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总论 3
第一章 中医外科学发展概况 3
第二章 中医外科学基本概念 8
第一节 中医外科学的范围 8
第二节 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9
第三节 外科基本术语 9
第三章 中医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11
第一节 致病因素 11
第二节 发病机理 15
第四章 中医外科疾病辨证 19
第一节 辨病 19
第二节 阴阳辨证 21
第三节 部位辨证 23
第四节 经络辨证 24
第五节 局部辨证 27
第六节 辨善恶顺逆 34
第五章 中医外科疾病治法 36
第一节 内治法 36
第二节 外治法 47
下篇 各论 59
第六章 疮疡 59
第一节 疖 60
第二节 疔 64
第三节 痈 77
第四节 发 84
第五节 有头疽 92
第六节 流注 96
第七节 发颐 99
第八节 丹毒 102
第九节 走黄与内陷 105
第十节 流痰 110
第十一节 瘰疬 114
第十二节 窦道 118
第七章 乳房疾病 121
第一节 乳痈 121
第二节 粉刺性乳痈 125
第三节 乳痨 127
第四节 乳癖 130
第五节 乳疬 132
第六节 乳核 134
第七节 乳岩 136
第八章 瘿 141
第一节 概述 141
第二节 气瘿 142
第三节 肉瘿 145
第四节 瘿痈 148
第五节 石瘿 150
第九章 瘤、岩 154
第一节 血瘤 154
第二节 肉瘤 157
第三节 茧唇 159
第四节 失荣 162
第五节 肾岩 164
第十章 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168
第一节 热疮 168
第二节 蛇串疮 171
第三节 疣 174
第四节 黄水疮 178
第五节 癣 180
第六节 虫咬皮炎 185
第七节 疥疮 187
第八节 湿疮 189
第九节 接触性皮炎 193
第十节 药毒 196
第十一节 风瘙痒 200
第十二节 瘾疹 203
第十三节 牛皮癣 206
第十四节 猫眼疮 208
第十五节 风热疮 211
第十六节 白疕 214
第十七节 白驳风 219
第十八节 黧黑斑 222
第十九节 痤疮 225
第二十节 面游风 228
第二十一节 酒齄鼻 231
第二十二节 油风 234
第二十三节 瓜藤缠 237
第二十四节 红斑狼疮 239
第二十五节 淋病 245
附:非淋菌性尿道炎 248
第二十六节 梅毒 250
第二十七节 尖锐湿疣 257
第二十八节 生殖器疱疹 260
第二十九节 艾滋病 263
第十一章 肛管直肠疾病 270
第一节 概述 270
第二节 痔 279
第三节 息肉痔 289
第四节 肛隐窝炎 292
第五节 肛痈 295
第六节 肛漏 301
第七节 肛裂 307
第八节 脱肛 311
第九节 锁肛痔 314
第十二章 泌尿及男性生殖系疾病 318
第一节 子痈 318
第二节 囊痈 321
第三节 子痰 323
第四节 阴茎痰核 327
第五节 尿石症 331
第六节 男性不育症 334
第七节 精浊 338
第八节 精癃 343
第九节 阳痿 348
第十三章 周围血管疾病 354
第一节 概述 354
第二节 股肿 360
第三节 血栓性浅静脉炎 364
第四节 筋瘤 367
第五节 臁疮 370
第六节 脱疽 373
第十四章 其他外科疾病 380
第一节 冻疮 380
第二节 烧伤 384
第三节 毒蛇咬伤 391
第四节 破伤风 398
第五节 胆石症 402
第六节 肠痈 407
附:常用方剂 410
参考文献 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