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陕西省泥石流综述 1
第一节 陕西省概况 1
第二节 泥石流类型 4
第三节 泥石流分布 6
第二章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 9
第一节 地质条件 9
一、地质构造 9
二、岩石性质 11
三、断层 15
四、新构造运动 17
第二节 地貌条件 18
一、风沙高原地貌 18
二、陕北黄土高原地貌 20
三、关中盆地地貌 23
四、秦巴山地地貌 26
第三节 气候条件 37
一、陕西省气候分区 37
二、气候特征 39
三、陕西省降水 40
四、暴雨 42
五、陕西省连阴雨与暴雨 46
六、暴雨强度与覆盖面积 47
七、陕西省暴雨夫气气候特征 49
第四节 人为因素影响 53
一、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55
二、陡坡开荒与过度垦殖 55
三、山区道路建设 56
四、民宅建筑无统一规划 57
五、开矿弃渣 57
六、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 57
第三章 泥石流形成的机理流态与流速流量的计算 59
第一节 泥石流形成的机理及形成过程 59
一、泥石流形成的机理 59
二、泥石流形成的过程 60
第二节 泥石流体的固体物质组成 61
一、泥石流体的粒度 61
二、泥石流体颗粒运动的形式 62
三、泥石流浓度 62
第三节 泥石流的流态 64
第四节 泥石流冲击力的计算 65
第五节 泥石流容重的确定 66
第六节 泥石流流速与流量的计算 67
一、泥石流流速计算 67
二、泥石流流量计算 72
第七节 泥石流弯道超高计算 74
第四章 陕西省洪水泥石流灾害与灾情指标分析 75
第一节 泥石流致灾方式 75
第二节 陕西省洪水泥石流灾情简介 75
第三节 泥石流对环境的影响 78
第四节 陕西省洪水泥石流灾害损失 79
第五节 洪水泥石流灾害度的指标分析 82
第五章 陕北黄土泥流与泥河灾害 85
第一节 黄土泥流灾害 85
一、王家沟、跳沟、小砭沟站泥流的观测 85
二、绥德县韭园沟泥流灾害 87
三、吴旗县合家沟滑坡与泥流 90
四、延安市的溃坝泥流灾害 93
第二节黄土泥河灾害 97
一、神府地区泥河灾害 98
二、1992年渭河、泾河、洛河高含沙的泥河灾害 103
三、洛河1994年泥河的形成与危害 105
四、黄河—世界最大的泥河 106
第三节 泥流与泥河特征 109
第六章 秦巴山地泥石流灾害 112
第一节 秦岭山区泥石流灾害 112
一、潼关县金矿人工泥石流 112
二、1556年华县大地震与水石流灾害 117
三、西安市泥石流灾害 124
四、柞水县踩玉河泥石流灾害 133
五、留坝县两岔河与东沟泥石流灾害 143
六、略阳县纪家沟水石流灾害 152
七、商洛市1994年泥石流灾害 155
八、旬阳县青泥湾泥石流灾害成因分析 161
九、1981年秦巴山地西部泥石流灾害 165
十、1981年宝成铁路泥石流灾害 173
十一、1981年宝天铁路泥石流灾害 182
第二节 巴山地区泥石流 187
一、平利老县城泥石流灾害 187
二、紫阳县燎原乡泥石流灾害 191
三、岚皋县横溪乡泥石流灾害 197
第七章 泥石流防治 201
第一节 陕西省泥石流防治的现状 201
一、陕西省泥石流治理现状 201
二、泥石流防治的措施体系与对策 202
第二节 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 204
一、生物措施的类型 204
二、生物措施的作用 207
第三节 坡面与沟谷工程治理措施 210
一、坡面治理工程 210
二、沟谷治理工程 212
第四节 淤地坝 214
一、淤地坝是防治泥流的有效工程措施 214
二、王茂沟流域淤地坝防治泥流的经验 214
三、淤地坝规划与设计 216
四、淤地坝发展的前景 216
五、淤地坝与沟谷纵剖面发展的分析 217
第五节 引洪淤灌 218
一、陕西省引洪淤灌工程的发展 218
二、引泥流、泥河高含沙洪水淤灌的效益 223
三、引洪淤灌的工程措施 223
四、沟谷引洪淤灌的方法 225
第六节 宝成、宝天和阳安铁路泥石流的工程治理 226
一、“三线”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工程概况 227
二、桥涵修复工程 229
三、泥石流治理的排导工程 231
四、泥石流拦挡工程 238
五、泥石流停淤场工程 242
第七节 泥石流预防、预报与警报 243
一、预防 243
二、预报 245
三、警报 246
第八节 防治泥石流的管理措施 246
一、发展经济与泥石流治理 246
二、加强法制 247
三、加强各级领导减灾的战略思想 248
四、建立泥石流防治的分级管理机构 248
五、加强对泥石流预测、预报的领导 248
六、加强泥石流灾害防治宣传 249
主要参考文献 250
后记 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