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9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组编;朱宝清主编;崔增亮,陈瑜,汪又红,张凤霞编
  • 出 版 社: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810647504
  • 页数:675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初等教育专业的教材,从先秦到当代涵盖了中国文学5000年的发展历程。

第一编 中国古代文学史 1

第一章 先秦文学 1

第一节 原始文学 2

一、原始歌谣 2

二、原始神话 3

第二节 《诗经》 6

一、《诗经》的分类、编辑和流传 6

二、《诗经》的思想内容 8

三、《诗经》的艺术成就 11

四、《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4

第三节 楚辞 14

一、楚辞的产生 14

二、屈原的思想、生平 15

三、屈原的作品 16

四、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9

第四节 先秦散文 20

一、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20

二、历史散文 21

第五节 诸子散文 26

一、诸子散文的发展和特点 26

二、《论语》与《墨子》 27

三、《孟子》与《庄子》 30

四、《荀子》与《韩非子》 34

第二章 秦汉文学 37

第一节 汉赋 38

一、赋的形成和汉赋的发展 38

二、汉赋的代表作家作品 39

第二节 汉代的政论散文 43

第三节 汉代的史传文学 44

一、司马迁和《史记》 45

二、班固和《汉书》 50

第四节 汉代诗歌 51

一、汉代乐府民歌 51

二、《孔雀东南飞》 54

三、《古诗十九首》 56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 59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 60

一、建安诗歌 60

二、正始、两晋诗歌 64

三、南北朝诗歌 68

四、南北朝民歌 73

第二节 陶渊明 77

一、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77

二、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 78

三、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81

四、陶渊明的地位和影响 82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和散文 82

一、魏晋南北朝辞赋 82

二、魏晋南北朝散文 84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 88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发展的原因 88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成就 89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 91

一、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渊源和发展 91

二、志怪小说 92

三、志人小说 93

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 97

第一节 隋及初唐诗歌 98

一、隋代及初唐前期诗坛 98

二、初唐“四杰” 99

三、陈子昂 101

第二节 盛唐诗歌 102

一、孟浩然、王维和山水田园诗派 102

二、高适、岑参与边塞诗派 107

第三节 李白 111

一、李白的生平和思想 111

二、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 113

三、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 114

四、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16

第四节 杜甫 116

一、杜甫的生平和思想 116

二、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 118

三、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 121

四、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123

第五节 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 123

一、新乐府运动 123

二、白居易生平与诗歌理论 124

三、白居易诗歌的思想内容 125

四、白居易诗歌的艺术成就 127

第六节 中唐诗歌 128

一、中唐前期诗人 128

二、韩愈与孟郊 131

三、刘禹锡与柳宗元 135

四、李贺 138

第七节 晚唐诗歌 141

一、杜牧 141

二、李商隐 143

三、晚唐其他诗人 145

第八节 唐代散文 147

一、古文运动 147

二、韩愈的散文 148

三、柳宗元的散文 150

四、古文运动的衰落和晚唐讽刺小品 152

第九节 唐代传奇 153

一、唐代传奇的产生和发展 153

二、唐传奇的思想内容 154

三、唐传奇的艺术成就及其影响 157

第十节 唐五代词 159

一、词的产生和发展 159

二、晚唐词 161

三、五代词 163

第五章 宋元文学 168

第一节 北宋诗、词 169

一、北宋的诗 169

二、北宋的词 178

第二节 欧阳修与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186

一、宋代诗文革新运动 186

二、欧阳修的生平及文学主张 187

三、欧阳修的文学创作 187

第三节 苏轼 192

一、苏轼的生平和思想 192

二、苏轼的词 194

三、苏轼的诗 196

四、苏轼的散文 199

五、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202

第四节 南宋诗词 203

一、南宋诗 203

二、南宋的词 211

第五节 陆游 220

一、陆游的生平和思想 220

二、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 222

三、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 225

第六节 辛弃疾 226

一、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 226

二、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 227

三、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 229

第七节 宋代散文 230

一、北宋散文 230

二、王安石的散文 234

三、南宋散文 235

第八节 宋代话本 238

一、话本的产生 238

二、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 239

三、话本小说的艺术成就及影响 240

第九节 辽金文学 242

一、辽金文学概况 242

二、元好问 243

三、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 245

第十节 元代杂剧 246

一、元杂剧的兴起 246

二、元杂剧的体制 248

三、元杂剧的作家作品 248

第十一节 关汉卿 254

一、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 254

二、关汉卿杂剧的思想内容 255

三、《窦娥冤》 257

第十二节 王实甫与《西厢记》 260

一、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 260

二、《西厢记》的成书及思想内容 260

三、《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262

第十三节 南戏 265

一、南戏的兴起与发展 265

二、南戏的四大传奇 266

三、高明和《琵琶记》 268

第十四节 元代散曲 269

一、散曲的产生与体裁 269

二、元前期散曲创作 270

三、元后期散曲创作 274

第十五节 元代诗文 276

一、元代诗歌 276

二、元代散文 280

第六章 明清及近代文学 283

第一节 《三国演义》 284

一、章回体小说的产生与体裁 284

二、《三国演义》的成书、作者及版本 284

三、《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285

四、《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287

第二节 《水浒传》 290

一、《水浒传》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290

二、《水浒传》的思想内容 291

三、《水浒传》的艺术特点 293

第三节 《西游记》 296

一、《西游记》的成书、作者和版本 296

二、《西游记》的思想内容 297

三、《西游记》的艺术特点 300

第四节 《金瓶梅》及明代其他长篇小说 303

一、《金瓶梅》 303

二、历史演义与英雄传奇小说 306

三、神魔小说与世情小说 307

第五节 明代拟话本小说 308

一、拟话本小说的产生 308

二、“三言”与“二拍” 308

第六节 明代戏剧 312

一、明代杂剧 312

二、明代传奇 313

第七节 汤显祖 315

一、汤显祖的生平和创作 315

二、《牡丹亭》 316

第八节 明代诗文 319

一、明代初期诗文 319

二、明代中期诗文 320

三、明代后期诗文 321

第九节 《聊斋志异》和清代其他短篇小说 322

一、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 322

二、《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323

三、《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326

四、清代其他短篇小说 327

第十节 《儒林外史》与清代其他长篇小说 328

一、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328

二、《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 329

三、《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333

四、清代其他长篇小说 336

第十一节 《红楼梦》 339

一、《红楼梦》的作者、成书和版本 339

二、《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340

三、《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343

四、《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345

第十二节 清代戏曲 347

一、李玉与苏州派作家 347

二、李渔的戏剧理论与创作 348

第十三节 《长生殿》与《桃花扇》 349

一、洪昇的生平与创作 349

二、《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349

三、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 352

四、《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 353

第十四节 清代的诗文 356

一、清代初期的诗文 356

二、清代中期的诗文 359

第十五节 近代文学 361

一、近代诗文 361

二、近代小说 365

第二编 中国现代文学史 373

第七章 1917~1949年的文学思潮 373

第一节 1917~1927年的文学思潮 373

一、五四文学革命 373

二、新文学社团 377

三、文学论争及文学思潮的多元化 381

第二节 1927~1937年的文学思潮 383

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兴起 384

二、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成立及主要活动 386

三、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 389

第三节 1937~1949年的文学思潮 391

一、国统区、沦陷区等地文学运动的发展 392

二、解放区文学运动的新面貌 395

三、本阶段文艺思想方面的主要论争 397

第八章 1917~1927年的文学创作 400

第一节 1917~1927年文学创作概貌 400

第二节 胡适 周作人 404

一、胡适 404

二、周作人 405

第三节 叶绍钧 许地山 郁达夫 408

一、叶绍钧 408

二、许地山 411

三、郁达夫 413

第四节 朱自清 冰心 416

一、朱自清 416

二、冰心 419

第五节 闻一多 徐志摩 421

一、闻一多 421

二、徐志摩 425

第六节 冯至 李金发 428

一、冯至 428

二、李金发 430

第九章 1927~1937年的文学创作 434

第一节 1927~1937年文学创作概貌 434

第二节 蒋光慈 柔石 萧红 439

一、蒋光慈 439

二、柔石 441

三、萧红 443

第三节 沈从文 丁玲 张天翼 445

一、沈从文 445

二、丁玲 448

三、张天翼 450

第四节 殷夫 戴望舒 臧克家 艾青 452

一、殷夫 452

二、戴望舒 454

三、臧克家 457

四、艾青 459

第五节 林语堂 何其芳 462

一、林语堂 462

二、何其芳 463

第六节 田汉 洪深 466

一、田汉 466

二、洪深 469

第十章 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 472

第一节 1937~1949年的文学创作概况 472

一、国统区的文学创作 472

二、解放区的文学创作 474

三、上海“孤岛”及沦陷区文学 476

第二节 田间 穆旦 477

一、田间 478

二、穆旦 480

第三节 夏衍 陈白尘 481

一、夏衍 481

二、陈白尘 482

第四节 张爱玲 钱钟书 483

一、张爱玲 483

二、钱钟书 485

第五节 赵树理 孙犁 周立波 487

一、赵树理 487

二、孙犁 489

三、周立波 491

第十一章 重要作家 494

第一节 鲁迅 494

一、鲁迅的生平和思想 494

二、鲁迅的小说创作 496

三、鲁迅的杂文创作 503

四、《野草》、《朝花夕拾》 506

第二节 郭沫若 509

一、郭沫若的生平和思想 509

二、《女神》及其他诗集 510

三、《屈原》及其他历史剧 515

第三节 茅盾 518

一、茅盾的生平和创作 518

二、《子夜》及其他长篇小说 519

三、短篇小说及散文创作 522

第四节 老舍 524

一、老舍的生平与创作 524

二、《骆驼祥子》 525

三、《四世同堂》 527

第五节 巴金 529

一、巴金的生平和创作 529

二、《激流三部曲》 530

三、《寒夜》及后期作品 533

第六节 曹禺 534

一、曹禺的生平与创作 534

二、《雷雨》 536

三、《日出》和《北京人》 538

第三编 中国当代文学史 543

第十二章 50~70年代后期的文学 543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学 544

一、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主要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 544

二、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的文学创作 551

第二节 “文革”十年的文学 559

一、“文革”期间的文艺政策 559

二、“文革”期间的文学创作综述 563

第三节 柳青 梁斌 杨沫 茹志鹃 567

一、柳青 567

二、梁斌 571

三、杨沫 573

四、茹志鹃 576

第四节 郭小川 贺敬之 闻捷 577

一、郭小川 577

二、贺敬之 579

三、闻捷 582

第五节 杨朔 秦牧 刘白羽 583

一、杨朔 583

二、秦牧 584

三、刘白羽 585

第六节 老舍 田汉 587

一、老舍 587

二、田汉 590

第十三章 70年代后期以来的文学 592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 592

一、新时期的文学思潮 592

二、新时期的文学创作 598

第二节 90年代的文学 605

一、90年代的文学思潮 605

二、90年代的文学创作 607

第三节 王蒙 刘心武 高晓声 张洁 谌容 620

一、王蒙 620

二、刘心武 621

三、高晓声 623

四、张洁 625

五、谌容 627

第四节 汪曾祺 冯骥才 邓友梅 张贤亮 628

一、汪曾祺 628

二、冯骥才 631

三、邓友梅 632

四、张贤亮 633

第五节 张承志 贾平凹 王安忆 铁凝 634

一、张承志 634

二、贾平凹 635

三、王安忆 637

四、铁凝 638

第六节 莫言 残雪 王朔 639

一、莫言 639

二、残雪 640

三、王朔 641

第七节 艾青 公刘 绿原 642

一、艾青 642

二、公刘 643

三、绿原 645

第八节 舒婷 顾城 海子 646

一、舒婷 646

二、顾城 648

三、海子 649

第九节 巴金 杨绛 宗璞 650

一、巴金 650

二、杨绛 651

三、宗璞 652

第十节 徐迟 陈祖芬 654

一、徐迟 654

二、陈祖芬 655

第十一节 沙叶新 高行健 656

一、沙叶新 656

二、高行健 657

第十四章 台港文学发展概况 660

第一节 台湾文学发展概况 660

一、20世纪20~4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0

二、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1

三、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2

四、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2

五、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3

六、90年代的台湾文学 664

第二节 香港文学发展概况 665

一、1920~1937年,拓荒时期的香港新文学 666

二、1937~1945年,抗战时期的香港新文学 667

三、1945~1949年,抗战胜利后的香港新文学 667

四、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文学 668

五、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香港文学 671

后记 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