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8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国华著
  • 出 版 社: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211048832
  • 页数:6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丰富的资料,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兵学的发展演变,详细探讨了兵家对于战争、战争指导、军队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与思考,勾勒出中国兵学思想的发展轮廓。

绪论 1

一、中国兵学的基本内涵 1

二、中国兵学的发展阶段 6

三、中国兵学史研究的思路 9

第一编 先秦编 1

第一章 上古兵学的萌芽 1

一、战争历史的发端 1

二、兵家始祖的出现 4

三、军事思想的滥觞 9

四、兵学著作的雏形 19

第二章 孙武与《孙子》 24

一、孙武的生平和著述 24

二、《孙子》的军事原则 31

三、《孙子》的作战方法 38

四、《孙子》的理论特征 43

五、《孙子》的学术地位 50

第三章 吴起与《吴子》 53

一、吴起的生平和著述 53

二、《吴子》的军政方略 57

三、《吴子》的作战原则 64

四、《吴子》的价值 67

第四章 《司马法》的兵学理论 70

一、司马穰苴和《司马法》 70

二、《司马法》的战争准则 73

三、《司马法》的作战方法 78

四、《司马法》的学术地位 83

附:《周礼》所述的兵制 85

第五章 孙膑与《孙膑兵法》 89

一、孙膑的生平和著述 89

二、《孙膑兵法》的基本内容 92

三、《孙膑兵法》的理论特征 100

四、《孙膑兵法》的价值 106

第六章 儒墨的战争理念 108

一、孔丘的军事观点 108

二、墨翟的“非攻救守” 111

三、孟轲的反战倾向 117

四、荀况的“仁义之兵” 122

第七章 道法的军事思想 130

一、《老子》的战争观 130

二、商鞅的“农战”方略 133

三、《管子》的军事思想 141

第八章 《尉缭子》的兵学理论 150

一、尉缭和《尉缭子》 150

二、《尉缭子》的军事原则 154

三、《尉缭子》的作战方法 159

四、《尉缭子》的史料价值 164

第九章 《六韬》的兵学理论 167

一、《六韬》的成书 167

二、《六韬》的政治思想 172

三、《六韬》的将论 178

四、《六韬》的作战方法 184

五、《六韬》的学术特征 189

第二编 秦汉六朝编 192

第十章 《吕氏春秋》的兵学思想 192

一、《吕氏春秋》的编撰 192

二、对“义兵”观念的论证 195

三、对“非攻救守”的批判 199

四、《吕氏春秋》的军事观点 201

第十一章 《三略》的兵学理论 207

一、《三略》的成书 207

二、《三略》的政治方略 211

三、《三略》的军事思想 216

四、《三略》的理论特征 220

第十二章 《淮南子》的军事思想 224

一、《淮南子》的编撰 224

二、《淮南子》的战争史观 226

三、《淮南子》的军事思想 231

四、《淮南子》的作战方法 236

第十三章 兵书四种的分类 242

一、张良、韩信“序次兵法” 242

二、杨仆“纪奏《兵录》” 244

三、任宏“论次兵书” 247

四、“兵书四种”的分类 250

五、兵学在汉代的地位 253

第十四章 从贾谊、晁错到王符 256

一、贾谊的军事观点 256

二、晁错的戍边方略 260

三、王符的边防理论 266

第十五章 曹操、诸葛亮的兵学成就 273

一、曹操的生平和著述 273

二、孙子研究的先驱 278

三、诸葛亮的军事战略 282

四、《便宜十六策》和《将苑》 284

第十六章 两晋南北朝兵学的衰落 292

一、两晋南北朝兵学衰落的原因 292

二、两晋南北朝兵学的成果 297

第三编 隋唐宋元编 307

第十七章 李靖与《唐李问对》 307

一、李靖的生平和著述 307

二、《唐李问对》的成书 311

三、《唐李问对》的内容 313

四、《唐李问对》的价值 320

第十八章 李筌与《太白阴经》 323

一、李筌的生平和著述 323

二、《太白阴经》的编撰体例 327

三、《太白阴经》的军事理论 329

四、李筌对兵学的贡献 339

第十九章 晚唐的兵学成就 342

一、《通典·兵典》 342

二、《长短经·兵权》 348

三、杜牧的《孙子》研究 351

四、《道德经论兵要义述》 354

第二十章 武举、武学与《武经》 360

一、武举制度的创立 360

二、武庙、武学的设置 363

三、《武经七书》的刊行 369

四、《十一家注孙子》 373

五、兵学在宋代的嬗变 377

第二十一章 许洞与《虎钤经》 380

一、许洞的生平事迹 380

二、《虎钤经》的基本思想 382

三、《虎钤经》的作战方法 390

四、《虎钤经》的学术局限 396

第二十二章 《武经总要》的编纂 399

一、《武经总要》的成书 399

二、《武经总要》的编纂体例 401

三、《武经总要》的军事理论 404

四、《武经总要》的史料价值 411

附:《百战奇法》的特色 413

第二十三章 兵家评议的勃兴 417

一、《何博士备论》 417

二、苏洵的军事观点 426

三、张预和《百将传》 432

四、陈亮的兵学思想 439

第二十四章 兵制研究的崛起 447

一、陈傅良和《历代兵制》 447

二、钱文子和《补汉兵志》 453

三、叶适的军事思想 456

四、马端临的兵制观 460

第四编 明清编 466

第二十五章 明清的武经注解 466

一、刘寅和《武经直解》 466

二、赵本学的孙子研究 479

三、李贽和《孙子参同》 484

四、朱墉和《武经汇解》 490

第二十六章 戚继光的兵学理论 495

一、戚继光的生平和著述 495

二、戚继光的练兵思想 499

三、戚继光的练将思想 504

四、戚继光兵学的特点 513

第二十七章 兵法研究的成果 516

一、何良臣和《阵纪》 516

二、《草庐经略》的军事理论 520

三、揭暄和《兵经》 525

四、《乾坤大略》的战略构思 531

五、魏禧的兵学著作 536

附:《三十六计》的成书 540

第二十八章 茅元仪与《武备志》 543

一、茅元仪的生平事迹 543

二、《武备志》的编纂体例 545

三、茅元仪的军事思想 550

四、《武备志》的著述特征 553

第二十九章 火器研究的突破 557

一、《火龙神器阵法》 557

二、焦勖和《火攻挈要》 563

第三十章 军事战略的探索 570

一、郑若曾和《筹海图编》 570

二、徐光启的军事理论 577

三、顾祖禹和《读史方舆纪要》 584

四、魏源和《海国图志》 594

第三十一章 晚清兵学的终结 603

一、军事体系的创新 603

二、中西军事学的碰撞 609

三、转型期的军事思想 612

四、兵学在晚清的终结 624

结语 628

一、中国兵学的优良传统 628

二、中国兵学的现代价值 635

参考文献 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