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兮归来——“唐学丛书”出版前言*何仁富 1
健全的人道主义哲学——“唐学丛书”总序&周辅成 7
形上学与心灵境界(代序)&胡军 10
导言 1
问题的缘起 1
形上学在唐君毅哲学中的地位 4
唐君毅形上学的意义 8
研究方法、步骤与创新 15
第一章 道德自我的确立 18
第一节 彷徨与追寻 18
从心物二元论到进化论 18
唯心论转向 21
第二节 道德人生 道德自我的出发点 24
道德自我的发生原因 25
道德生活的内涵 30
道德生活之可能 34
第三节 心之本体 道德自我之根源 36
心之本体的证明 37
心之本体的本质 39
心之本体的表现 42
第四节 道德自我之进路 45
人的宇宙是精神实在 45
个体人格之超升 47
第五节 道德自我之建立与孟子的性善论 49
第二章 道德自我的展开——人文世界之化成 60
第一节 文化与道德自我 61
文化的内涵 61
文化与道德自我 63
文化的性质与类型 65
第二节 纯粹文化与道德理性 66
哲学、科学与道德理性 67
艺术与文学 71
宗教与道德 74
第三节 社会文化与道德理性 81
家庭道德 81
经济意识 86
政治与道德理性 88
体育、军事、法律与教育 95
第三章 心灵九境 98
第一节 感通之境 98
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 98
感通的认识论 101
感通、无蔽与敞开 105
第二节 客观境 108
经验之我与超越之我 110
依类成化与知类通达 112
因化果生与乾坤之道 114
第三节主观境 117
感摄与感通 118
意义与观照 120
德行 123
第四节 超主客观境 127
神界 128
我法二空与众生普度 130
天德流行与尽性立命 132
第四章 对唐君毅形上学之省察 137
第一节 唐君毅的形上学观 137
形而上学问题 137
辩证发展观 140
天人合德、生生变易与心性论 141
外向到内求与系统思维 144
第二节 唐君毅的形上学体系之特色 145
辩证发展 145
形上学与知识论之融合 152
心灵的升进与多维向度 155
形上学建构方法 157
第三节 唐君毅形上学对中西哲学的继承和超越 160
对德性之知与知识之知之关系与辨别 160
以“我注六经”方式解释传统哲学 166
理性主义之归趋 169
第四节 唐君毅形上学的意义与缺失 177
意义 177
缺失 181
参考文献 186
后记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