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化民族主义定义 1
1.关注文化民族主义的现实理由 1
全球化趋向 9
当今世界的构图 9
新历史教科书 9
改写历史的实质 9
2.什么是民族主义 9
民族主义的基本语义 24
民族主义的定义 24
民族的定义 24
民族主义的两个类型 24
对立的思想 24
民族与文化 24
文化一词的定义 24
传统的发明 24
国民文化的形成 24
第二章 国民国家的创造 24
1.被发明的历史 24
历书的发明 37
古时典籍的整理 37
历史观的转换 37
古代的历史观 37
古代的文化民族主义 37
中世、近世的文化民族主义 37
国学的思想 37
德川时代的历史观 37
2.天皇制亦是发明 37
国家神道的形成 52
国民的思想 52
帝国宪法和教育勅语 52
家族国家论 52
《家庭教育·历史读本》 52
曲折性的国民教化 52
第三章 国民文化的形成 52
1.“国语”的变异性 52
国语的本质 72
言文一致源自古代 72
民众的读写能力 72
近世的口语体 72
国字、国语改良论 72
读写能力、通晓三国语言 72
国语问题与民族主义 72
言文一致、理论与实际 72
2.“日本文学”的双重发明 72
宗教与学问 86
宗教与民族主义 86
“文学”的意义 86
“文学”就是人文学 86
双重的发明 86
“文学”的广义和狭义 86
3.传统的评价标准 86
何为国民文学的代表 102
《源氏物语》的评价史 102
“日本美术”的发明 102
惟有一个亚洲 102
武士道的诞生 102
修养的思想 102
明治文化的解读 102
第四章 “帝国”思想 102
1.大众民族主义的时代 102
20世纪的民族主义 112
文化相对主义和文明圈的思想 112
大众的登场 112
日韩合并及民族独立运动 112
大众文化的开幕 112
2.普遍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112
明治的总结 140
两种国民性 140
自然志向与宗教新时代 140
民众文化的创造 140
童谣与民艺运动 140
西田几多郎《善的研究》 140
生命中心主义 140
笕克彦的《古神道大义》 140
神道与厄洛斯(爱神)的解放 140
重新评价松尾芭蕉 140
“日本特异性”的诞生 140
震灾带来的转机 140
色情、怪诞和意义的丧失 140
打倒天皇制的口号 140
3.“大东亚共荣圈”的思想 140
“满洲”建国 160
“满洲国”的文化政策 160
和平主义天皇论 160
日本的使命 160
和平之剑 160
走向总力战体制 160
皇军的逻辑 160
大东亚共荣圈 160
矛盾的呈露 160
“超越近代”与“世界史的立场”第五章 战后的文化民族主义 160
1.战败的思想 160
战争的伤痕 173
象征主义天皇制与和平宪法 173
生存是全部的意义 173
“停战”的逻辑 173
负疚的擦拭 173
国民主义建设 173
日本的后进性 173
真正的爱国 173
2.日本文化论的季节 173
错综复杂的日本文化论 186
深层的民族主义 186
战后思想的反动 186
反观三岛由纪夫 186
大江健三郎 186
丸山真男的理论 186
3.民族主义的相对化 186
吉本隆明的方法 191
幻想亚洲 191
结语 191
引用参考文献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