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
第一篇 自然观 3
第一章 “静谧”与“和谐” 3
第一节 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 3
第二节 “静谧”与“和谐”的世界图景 14
第二章 神学化的世界图景 29
第一节 中世纪的神学、哲学与科学 30
第二节 “上帝之城” 45
第三节 神学化世界观的特征及其局限 49
第三章 世界观的机械化 54
第一节 科学、哲学、神学的“分道扬镳” 55
第二节 机械化的世界观 68
第四章 辩证的世界图景 86
第一节 辩证世界图景的孕育产生 86
第二节 辩证世界图景的系统架构 92
第三节 辩证世界图景的深化发展 101
第二篇 社会历史观 111
第五章 社会演化及其规律 111
第一节 人类社会的演化及其形态划分 111
第二节 社会演化的规律与动力 121
第六章 发展与进步 135
第一节 “发展”的由来与变迁 136
第二节 发展观的变革 141
第三节 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 145
第四节 社会进步及其评价尺度 157
第七章 发展的目标与模式 162
第一节 “现代化”的流变与反思 163
第二节 从现代到后现代 177
第八章 和谐、公正与秩序 190
第一节 和谐——理想社会的基石 191
第二节 公正——理想社会的必由之路 199
第三节 秩序——理想社会的前提 207
第三篇 人生观 215
第九章 人性与人生 215
第一节 人是什么 216
第二节 人之本性 227
第三节 人生价值 235
第十章 自由与责任 242
第一节 自由与必然 242
第二节 选择与责任 251
第三节 权利与义务 258
第十一章 道德与幸福 264
第一节 幸福是什么 264
第二节 道德与幸福 275
第十二章 超越与不朽 288
第一节 人生境界 288
第二节 活在生死之际 300
第三节 追求不朽 309
第四篇 认识论 319
第十三章 心灵与认知 319
第一节 认识与认识论 320
第二节 西方认识论的历史演进 322
第三节 中国认识论的历史巡演 333
第四节 认识论的现当代旨趣 340
第十四章 真理的追寻 346
第一节 真理与真理观 347
第二节 认识论境遇下的传统真理观 352
第三节 真理观的现代本体论转置 361
第四节真理观的当代走向 367
第十五章 人类思维的足迹 373
第一节 西方哲学思维的历史演绎 374
第二节 当代思维方式变革的多学科“共鸣” 384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与复杂性思维的融合视界 389
推荐书目 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