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重大历史事件与文学关系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1
二本课题的学术依据 2
三学术史的回顾 5
四整体构想与主要论题 8
五材料问题 15
六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17
第一节武周时期的政治背景与文学环境 22
一建立以文章取士制度 22
二降低士族威望 27
三政治与文学中心的东移 30
四《三教珠英》的编纂与儒释道思想的融合 33
五从“北门学士”到“珠英学士” 34
六文化环境从儒学化到文学化 40
第二节武则天的身世及其文学活动 43
一武则天的身世 43
二武则天的文学活动 50
第三节武周时期的文学群体 59
一珠英文士集团 60
二方外十友 65
三文章四友 69
第四节武周时期的文学新体 76
一陈拾遗体 76
二沈宋体 79
三新歌行体 84
四刘知幾史传体 88
五吴富体 92
第五节武周革命与初唐京洛文学 101
一学士诗人群体 102
二文学中心的地位与作用 110
三陈子昂的再检讨 115
四唐初京洛文学演进的总体趋势 126
第一节安史之乱与社会转型 140
一政治转型 140
二体制转型 143
三文化转型 146
第二节安史之乱与文学转型 152
一文人的爱国之情与书生之气 152
二文学重心的多元化 161
三诗风的转变 182
第三节安史之乱与王维 202
一安史之乱前后王维的行踪 202
二唐人与后人对王维陷乱看法的异同 205
三安史之乱中任伪职人员的考察 207
四王维陷乱后的心态分析 213
第四节安史之乱与李白 216
一安史之乱前后李白的行踪 217
二安史之乱前后李白心态的变化 219
三安史之乱前后李白、高适与杜甫的交谊和疏离 224
四安史之乱前后李白诗风的重大变化 230
第五节安史之乱与杜甫 234
一安史之乱前后杜甫的行踪 236
二安史之乱与杜甫“诗史”精神 239
三安史之乱与唐代乐府诗的巨大变化 245
第一节永贞革新的历史背景 250
一宦官专权 250
二藩镇割据 253
三皇位内禅 255
第二节永贞革新的党派分野 258
一以东南文士为中心的政治集团的形成 258
二永贞革新的党派分野 268
第三节永贞革新的过程与功过 287
一永贞革新的过程和八司马的结局 287
二永贞革新的功过 296
第四节永贞革新与元和新变 301
一永贞革新:中唐前后期文学的分界线 301
二元和之风尚怪 311
第五节论元和体 318
一元、白之元和体 319
二中唐的元和体 321
第六节永贞革新与南方文学的发展 326
一刘、柳与元和文学 326
二刘、柳与南方文学 329
第七节从《永贞行》到《柳子厚墓志铭》 342
一《永贞行》及其相关问题 343
二《柳子厚墓志铭》探微 351
三韩愈、柳宗元、刘禹锡的学术论争 362
第一节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研究的历史回顾 373
一牛李党争的起因与性质 373
二牛李党争与中晚唐文学的关系 379
三中晚唐重要文学家所受党争的影响 383
第二节释“八关十六子” 390
一“八关十六子”的身份 390
二李逢吉与“八关十六子” 395
三“八关十六子”所策划的两个重要事件 398
四史料的检讨 401
五朋党的特点与“八关十六子”形成的渊源 407
第三节牛李党争与文学关系的总体认识 413
一牛李党争的起因:元和三年科场案 413
二牛李党争与文学的总体关系 416
第四节牛李党争与文人关系的个案分析 425
一李商隐与牛李党争 425
二杜牧大和九年至开成二年行迹与牛李党争 442
第五节从新出土《李郃墓志铭》看宦官专权背景下的牛李党争 451
一从《李郃墓志铭》谈起 451
二大和二年制科与牛李党争 455
三党争、科举与文学 461
第六节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诗笺证 466
一笺证 468
二申论 485
第一节甘露之变的过程及文学的反映 495
一甘露之变的过程 495
二甘露之变的文学反映 499
第二节甘露之变与晚唐文士的遭遇及心态 504
一甘露之变中罹祸者及其文学情况 504
二甘露之变与文士全身远祸的心态 513
三《重有感》与《请王涯等罪名表》 521
第三节甘露之变与中晚唐历史事件 528
一甘露之变与永贞革新 528
二甘露之变与牛李党争 534
三甘露之变与宋申锡事件 550
第四节申论 561
第一节未世文学的蜕变 567
一文学重心的转移 567
二文人地位的下降 570
第二节乱世情怀的表现 573
一避乱退隐:唐末文人的人生选择 573
二战乱写实:唐末诗歌的重要主题 578
第三节投身起义的诗人皮日休 583
一皮日休的身世及参加黄巢起义情况 583
二皮日休的创作情况 584
三皮日休的死因 588
第四节由唐入五代的诗人韦庄 592
一黄巢起义前后韦庄的行踪 592
二韦庄诗所表现的唐末社会图景 594
三《秦妇吟》:唐末社会的一曲挽歌 606
四韦庄入蜀后的情况 619
引用书目 621
后记 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