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导论 1
第二章 财政改革回顾 6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制度背景 7
一、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 8
二、所有制和基本经济制度 9
三、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10
四、分配制度改革 11
五、生产力决定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13
六、“效率”与“公平”的取舍 16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 18
一、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演变 18
二、财政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20
第三章 财政改革成效 30
第一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30
一、1980—1993年的分权化财政体制改革 30
二、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 32
第二节 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 33
第四章 理论与实证模型 49
第一节 仁慈的社会计划者的社会福利函数假说 51
一、完备信息下中央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 51
二、不完备信息下中央政府的社会福利函数 56
三、关于模型适用性的两点讨论 57
第二节 时间序列横截面回归过程 60
一、模型的基本情况 60
二、Parks估计方法 61
第五章 变量定义与数据处理 65
第一节 变量选择 66
第二节 变量定义 69
第三节 变量构造 70
一、财政分权变量的构造 70
二、财政资源配置不均等变量的构造 71
三、地方政府财政自给率变量的构造 71
四、相对财富变量的构造 72
五、有效税率变量的构造 72
六、转移支付变量的构造 73
七、其他变量的构造 73
第四节 数据预处理 73
第五节 模型构造及估计 92
一、地区层面的实证检验 93
二、全国层面的实证检验 95
第六章 模型结果 98
第一节 地区层面的估计结果 98
第二节 全国层面的估计结果 110
第三节 不同层面变量关系的比较 118
一、影响我国经济增长和地区财力配置均等化的显著变量 119
二、经济增长、地区财力配置均等化与有关变量之间的关系 124
第四节 对变量关系的因果关系检验 135
第七章 财政改革评价 138
第一节 体制改革的实证效应 139
一、对1978—1993年宏观经济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评估 140
二、对1994—2005年宏观经济和财政体制改革的评估 145
第二节 与有关实证研究的比较 158
一、对中央计划者社会福利函数假说的检验 158
二、关于我国财政分权领域与有关实证研究的比较 164
第八章 公共财政制度设计 168
第一节 财政政策目标 169
一、以促进经济增长或者促进经济增长为主,兼顾财力配置均等化 169
二、以校正财力配置不均等扩大化为主,兼顾促进经济增长 170
第二节 政策要素具体特点 173
一、财税体制基本状况 173
二、其他宏观要素基本状况 180
第三节 财政制度改革建议 183
一、近期制度设计 183
二、中长期制度设计 188
三、需要说明的问题 247
参考文献 252
致谢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