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古代司法审判制度的演进 1
第一节 先秦司法审判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1
夏商司法制度 2
西周司法制度 4
春秋战国司法裁判制度的嬗变 9
第二节 秦汉至南北朝司法审判制度的变迁 10
司法机构 10
司法政策和原则 11
司法裁判程序和规则 16
第三节 隋唐至宋元司法审判制度的变化 22
司法机构 22
司法政策和原则 24
司法程序及规则 29
第四节 明清司法审判制度的定型 32
司法机构变化 33
司法政策和原则定型 34
司法程序与规则嬗变 38
第二章 传统诉讼审判机制的近代化转变 41
第一节 刑事民事诉讼法立法转型 42
第二节 各级审判厅试办 45
第三节 法院编制法颁行 48
第四节 刑事诉讼律和民事诉讼律两草案编成 50
《刑事诉讼律》的草案的提出 51
《民事诉讼律草案》的编成 54
第五节 清末审判独立的变通 58
第三章 民国审判制度的嬗变 62
第一节 北洋时期审判体制的变化 62
裁撤初级审判厅 63
增设地方各县审判分庭和司法公署 64
专设军事审判机关审理刑事案件 65
县知事行使审判职权 66
审判机关管理制度的确立 67
裁判官职权的变化 72
第二节 国民党一党专政时期审判制度的演变 74
废止司法官不党之禁令,允许法官加入国民党 74
法院内设检察机关 75
“反革命案件”陪审制度确定 76
改四级三审制为三级三审制 77
行政诉讼审判制度专门化 78
设置特种刑事法庭 79
军事审判机构加强 80
法官任免制度之变化 81
刑事审判制度变化 82
民事审判制度变化 83
第四章 人民审判制度的创建 85
第一节 工农审判制度的初建 85
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行使司法权的机关 86
司法权限分工 86
司法审判应遵循的刑事政策 87
司法审判的审讯方法 87
裁判部的权限 91
第二节 抗日民主政权司法审判的发展 94
第三节 人民政权审判制度的演变 102
第五章 新中国审判体制的建构 110
第一节 新中国审判机制的理论基础 111
革命根据地人民审判制度的经验总结 111
批判国民党旧法统的审判制度的理论思辨 113
苏联社会主义审判模式的借鉴和继受 118
第二节 新中国审判制度的确定 121
中央人民法院的初建 122
地方人民审判制度的充实和调整 124
“三反”“五反”人民法庭审判制度的建构与司法改革运动 128
全国审判制度健全与定型 133
第六章 审判制度的变通 138
第一节 反右斗争对人民审判制度的冲击 138
审判独立的否定 139
群众运动式审判制度的维护和推广 142
对三机关联合办案持不同意见的抨击 145
批判健全法制的刑事诉讼审判原则 147
第二节 司法审判“大跃进” 152
三机关联合办案与办案指标的量化 153
审判制度和审判程序的变通与简化 156
第三节 审判制度的削弱 162
1960年审判机关的精简及后果 163
审判制度重构的努力与审判工作的再规范 164
十年浩劫中的审判制度 175
第七章 审判制度的重建与发展 179
第一节 重构审判制度的立宪基础 179
重构审判制度指导思想的形成 179
审判制度的立宪重构 181
现行审判组织法制化 183
第二节 刑事审判制度的重构与发展 187
案件审批制度 187
刑事审判程序具体制度 189
刑事申诉案件处理制度 198
刑事再审程序制度 202
少年刑事案件审判制度 206
第三节 民事审判制度的健全 212
民事审判程序制度 212
民事经济案件的申诉处理制度 223
诉讼费收费及管理制度 226
第四节 经济审判制度的增设 228
经济大要案报告及请示制度 228
破产案件审理制度 229
专利纠纷案件审判制度 236
涉港、澳及涉外经济纠纷审判制度 237
第五节 行政案件审判制度的确立 239
确定受案范围与管辖 239
起诉受理制度 240
审理和判决制度 243
执行制度 246
诉讼期间与费用制度 249
第八章 司法审判制度改革(1980~1997) 251
第一节 审判委员会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51
明确审判委员会职能 252
确定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 252
规定审判委员会开会程序及相关制度 253
制定严格执行制度和保密规范 253
第二节 法官法制定颁行 254
法官法立法指导思想 254
现行法官法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256
确立法官任职回避制度 262
第三节 审判机关内部监督机制的形成 262
法院司法统计制度的确立 263
法院监察制度的成形 267
第四节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推行 274
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提起 274
民事审判方式改进的探索和选择 275
第五节 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探索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