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生态视野中的青春文学 1
第一章 青春文学的生态演化 15
一、青春文学的两个概念 15
二、生态演替与青春文学 17
三、干预理论与休养生息 27
第二章 青春文学与文学教育 33
一、开放的时代与封闭的教育 33
应试教育的公平与僵滞 33
本土教育的“黑格尔难题” 36
二、一种镜像,两个系统 41
一条藤上的两种瓜 41
背叛与超越 44
三、文学教育的“救赎”——“新概念”青春写作 46
“中国语文的奥林匹克大赛” 46
“新概念”能指所指的潜滑 51
四、当代青春文学非阳光写作的教育前因 59
文学教育主价值的“分裂” 59
文学教育主价值的错位 63
文学教育主价值的退场 64
第三章 青春文学与图书市场 67
一、图书改版:打造什么样的文学时代? 67
当代出版业机制的转轨 67
主流文坛期刊市场化略 71
市场博览中的文学栖息 74
二、走向前台——另一种文学记忆 81
青春文学出版的市场观照 81
《萌芽》——青春写作的摇篮 84
三、突围变异——市场对青春文学的形塑 89
青春文学的市场赋形 90
青春文学与市场的弹性关系 99
四、非升华——媒介对青春文学的形塑 106
媒体——一个硕大的权利符号 106
媒体诠释下的青春书写 109
主流文坛与媒介的关系位移 113
第四章 主流文坛与青春文学 119
一、历史见证与有限的认同 119
二、代际关系与代际对话 129
错位的对话 131
桃花你就红来杏花你就白 160
第五章 主流批评与青春文学 169
一、主流批评的时代观照 169
转型带来的批评变化 169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文学 172
守持中的“认证”与“开疆” 176
二、关于批评的批评 181
白烨——当代青春文学研究的奠基者 181
徐妍——青春文学信息的动人传达者 195
邵燕君——求真求美的批评者 197
张柠——青春文学的文化阐释者 201
李敬泽、谢有顺——在冰火之间平衡 203
主流批评的启示 208
第六章 数字化与青春文学 210
一、青春文学的生态“网”景 210
二、网络的技术生态功能 214
从“死”书到“活”书 214
世纪写作大换笔 217
坐拥天下百科资源 221
电子杂志与“Q言Q语” 225
三、网络的精神生态作用 228
网络的精神激励作用 230
网络的精神“救赎”作用 232
网络是把双刃剑 234
四、数字化鸿沟与绿地 237
数字化鸿沟 238
数字化绿地 241
第七章 青春文学生态化育及生态格局 244
一、生态同化与生态逆补 244
青春文学生态同化现象 245
青春文学生态熵 249
青春文学生态逆补现象 254
二、底层写作与白领写作 263
熬至滴水成珠 265
执青春文学之牛耳 271
回归与发展 295
第八章 青春文学作者作品点评 298
一、先锋“帝国”中的灵魂 298
悖谬中的寄寓 298
坚硬尖锐的生命表达 303
危崖上的精神飞翔 306
二、开花的树 321
底层文青的精神刻度 321
拒绝向生物性屈服 327
贴近太阳,贴近升华 333
三、无边的轻愁 339
轻文学以“轻”而行 339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金色”年华 342
第九章 青春文学的可持续发展性 351
一、生态位补白性 351
二、历史在场性 354
三、青春自洽性 357
四、文学成长性 361
后记 368
附录 青春文学大事记 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