第四节 地方公共政策研究的维度与前景 41
一、研究维度 42
二、地方公共政策的研究价值 46
第一章 城乡差异与政策差异 49
第一节 城乡差距现状 49
一、城乡收入差距 49
二、城乡教育差异 54
三、城乡医疗卫生差异 58
第二节 造成城乡差异的政策原因 62
一、宏观政策原因 63
二、微观政策原因 66
三、现实条件对相关政策执行的制约 76
第三节 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建议 78
一、政策建议 78
二、减少执行阻力 86
第二章 地方竞争力背后的政策创新:三大经济区域集群成长的启示 90
第一节 政策创新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 91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集群基本状况 91
二、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政策 92
三、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区域政策发展 100
四、国际化背景下珠三角区域政策的新变化 106
第二节 政策创新与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发展 111
一、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集群基本状况 111
二、国家层面的区域政策 113
三、地方层面的政策 114
四、政策效果评价 128
第三节 政策创新与环渤海区域的发展 130
一、环渤海经济区域集群基本状况 130
二、国家层面的区域政策 131
三、地方层面的区域政策 132
四、政策效果评价 134
第四节 三大经济区域集群的政策异同与政策创新建议 135
一、三大经济区域集群的政策异同 135
二、三大经济区域集群政策创新建议 142
第三章 政策扶持与产业竞争力的成长 149
第一节 政策扶持与产业政策 149
一、政策扶持的内涵 149
二、我国实施政策扶持的背景 153
三、产业政策是政策扶持的基本手段 156
第二节 产业政策、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 171
一、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171
二、产业集群:产业政策创新与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向 175
三、我国政府对产业集群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扶持 179
第四章 公共产品级差效应的政策分析 195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说明 195
一、关于“公共产品”和“级差效应” 195
二、公共产品的级差效应表现的几个维度 198
三、公共产品级差效应的形成因素 200
四、公共产品级差效应的合理性探讨 202
第二节 公共政策对公共产品级差效应的作用机制 206
一、公共财政政策与公共产品外部纵向级差效应 208
二、政绩考评制度与公共产品内部横向级差效应 220
三、行政监督机制与公共产品级差效应 232
第三节 公共教育级差效应的政策分析 236
一、公共教育级差描述 236
二、引起公共教育级差效应的政策 242
三、对相关政策的调整 244
第五章 弱势群体问题与政策调整 248
第一节 弱势群体的定义、类型与现状 248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 248
二、现阶段中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类型 249
三、我国社会性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 251
第二节 弱势群体形成的公共政策原因 261
一、分配政策 263
二、户籍政策 265
三、产业政策 266
四、教育政策 267
五、社会保障的缺失 268
第三节 弱势群体问题的凸显对社会的影响 270
第四节 改善弱势群体状况的政策建议 276
一、改善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276
二、促进长期下岗失业工人的再就业 286
第六章 地方社会国际化与政策创新 291
第一节 关注地方社会国际化 291
一、国际化的潮流 291
二、地方社会国际化的概念与趋势 296
三、中国地方社会国际化的特色 299
第二节 地方社会发展国际化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302
一、对政策主体的影响 304
二、对公共政策客体的影响 305
三、对公共政策环境的影响 307
四、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 309
五、对公共政策理念的影响 310
第三节 区域合作与地方社会国际化的发展——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为例 311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地方社会国际化 311
二、区域合作——地方社会国际化的有利途径 313
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启示 315
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之政策调整 320
第四节 以政策创新推动地方社会国际化 324
一、制度性政策创新 325
二、工具性政策创新 326
三、目标性政策创新 334
本书参考文献 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