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
序言一 3
序言二 4
第一章 景颇族历史源流探索 1
第一节 族源 1
第二节 迁徙 7
第三节 现代分布 20
第四节 社会经济 23
第二章 景颇族景颇支历史传说和线索——莲山县支丹山访问材料 38
第一节 分布地区 38
第二节 民族来源传说 38
第三节 政治经济情况 41
第四节 南迁问题 47
第三章 景颇族载瓦、喇哧、浪哦各支系的历史传说和线索——盈江县盏西区访问材料 49
第一节 分布地区 49
第二节 民族来源 49
第三节 景颇和载瓦的关系 54
第四节 传说中南迁前的政治经济情况 57
第五节 南迁问题 59
第四章 景颇族五个点(寨)的社会历史概况 62
第一节 景颇族的支系及人口分布 62
第二节 历史来源 63
第五章 腾冲瓦甸安抚使早氏 76
第一节 安抚司的建立 76
第二节 早氏的族属 80
第三节 瓦甸司的地域 82
第六章 茶山长官司史略 85
第一节 建置前的茶山地区 85
第二节 茶山长官司的建置 86
第三节 茶山长官司的疆域及司署 87
第四节 “早氏”及早章族属 88
第五节 峨昌人的变化 89
第六节 茶山司的废置 90
第七章 茶山长官司的建置 92
第一节 茶山长官司始末 92
第二节 历史基础 94
第三节 地域界线 97
第四节 茶山及附近的民族 98
第五节 “早氏”及早章族属 100
第六节 茶山的团茶 101
第七节 长官司署署址 102
第八节 茶山司与峨昌社会 103
第八章 里麻长官司长官刀氏、早氏 105
第一节 长官司的建立 105
第二节 里麻司的消逝 106
第三节 里麻刀氏、早氏的族属 107
第四节 里麻司的疆域 108
第九章 梁河石婆坡隘副抚夷尚氏 110
第一节 抚夷的设置 110
第二节 尚刘的矛盾 112
第三节 尚氏的实力 114
第四节 疆域地界 115
第十章 抗英英雄木然早若东 117
第十一章 瑞丽县勐典寨社会历史调查 123
第一节 生产方式 123
第二节 生产方式的历史演变 128
第三节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关系 130
第十二章 梁河县芒东区邦歪寨社会历史调查 137
第一节 概况 137
第二节 社会生产方式及其历史演变 137
第三节 政治制度、习惯法、拉事及战争 153
第四节 宗教信仰及家族婚姻 162
第十三章 莲山县支丹山景颇族“目瑙瑙”情况纪实 181
第十四章 户撒和腊撒长官司史辩 191
第一节 户、腊撒原为麓川地 191
第二节 陇川司地转为沐氏勋庄 192
第三节 赖、盖二氏本是阿昌族 193
第四节 户、腊撒的设治 195
第五节 吴三桂勋庄田地的处理 198
第十五章 腾冲茨竹加宣抚衔土守备左氏 200
第一节 土司的建置 200
第二节 左氏的族属 201
第三节 辖区 202
第十六章 漕涧土把总左氏及云龙峨昌 204
第一节 漕涧土把总左氏 204
第二节 早氏的族属 205
第三节 早氏的疆域 206
第四节 云龙的峨昌 206
第十七章 保山西北部的峨昌早氏、左氏 217
第十八章 梁河县丙盖乡芒展村阿昌族社会历史调查 219
第一节 社会主义因素进入以前的生产方式 219
第二节 社会主义因素进入前的上层建筑诸方面 231
第三节 民族改革及社会主义改造 238
第十九章 潞西县高埂田乡社会历史概况 243
第一节 概况及历史 243
第二节 经济情况 245
第三节 社会概况 251
第二十章 德宏山区少数民族的直接过渡 255
第一节 实行直接过渡的社会经济背景 255
第二节 直接过渡问题的提出和主要政策 257
第三节 直接过渡的实施 260
第四节 对直接过渡的再认识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