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学》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鸿宾主编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5705022
  • 页数:298 页
图书介绍:

第一章 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

第一节 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

一、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 1

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3

三、计划和市场的关系 6

第二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特点和优越性 8

一、计划经济与国民经济计划的区别和联系 8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计划经济的特点 9

三、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 12

第三节 国民经济计划与客观经济规律 16

一、客观规律是国民经济计划的依据 16

二、国民经济计划管理必须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 17

第二章 国民经济计划管理体系 23

第一节 计划决策 23

一、确定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23

二、确定实现战略目标的战略决策 24

三、制定国民经济计划 25

第二节 计划予测和信息 32

一、经济信息在计划管理中的作用 32

二、完善计划管理的信息系统 33

三、经济予测在计划决策中的作用 33

四、予测体系和程序 34

第三节 计划的监督与检查 37

一、计划监督与检查的必要性及其作用 37

二、计划监督与检查机构及其功能 37

三、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 39

第四节 计划管理组织 40

一、我国计划管理组织的形式及现状 40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计划管理体制 41

三、计划方法 45

第三章 工农业生产计划 49

第一节 工农业生产计划的作用和任务 49

一、工农业生产计划的作用 49

二、工农业生产计划的任务 50

第二节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 50

一、确定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意义 50

二、影响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因素 51

三、确定工农业生产发展速度的方法和最优速度的原则 54

第三节 产业结构计划 58

一、产业结构政策 58

二、农、轻、重的结构 60

三、能源工业与国民经济结构 61

四、农村产业结构 63

五、工业内部结构 65

六、第一、二、三产业结构 67

第四节 工农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68

一、农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68

二、工业生产计划的编制方法 72

第四章 邮电交通运输计划 76

第一节 邮电计划 76

一、邮电计划的特点和作用 76

二、邮电计划指标 77

三、邮电计划的平衡 78

第二节 交通运输计划的特点和作用 79

一、交通运输计划的特点 79

二、交通运输计划的作用 80

第三节 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81

一、交通运输的发展速度 81

二、交通运输的发展规模 84

第四节 交通运输业的结构比例及计划编制方法 85

一、交通运输业结构 85

二、货、客运的比例关系 87

三、货运计划指标的确定 88

四、运输量与运输能力的平衡 89

第五章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 90

第一节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作用和任务 90

一、固定资产的概念 90

二、固定资产再生产的分类 90

三、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91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额计划 93

一、固定资产投资额的概念及其构成 93

二、影响固定资产需要量的因素 94

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96

第三节 固定资产投资额分配计划 102

一、生产性固定资产与非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重比例 103

二、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关系 103

第四节 投资效果计划 106

一、提高投资效果的意义 106

二、固定资产投资经济效果计划 106

第六章 商品流通计划 114

第一节 商品流通计划的意义、依据和内容 114

一、商品流通计划的意义 114

二、商品流通计划的客观依据 115

三、商品流通计划的内容 116

第二节 生产资料流通计划 118

一、生产资料需求总额和构成&(11 118

二、生产资料供应总额和构成 119

三、生产资料供求平衡 120

第三节 生活资料流通计划 125

一、生活资料需求总额 125

二、生活资料需求构成 129

三、生活资料供应总额 130

四、生活资料供求平衡 133

第四节 商品流通计划实现的宏观条件 136

一、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136

二、社会主义统一市场的形成 138

三、强化以经济合同法为主要内容的有关法规制度 139

第七章 价格计划 14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价格及价格体系 141

一、社会主义价格的性质和特点 141

二、社会主义的价格职能与价格杠杆的作用 142

三、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 143

第二节 制订计划价格的依据 146

一、测算理论价格是制定价格计划的基础 146

二、成本是制订价格的主要依据 146

三、价格中的盈利如何确定 147

四、计划价格与供求关系 149

五、计划价格因素与价格政策及其他因素 150

第三节 价格总水平计划 151

一、确定价格总水平的依据 151

二、稳定物价的意义和措施 155

第四节 工农业商品比价关系 158

一、研究和确定工农业商品比价的意义 158

二、确定工农业商品比价的依据 158

三、缩小工农业商品价格“剪刀差”的意义和途径 160

四、为什么我国的物价总水平在稳定中呈上升的趋势 162

第八章 国民收入计划 166

第一节 国民收入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166

一、国民收入的内涵 166

二、国民收入计划的地位和作用 166

第二节 国民收入生产计划 167

一、影响国民收入的因素 168

二、编制国民收入生产计划的方法 168

第三节 国民收入分配计划 169

一、国民收入分配计划 169

二、国民收入初次分配 170

三、国民收入的再次分配 173

第四节 国民收入使用计划 177

一、积累和消费比例的地位和作用 177

二、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形成与控制 188

三、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内部结构 183

第九章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 188

第一节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特点及其发展战略 188

一、科学技术及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作用 188

二、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计划的特点 190

三、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任务 192

第二节 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的内容 193

一、重点科学技术项目计划 193

二、新技术引进项目计划 195

三、新技术推广项目计划 196

四、科学技术事业发展计划 197

第三节 科学技术计划的管理 198

一、加强对科学技术计划管理的必要性 198

二、加强科学技术管理,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99

三、改革科学技术管理体制 204

第十章 社会发展计划 208

第一节 人口计划 208

一、人口计划的作用和内容 208

二、物质、人口两种生产的关系 209

三、人口计划的主要指标 209

四、人口预测和规划 211

第二节 教育事业计划 214

一、教育事业的地位和特点 214

二、教育事业计划的编制 216

三、教育事业计划的综合平衡 218

第三节 消费计划 220

一、消费计划的意义 220

二、消费水平的确定 221

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228

第一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概述 228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含义 228

二、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必要性 229

第二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任务和原则 231

一、综合平衡的任务 231

二、综合平衡的原则 232

第三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内容 236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比例关系 236

二、主要平衡关系 239

第四节 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工具——平衡表 246

一、国民经济综合平衡表体系 246

二、主要国民经济平衡表 248

第十二章 地区经济发展计划 255

第一节 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地位和特点 255

一、地区经济发展计划的地位和特点 255

二、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建立开放式,网络型的地区经济 257

第二节 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计划 259

一、中心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主要内容 256

二、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平衡 262

第三节 地区经济技术协作计划 265

一、地区经济技术协作计划是国民经济计划在地区范围的具体落实和执行计划 265

二、地区经济技术协作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268

第四节 地区经济的综合平衡 269

一、地区物质平衡 270

二、地区财力平衡 271

三、地区财政、信贷和物资三者的平衡 271

第十三章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控制体系,保证国民经济计划的实现 274

第一节 建立健全有效的宏观经济控制体系 274

一、经济控制的概念和特征 274

二、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控制的重要意义 275

三、宏观经济控制过程和实现有效控制的条件 277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宏观经济控制体系 278

第二节 宏观经济监督体系 280

一、经济监督的任务 280

二、经济监督的主要形式 281

第三节 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284

一、建立健全以间接管理为主的宏观经济调节体系 284

二、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行政手段 285

三、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法律手段 285

第四节 宏观经济调节体系中的经济手段 288

一、经济手段的重要意义 288

二、经济杠杆及其调节作用 289

三、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 289

四、税收杠杆的调节作用 291

五、银行信贷杠杆的调节作用 292

六、其他经杠济杆的调节作用 294

第五节 社会经济调节手段的合理综合运用 294

一、合理综合运用社会经济经济调节手段的重要意义 294

二、社会经济调节手段的合理综合运用 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