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民族社会篇第一章 隋唐社会与思想文化 21
第一节 经济繁荣对社会思想文化的推动 21
第二节 政治稳定与文化心态 27
第三节 科技文化灿烂与盛唐学术气象 40
第四节 科举的实行对学术思想的影响 53
第五节 帝王的宗教文化政策与儒佛道文化的鼎足 58
第二章 民族的融合与文化的多元 64
第一节 大一统下的民族融合 64
第二节 民族融合中的胡汉文化交融 71
第三节 文化的多元与多元的文化 78
第四节 民间文化的繁荣与隋唐思想学说 85
第三章 军事的强大与对外文化交流 90
第一节 疆域的辽阔与国防牢固 90
第二节 中外的交通与文化交流 97
第三节 “万国衣冠拜冕旒” 103
第四节 泽被东西的文化辐射 111
第二篇 儒学篇第一章 隋唐儒学的经学背景 123
第一节 南北经学的统一 123
第二节 刘焯、刘炫的经学思想 126
第三节 隋代其他经学家的著作及思想倾向 128
第四节 陆德明的《经典释文》 131
第五节 从《五经正义》到《九经义疏》 134
第二章 隋唐儒学概论 140
第一节 儒学与隋唐社会思想文化发展的新动 140
第二节 隋唐儒学的流变与发展 146
第三章 王通的儒学思想 152
第一节 王通的生平著作及其新的解经学 152
第二节 王通对儒学的再认同与“三教可一”论 157
第四章 刘知几的史论与儒学思想 162
第一节 《史通》及其进步的历史观 162
第二节 刘知几的学术研究特色 168
第五章 韩愈的儒学思想 173
第一节 天道观与性情论的新探索 173
第二节 韩愈的道统论与反佛论 182
第三节 韩愈与中唐儒学研究 185
第六章 李翱的儒学思想 191
第一节 李翱的性情论 191
第二节 《复性书》的复性论 195
第七章 柳宗元的儒学思想 199
第一节 “天人不相预”的自然观 199
第二节 “圣人之道”与“统合儒释” 205
第八章 刘禹锡的儒学思想 213
第一节 “天人交相胜”的天人关系新说 213
第二节 柳宗元、刘禹锡历史政治观比较 219
第九章 复兴与徘徊:隋唐儒学的历史影响 225
第一节 儒佛道三教纷争中的隋唐儒学 225
第二节 隋唐儒学对宋明理学的开启 232
第三篇 佛教篇第一章 隋唐佛教概况 240
第一节 佛教的中国化与隋唐佛教的发展 240
第二节 帝王的三教政策与佛教的鼎盛 251
第三节 佛教文化的空前繁荣与宗派的创立 256
第二章 天台宗思想 264
第一节 调和与圆融的特色 264
第二节 性具实相与无情有性 275
第三章 三论宗思想 294
第一节 三论学与三论宗 294
第二节 诸法性空与中道实相 296
第四章 法相唯识宗思想 307
第一节 印度渊源与学术传承 307
第二节 唯识学与因明学 312
第五章 华严宗思想 333
第一节 一真法界与无尽缘起 333
第二节 会通本末的判教论 352
第六章 禅宗思想 358
第一节 东土五祖禅学思想之沿革 358
第二节 神秀北宗与息妄修心 370
第三节 惠能南宗与顿悟心性 378
第七章 其他佛教宗派的思想 405
第一节 三阶教的普法思想 405
第二节 西方净土思想 408
第三节 律宗的心法戒体论 413
第四节 密教与密宗 416
第八章 佛教思想与社会文化 420
第一节 佛教的社会性活动及对学术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420
第二节 佛教思想与儒、道的融合 436
第三节 佛教与儒道之争及唐五代时的两次灭佛 439
第四篇 道教篇第一章 隋唐道教概况 449
第一节 帝王的扶持与道教的皇室宗教地位 449
第二节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道教发展 454
第三节 隋唐道教主要道派与理论建设 461
第二章 隋唐道教重玄学 465
第一节 关于重玄学的界定及理论渊源 465
第二节 成玄英、李荣的重玄学 472
第三节 唐玄宗的重玄思想 492
第四节 杜光庭的重玄学 503
第三章 隋唐道教心性学 513
第一节 司马承祯的主静坐忘论 513
第二节 王玄览的道体论 526
第三节 吴筠的道(心)性论 536
第四节 新道经的心性思想 546
第四章 唐五代钟吕金丹道的崛起 557
第一节 从外丹术到内丹学 557
第二节 钟吕金丹道的基本特点 564
第五章 道教与隋唐社会文化 572
第一节 佛道之争与佛道融合 572
第二节 道教的伦理化发展 578
第三节 道教与隋唐社会文化和信仰 584
第五篇 科技篇第一章 隋唐时期的数学与历法 594
第一节 隋唐时期的数学教育 594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历法 600
第二章 隋唐时期的农医与技术 605
第一节 农学 605
第二节 医学 612
第三节 社会工业技术 623
第四节 建筑工程技术 631
主要参考文献 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