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2010年四川省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命题趋势分析与备考指南第一章 四川省考情分析 1
第一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构成与题型特点 1
一、试卷构成 1
二、题型特点 3
第二节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命题预测 4
一、整体趋势分析 4
二、各部分趋势分析 4
第二章 备考指南 6
第一节 制定个性化的备考计划 6
一、基础准备阶段 6
二、强化突破阶段 7
三、考前冲刺阶段 7
第二节 备考方略 8
一、调整心态积极应对 8
二、掌握考试方法确保正常发挥 8
三、当机立断学会取舍 9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 11
第三章 数量关系备考点拨 11
第一节 数量关系命题特点 11
第二节 数量关系题型分类 12
一、数字推理试题特点 12
二、数学运算试题特点 15
第三节 数量关系备考要点 16
一、备考方法分类讲解 16
二、备考和实战 20
第四章 必备基础知识 22
第一节 数字推理必备基础知识 22
一、需要熟记的常用数字 22
二、数字推理基本解题方法 24
第二节 数学运算必备基础知识 28
一、形象思维法 28
二、抽象思维法 32
第五章 试题分类讲解 34
第一节 数字推理 34
一、和差关系 34
二、乘除关系 35
三、平方关系 36
四、立方关系 36
五、分数数列 36
六、根式数列 36
七、质数数列 37
八、多重数列 37
九、组合数列 37
十、其他数列(智力型) 38
第二节 数学运算 38
一、数字问题 39
二、应用问题 44
三、推理问题 64
第六章 解题技巧应用与典型真题详解 73
第一节 数字推理 73
一、实战应对方略 73
二、重要解题技能 75
三、提升难度手法 75
四、地方真题选粹 77
第二节 数学运算 80
一、验证法 80
二、尝试法 80
三、排除法 80
四、假设法 81
五、常识法 81
六、参数法 81
七、列举法 81
八、实物模拟法 81
九、临场模拟法 81
十、联合代入法 82
十一、尾数法 82
十二、数字特性法 82
十三、数字整除法 82
十四、情理分析法 83
十五、不定方程法 83
十六、不等式法 83
十七、倍数法 83
十八、余数问题速算法 83
十九、总量分析法 84
二十、空间对称法 84
二十一、时间对称法 84
二十二、插板法 85
二十三、拼合法 85
第三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 87
第七章 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点拨 87
第一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命题特点 87
第二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类 88
一、选词填空 88
二、语句表达 88
三、阅读理解 89
第三节 言语理解与表达备考要点 91
一、针对考试特点,掌握正确方法 91
二、发挥优势,扬长避短 92
三、围绕大纲和真题进行复习 92
第八章 必备基础知识 93
第一节 词语基础 93
一、实词 93
二、虚词 94
三、成语 95
四、近义词辨析 96
第二节 句子基础 97
一、句子与句子成分 97
二、句法与句子种类 97
三、单句与复句 97
第三节 阅读基本方法 99
第九章 试题分类讲解 100
第一节 选词填空 100
一、实词 100
二、虚词 103
三、成语 103
第二节 语句表达 104
一、病句判断 104
二、歧义句辨析 107
第三节 阅读理解 108
一、片段阅读 109
二、短文阅读 115
第十章 解题技巧应用与典型真题详解 118
第一节 选词填空 118
一、优先排除法 118
二、词义辨析法 120
第二节 语句表达 121
一、抽取主干 121
二、遵循事理逻辑 122
三、充分调动语感 122
四、关注特殊结构 122
第三节 阅读理解 124
一、快速阅读 125
二、实用阅读技巧 125
第四部分 判断推理 133
第十一章 判断推理备考点拨 133
第一节 判断推理命题特点 133
一、定义判断 133
二、图形推理 134
三、逻辑判断 135
四、类比推理 136
第二节 判断推理题型分类 136
一、定义判断 136
二、图形推理 136
三、逻辑判断 137
四、类比推理 138
第三节 判断推理备考要点 138
一、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 138
二、依据试题特点探求解题技巧 138
三、精研真题掌握题型 138
四、综合应用多种解题策略 138
第十二章 必备基础知识 139
第一节 定义判断相关知识 139
一、定义的含义 139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139
三、“种加属差”定义法 139
第二节 逻辑判断基础知识 140
一、概念及常见的逻辑错误 140
二、直言命题及其直接推理 140
三、三段论 142
四、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144
第十三章 试题分类讲解 150
第一节 定义判断 150
一、定义判断的分类 150
二、定义判断的内容 151
三、多定义辨析 159
第二节 图形推理 160
一、图形对比推理 160
二、图形视觉推理 169
三、图形折叠 172
四、图形组合推理 173
五、图形拆分重组 175
六、图形延续推理 176
第三节 逻辑判断 176
一、直接推导型 177
二、削弱质疑型 179
三、加强支持型 180
四、前提假设型 182
五、解释说明型 183
六、逻辑运算型 184
七、判断推理方法型 185
八、评价型 185
九、其他类型 186
第四节 类比推理 187
一、同一关系 187
二、包含关系 187
三、并列关系 188
四、因果关系 188
五、排斥(对立)关系 188
六、工具(度量)关系 189
第十四章 解题技巧应用与典型真题详解 190
第一节 定义判断 190
一、解题技巧 190
二、典型题目解析 190
第二节 图形推理 199
一、解题技巧 199
二、典型题目解析 199
第三节 逻辑判断 208
一、解题技巧 208
二、典型题目解析 209
第四节 类比推理 217
一、解题技巧 217
二、典型题目解析 218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223
第十五章 资料分析备考点拨 223
第一节 资料分析命题特点 223
一、命题的选材上突出了对基层情况的关注 224
二、命题的设计上表现了资料分析对未来预测的功能 224
三、命题的设计上体现了把握整体资料的特点 224
第二节 资料分析题型分类 224
一、统计图 224
二、统计表 225
三、文字资料 225
四、复合型资料 225
第三节 资料分析备考要点 225
一、紧扣题型准备考试 225
二、积累知识与方法 226
三、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 226
第十六章 必备基础知识 227
第一节 相关基本概念 227
一、国民生产总值 227
二、国内生产总值 227
三、绝对数和相对数 227
四、指数 228
五、百分数和百分点 228
六、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 228
七、同比增加 229
八、环比 229
九、倍数 229
十、翻番 229
第二节 资料分析中的运算技巧 230
一、补数凑整法 230
二、分步计算法 230
三、化简求商法 230
四、关注首尾法 230
第十七章 试题分类讲解 231
第一节 统计图 231
一、统计图的概念 231
二、题型特点 231
三、常见统计图试题种类 231
第二节 统计表 239
一、统计表的含义及其结构 239
二、题型特点 239
三、统计表试题形式 240
第三节 文字资料 242
一、文字资料的概念 242
二、题型特点 242
三、文字资料分析的试题形式 242
第四节 复合型资料 244
一、复合型资料的概念和题型特点 245
二、复合型资料题型的表现形式 245
第十八章 解题技巧应用与典型真题详解 249
第一节 解题方法和技巧 249
一、信息资料的采集 249
二、定性和定量分析 250
三、统计单位的统一 252
第二节 典型题目解析 252
第六部分 必备常识 275
第十九章 常识备考点拨 275
第一节 常识的专项考查 275
第二节 其他题型中的间接考查 279
第二十章 法律常识 283
第一节 法理学与宪法 283
一、法理学 283
二、宪法 284
第二节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 287
一、行政法 287
二、行政诉讼法 289
第三节 民法与民事诉讼法 290
一、民法 290
二、民事诉讼法 293
第四节 刑法与刑事诉讼法 294
一、刑法 294
二、刑事诉讼法 295
第五节 商法与经济法 296
一、公司法 296
二、劳动法与劳动合同法 298
第二十一章 其他类常识 301
第一节 政治常识 301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01
二、毛泽东思想概论 30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04
第二节 经济常识 306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306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结构 307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07
四、社会主义企业制度与经营机制 307
五、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 308
六、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总量平衡与宏观调控 308
第三节 管理常识 309
一、行政职能 309
二、行政组织 309
三、行政领导 310
四、行政决策 310
五、行政监督 311
第四节 历史常识 311
一、原始社会 311
二、奴隶制社会 311
三、封建社会 312
四、中国近代史 314
五、中国当代史 314
第五节 自然、科技常识 315
一、自然常识 315
二、科技常识 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