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1
1.1 抽样调查是获取统计数据的一种重要手段 1
1.1.1 社会发展与统计数据 1
1.1.2 数据的种类 2
1.1.3 统计获取数据的要求 3
1.1.4 数据的获取方法 5
1.2 抽样调查的特点和作用 6
1.2.1 什么是抽样调查 6
1.2.2 抽样调查的作用 7
1.2.3 抽样调查的发展历史和目前的应用 9
1.3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概念 14
1.3.1 抽样调查的基本原理 14
1.3.2 抽样调查的一些常用概念 18
思考与练习(共8题) 26
第二章 简单随机抽样 28
2.1 引言 28
2.1.1 什么是简单随机抽样 28
2.1.2 简单随机抽样的实施方法 30
2.1.3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2.2 总体均值和总体总量的估计 32
2.2.1 简单随机抽样中应用的符号 32
2.2.2 总体均值的估计 33
2.2.3 总体总量的估计 36
2.3 总体比例的估计 39
2.4 样本容量的确定 42
2.4.1 估计总体均值?和总体总量Y时样本容量n的确定 43
2.4.2 估计总体比例P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45
2.4.3 要求控制相对误差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46
2.4.4 对稀有元素的寻找及估计比例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48
2.4.5 多指标情况下样本容量的确定 50
2.4.6 对总体的各子总体要求分别估计并达到预定精度时样本容量的确定 50
2.4.7 总体方差或总体差异系数的估计 51
2.5 子总体的估计 53
2.5.1 子总体均值的估计 53
2.5.2 子总体总量的估计 55
思考与练习(共8题) 58
第三章 分层抽样 61
3.1 引言 61
3.1.1 什么是分层抽样 61
3.1.2 分层抽样的作用 61
3.1.3 分层抽样的实施 62
3.1.4 分层抽样的一个直观例子 63
3.1.5 分层抽样的符号 64
3.2 总体均值、总量和比例的估计 65
3.2.1 总体均值的估计 65
3.2.2 总体总量的估计 67
3.2.3 总体比例的估计 69
3.2.4 总体中具有某种特征单位数的估计 71
3.3 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72
3.3.1 样本分配对精度与费用的影响 72
3.3.2 等比例分配 73
3.3.3 奈曼分配 75
3.3.4 最优分配 78
3.3.5 近似分配 80
3.4 样本容量的确定 80
3.4.1 确定样本容量的一般公式 80
3.4.2 等比例分配的样本容量公式 83
3.4.3 奈曼分配的样本容量公式 84
3.4.4 最优分配的样本容量公式 85
3.5 分层抽样的效率分析 88
3.5.1 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比较 88
3.5.2 用分层样本数据计算分层抽样的设计效果(Deff) 89
3.5.3 奈曼分配与按比例分配的比较 92
3.5.4 层权误差对效率的影响 93
3.6 一些特殊的分层技术 94
3.6.1 事后分层 94
3.6.2 目录抽样 96
3.6.3 根据频数资料的分层 99
3.7 多指标分层抽样中的一些问题 101
3.7.1 有控制抽选 101
3.7.2 多指标情形下样本量在各层的分配 105
3.7.3 多指标分层抽样样本量的确定 106
思考与练习(共14题) 106
第四章 比率估计和回归估计 110
4.1 引言 110
4.1.1 比率估计及其应用 110
4.1.2 使用比率估计法的目的 113
4.1.3 比率估计中使用的符号 113
4.1.4 回归估计 114
4.2 比率估计 114
4.2.1 总体比率R的估计 114
4.2.2 总体均值?和总体总量Y的比率估计 118
4.2.3 利用比率估计提高抽样效率的条件 122
4.2.4 样本容量的确定 124
4.3 比率估计量的偏差及消除偏差的方法 125
4.3.1 比率估计量的偏差 125
4.3.2 消除或减少偏差的方法 128
4.4 回归估计 134
4.4.1 回归系数预先确定下的回归估计量 134
4.4.2 用样本回归系数b1的回归估计量 138
4.4.3 回归估计的抽样效率 140
4.4.4 回归估计的偏差及消除的方法 141
4.4.5 回归估计样本量的确定 144
4.5 分层抽样下的比率估计与回归估计 145
4.5.1 分层抽样下的比率估计 145
4.5.2 分层抽样下的回归估计 150
4.5.3 分层抽样比率估计和回归估计时样本的最优分配 155
思考与练习(共12题) 156
第五章 不等概率抽样 161
5.1 引言 161
5.1.1 什么是不等概率抽样 161
5.1.2 PPS抽样的实施方法 162
5.1.3 关于单元大小度量的选择 166
5.2 PPS抽样的估计 166
5.2.1 总体总量的估计 166
5.2.2 总体均值的估计 173
5.3 无放回的不等概率抽样 174
5.3.1 包含概率与赫维茨-汤普生估计量 174
5.3.2 无放回不等概率抽样的实施方法 177
思考与练习(共9题) 190
第六章 整群抽样 192
6.1 引言 192
6.1.1 什么是整群抽样 192
6.1.2 应用整群抽样的原因 193
6.1.3 整群抽样中群的划分 193
6.1.4 整群抽样的符号 194
6.2 群的大小相等的整群抽样 195
6.2.1 总体均值和总体总量的估计 195
6.2.2 总体比例的估计 198
6.2.3 选择群的大小 199
6.3 群的大小不等的整群抽样 204
6.3.1 比率估计方法 205
6.3.2 无偏估计的方法 210
6.3.3 不等概率抽群 212
6.3.4 三种方法的比较 215
6.4 整群抽样的效率 217
6.4.1 群内相关系数ρc 217
6.4.2 整群抽样的效率 221
6.4.3 利用样本数据计算整群抽样的效率 222
6.5 样本量的确定 224
6.5.1 等概率抽群比率估计的样本量 224
6.5.2 采用无偏估计方法的样本量 226
6.5.3 PPS抽群的样本量 228
6.5.4 根据设计效果确定样本量 228
思考与练习(共14题) 229
第七章 系统抽样 234
7.1 引言 234
7.1.1 什么是系统抽样 234
7.1.2 应用系统抽样的主要原因 235
7.1.3 系统抽样的抽样方法 235
7.2 系统抽样的特点 240
7.2.1 系统抽样与其他抽样方法的关系 240
7.2.2 系统抽样方差的不同表示方式 241
7.3 系统抽样的估计 247
7.3.1 无关标志排列的系统抽样 247
7.3.2 按有关标志排列的系统抽样 248
7.3.3 有周期性波动下的系统抽样 251
7.4 其他系统抽样 253
7.4.1 不等概率系统抽样 253
7.4.2 分层系统抽样 255
7.4.3 二维系统抽样 257
思考与练习(共10题) 258
第八章 二重抽样 262
8.1 引言 262
8.1.1 什么是二重抽样 262
8.1.2 二重抽样的作用 262
8.2 为分层而进行的二重抽样 264
8.2.1 二重分层抽样的抽选方法 264
8.2.2 二重分层抽样的估计 265
8.3 为比估计而进行的二重抽样 268
8.3.1 二重抽样比率估计的样本抽选 268
8.3.2 二重抽样的比率估计 269
8.4 为回归估计而进行的二重抽样 271
8.4.1 二重抽样回归估计的样本抽选 271
8.4.2 二重抽样的回归估计 272
8.5 为PPS抽样而进行的二重抽样 276
8.5.1 二重PPS抽样的样本抽选 276
8.5.2 二重PPS抽样的估计 276
8.6 二重抽样样本量的最优分配 279
8.6.1 二重分层抽样的最优分配 279
8.6.2 二重抽样比估计时的最优分配 282
8.6.3 二重抽样回归估计时的最优分配 284
思考与练习(共7题) 285
第九章 多阶段抽样 287
9.1 引言 287
9.1.1 什么是多阶段抽样 287
9.1.2 多阶段抽样的作用 288
9.1.3 二阶段抽样中的符号 289
9.2 初级单位大小相同的二阶段抽样 290
9.2.1 总体均值与总体总量的估计 290
9.2.2 总体比例的估计 294
9.3 初级单位大小不等的二阶段抽样 296
9.3.1 二阶段等概率抽选,无偏估计 296
9.3.2 二阶段等概率抽选,比率估计 299
9.3.3 按初级单位大小的PPS抽样 301
9.3.4 估计比例的二阶段抽样 305
9.4 二阶段抽样的扩展 309
9.4.1 分层二阶段抽样 309
9.4.2 三阶段抽样 311
9.5 二阶段抽样中样本的最优分配 314
9.5.1 二阶段不分层的情况 314
9.5.2 分层二阶段的样本分配 316
9.6 二阶段抽样的效率 317
9.6.1 二阶段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比较 317
9.6.2 二阶段抽样与分层抽样比较 318
9.6.3 二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比较 318
思考与练习(共12题) 319
第十章 一些其他的抽样方法 323
10.1 总体单位数(容量)的估计 323
10.1.1 直接抽样法 323
10.1.2 逆抽样方法 326
10.1.3 采用条样(Quadrat.Samples)估计总体密度和数量 329
10.2 敏感性问题的抽样方法 332
10.2.1 什么是敏感性问题 332
10.2.2 沃纳(Warner)随机化回答模型 333
10.2.3 西蒙斯(Simmons)随机化回答模型 335
10.2.4 随机化回答模型的进一步应用 337
10.2.5 使用随机化回答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339
10.3 自加权抽样设计 339
10.3.1 什么是自加权抽样设计 339
10.3.2 单阶段分层抽样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341
10.3.3 单阶段分层PPS抽样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341
10.3.4 不分层的二阶段抽样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342
10.3.5 分层二阶段抽样的自加权抽样设计 343
10.4 关于连续性的抽样 346
10.4.1 连续性抽样中的一些问题 346
10.4.2 样本轮换的最优比例 346
10.4.3 估计两个时期之差的最优轮换比例 349
10.4.4 估计两个时期之和的最优轮换比例 350
10.5 关于无回答的处理 350
10.5.1 抽样中无回答的影响 350
10.5.2 利用二重抽样处理无回答 352
10.5.3 不进行再次访问的调整 354
10.6 每个家庭抽选一个成年人的方法 358
10.6.1 Kish方法 358
10.6.2 Deming方法 360
10.6.3 二维随机表方法 362
思考与练习(共12题) 362
附录一 本书的预备知识 365
附录二 随机数字表 376
主要参考书目 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