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言 1
五四运动的定义 1
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6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0
上编 运动的发展 19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 19
国内爱国分子的国耻感(“二十一条”的刺激) 19
海外留学生改革的热忱 24
第三章 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 42
《新青年》杂志的创办 43
北京大学的改革 48
新式知识分子的联合与《新潮》杂志的创办 52
新式知识分子的改革观点 58
反对派的批驳和答辩 62
青年对新思潮的响应 75
1918年5月的抗日请愿 80
第四章 “五四”事件 86
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 86
民众对合约的反对情绪 92
惊破迷梦的巴黎消息 95
学生的特性和组织 97
“五四”游行示威 102
从东交民巷到曹汝霖住宅 113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 122
北京政府当时的反应 123
北京学生联合会的成立与知识分子的动员 125
其他城市学生的支持 133
总统的惩罚令与蔡元培的出走 137
学生大罢课 144
第六章 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 149
政府向学生寻求和解的失败 149
6月2、3、4日的大逮捕 152
6月5日上海的罢市和罢工 155
“五四”事件的解决:内阁垮台与拒签合约 161
事件解决后政府试图分离学生 168
关于事件解决的一些问题 170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 172
新式知识分子之间团结的增加 172
《新青年》《新潮》改革观念的风行 175
新出版物的急速增加与旧刊物的改革 179
偶像破坏浪潮的高涨 183
新知识的、新社会的和新政治的团体 188
新式知识分子所倡导的大众教育 192
对新文化运动支持的不断加强 194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198
日本的反应 198
西方的两种态度的对照:赞同和疑虑 201
苏俄的吸引力 209
第九章 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 214
分裂的主要思想集团 214
问题与主义 216
社会政治激进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对峙 221
民主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西化 226
参与政治 236
第十章 社会政治的后果 250
政治和经济组织的重新定向 250
女性解放 252
教育改革 254
学生运动后来的趋势 256
下编 主要思潮分析 263
第十一章 文学革命 263
旧文学 263
文学作品中现实主义和白话文的提倡 265
对文学改革的反对 272
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275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279
第十二章 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 281
旧思想的核心 281
新思想:现实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社会主义及达尔文主义 284
新方法:实验主义、怀疑论与不可知论的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初步影响 288
“打倒孔家店” 291
第十三章 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 302
疑古 302
重估遗产与整理国故 305
非宗教运动 307
东西文化问题论战 313
科学与玄学论战 318
第十四章 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 323
一场文艺复兴运动、一场宗教改革运动或者一场启蒙运动——自由主义者的观点 323
中国的一场大灾难——来自保守的民族主义者和传统主义者的批判 327
由列宁影响的一场反帝反封建运动——中国共产党的阐释 331
五四运动的领导者是谁? 338
五四运动的真正本质——一种仅供参考的阐释 341
再评价五四运动的成就与不足 344
对五四运动的进一步思考 348
附录 351
一、“五四”时期社会力量简析 351
二、参与“五四”事件的学校数量和学生人数 357
三、参加“五四”事件的大专院校 358
四、有关1918—1926年中国工人罢工的数据 360
大事年表(1914—1923) 363
注释 372
译后记 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