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节 岩石和岩石学的概念 1
第二节 岩石学的发展历程与研究意义 2
第一章 火成岩石学概论 5
第一节 火成岩组成的多样性 5
第二节 岩浆结晶作用与鲍文反应系列 9
第三节 岩浆生成和演化的物理化学 12
第二章 岩浆起源与演化 23
第一节 上地幔的温度分布与岩浆起源 23
第二节 开放体系的岩浆演化 39
第三节 岩浆动力学:岩浆的物理过程 47
第四节 地壳岩石熔融的实验岩石学研究 53
第三章 岩浆作用与大地构造环境 60
第一节 作为大地构造标志的火成岩地球化学 60
第二节 构造环境对岩浆作用的制约 66
第三节 花岗岩与板块构造 68
第四节 中国太古宙—显生宙花岗岩 77
第四章 地幔循环与岩浆作用的地球动力学 89
第一节 地幔循环的全球动力学 89
第二节 地幔的不均匀性与岩浆源区 97
第三节 地幔柱与大火成岩省 107
第四节 中国东部上地幔与地幔柱 118
第五章 21世纪火成岩石学的展望 131
第一节 现代火成岩石学的基本特征 131
第二节 火成岩石学研究趋势与展望 133
第六章 沉积岩石学概论 135
第一节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135
第二节 沉积岩及沉积岩构造的分类 142
第三节 陆源碎屑岩的成分与结构特征 144
第四节 碳酸盐岩的成分与结构特征 151
第七章 层序地层学原理 157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术语体系 158
第二节 海相碎屑岩层序地层模式 170
第三节 海相碳酸盐岩层序地层模式 175
第四节 陆相沉积层序地层模式 177
第八章 沉积盆地分析原理 184
第一节 基本概念与分类 184
第二节 裂谷盆地——伸展盆地的典型类型 189
第三节 前陆盆地——挠曲盆地的典型类型 201
第四节 拉分盆地——走滑盆地的典型类型 211
第九章 松辽盆地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分析 219
第一节 盆地基底结构与深部地质特征 219
第二节 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226
第三节 盆地的层序地层与充填特征 230
第四节 盆地模拟与盆地动力学分析 237
第十章 中国现代沉积岩石学进展与21世纪展望 248
第一节 沉积环境和沉积体系及沉积建造 249
第二节 岩相古地理研究 252
第三节 盆地地球动力学和层序地层学及含油气系统 255
第四节 生物成矿作用 259
第五节 21世纪沉积岩石学展望 261
第十一章 变质岩石学概论 265
第一节 变质作用的概念与控制因素 265
第二节 变质岩的基本特征与分类命名 268
第三节 变质带和变质相及相系列 278
第十二章 变质地质动力学 288
第一节 概述 288
第二节 变质作用演化及其PTt轨迹 289
第三节 不同构造环境的变质地质动力学 299
第四节 华北陆台北部几个早前寒武纪变质地区的变质地质动力学模式 305
第十三章 变质流体及其效应 320
第一节 水活度对变质反应的缓冲效应 320
第二节 CO2逸度对变质反应的缓冲效应 323
第三节 O2逸度的变质作用效应 325
第四节 流体与麻粒岩相变质作用成因的联系 330
第十四章 早前寒武纪变质地质学 335
第一节 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 335
第二节 华北陆台太古宙花岗岩-绿岩带 345
第三节 早前寒武纪高级区和麻粒岩相变质作用 351
第四节 太古宙绿岩带和高级区研究的展望 359
第十五章 高压和超高压变质地带 362
第一节 蓝片岩相高压变质地带 362
第二节 榴辉岩相高压-超高压变质作用 364
第三节 高压-超高压变质地质动力学 368
第四节 我国华中-苏、鲁高压-超高压变质地带 377
第十六章 21世纪变质岩石学展望 389
第一节 变质地质动力学和变质作用成因类型的研究 389
第二节 变质作用的实验研究 393
本书矿物代号 399
参考文献 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