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篇 寻找“大家闺秀” 1
终极标准 1
出生与成长 2
由阶层度量社会 3
可疑的“大家闺秀” 4
失败的战后体制 6
日趋崩溃的“全民中产”社会 7
推翻双重基础 8
勾画未来 10
第一章 平等中的疑惑——“业绩”VS“努力” 12
选拔型社会的理想与现实 12
四种分配机制 13
“业绩”VS“努力” 15
失败者的强词夺理 18
源于职业的差异 20
业绩主义与论资排辈 23
“业绩”的虚实 26
学历的传承 27
选拔制度的阴影 30
第二章 知识精英的再生产——解析阶层化社会 32
一、“无阶级社会”的神话 32
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 32
开放性的测量:概率比、系数、开放性系数 33
迄今定论:“开放的选拔” 37
渐趋平等的战后日本社会 39
消解的“中产阶级” 40
二、封闭的选拔制度 41
数据陷阱 41
新中间大众论的错觉 43
40岁时的职业 44
“团块代”的逆转 46
“开放性”泡沫的破灭 50
上层、中层与下层 52
知识精英的再生产 53
“学历社会”的实质 55
第三章 选拔型社会的空洞化——脚跟不稳的巨人 58
一、“战后阶层化社会”的终结 58
差距未曾缩小 58
代际不平等的激化 60
隐形化的上层白领职业再生产 63
跨越白领与蓝领的职业边界 65
一国一城之主 66
保护渠道的丧失 68
何谓“战后阶层化社会” 70
“可能性中产”的终结 71
二、新阶级的出现 74
出身差距的变化趋势 74
封闭化的上层白领职业 76
“知识阶级”的诞生 79
开放的动力与封闭的动力 82
经济的发展与差距的固定化 84
第四章 日落西山的“全民中产”社会——自行毁灭的系统 86
选拔内涵的变化 86
名存实亡的“责任” 88
日本选拔制度的特殊性 90
自我否定的精英们 92
成为“协约”的学历批判 95
“团块代”的转折 97
彻底崩溃的体制信任感 98
变成上层白领后距离依旧 100
“没有努力意愿”的社会 103
新希望:上层蓝领的归宿 104
重组“战后阶层化”社会 106
第五章 实现机会平等社会的途径——效率与公平 109
一、重组日式产业社会 109
市场主义的势力范围及其局限 109
四个课题 111
专家与公司相辅相成 113
“克里斯玛美容师”机制 114
市场的欲望与市场的伦理 116
由专业蓝领职业到专业白领职业 118
重组“公司人” 120
选拔型社会的多元化 121
教育改革的神话 123
代际不公平问题 124
二、女神的天平 125
“信息读写能力”与父母职业 125
“信息化”加剧不平等 128
个人的底线与市场的底线 130
单薄的“实力本位”信仰 132
机会平等只能“事后”知晓 133
二十年之后的表现 135
不确定性的消释机制 137
机会平等与安全网 139
走向公平正直的“业绩社会” 140
尾篇:延长了的后记 143
[解说1]关于SSM调查 151
[解说2]关于检验与置信区间 156
[资料] 162
[文献]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