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引 问题的提出 1
一、关于政治史研究:以宋代为例 2
(一)“问题意识”:政治史的研究导向 2
(二)过程·行为&关系:政治史讨论的对象 5
(三)学术创新:学人永远的追求 8
二、关于宋代的“祖宗之法” 9
(一)“祖宗之法”:宋代政治史的核心问题 9
(二)“做法”与“说法” 13
三、关于本书的基本内容 14
(一)本书希望讨论的问题 14
(二)本书的篇章安排 18
第一章 家法与国法的混溶——“祖宗”与“祖宗家法” 21
一、“奉宗庙社稷,承祖宗休烈”:两汉时期对于“祖宗”的尊崇 21
(一)“宗庙社稷”与“尊祖敬宗” 22
(二)“汉家故事”与“祖宗之制” 26
二、“祖宗之法,期于慎守”:唐、五代时期对于“祖宗成规”的强调 31
(一)“念尔祖宗,宁我宗社” 31
(二)“祖宗成式,修举罔坠” 34
(三)“但遵故事,合举成规” 39
三、“祖宗法度,乃是家法”:“正家之法”与赵宋的“祖宗家法” 42
(一)宋人对于李唐史事的反思 43
(二)从“保守门户”到“嗣守祖宗基业” 57
(三)“祖宗家法”:帝王的“家事”与“国事” 64
第二章 走出五代——10世纪中原王朝统治人群的转变 78
一、五代宋初统治人群中民族色彩的淡 80
(一)五代时期的民族混溶 81
(二)宋初民族色彩的淡出与“胡/汉”语境的消解 92
二、走向再造:10世纪前中期的文臣群体 103
(一)重“流品”与抑“浮薄” 104
(二)“崇尚”与“荡涤” 113
(三)“文士”与“吏能” 123
(四)交汇与再造 134
三、导向的确立:“欲武臣读书”与“用读书人” 149
(一)宋初对于“读书”的提倡 149
(二)关于“宰相须用读书人” 157
(三)关于“事业付之书生” 165
(四)文武兼长与文武分途 174
第三章 “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宋太祖、太宗的创法立制与“祖宗之法”基调的形成 184
一、“变家为国”:北宋初年政治格局的形成 185
(一)从军阀到君主 186
(二)重建集权:从“收兵权”开始 197
二、波折中的调整:北宋初期的政治中枢 210
(一)宋初的“二府”与“废坐论之礼” 211
(二)走向外朝:宋初的枢密院及其长官 226
三、“事为之防,曲为之制”:赵宋“祖宗之法”的实质 256
(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提出 257
(二)重在防范“内患”的“防弊之政” 265
第四章 从“保祖宗基业”到“守祖宗典故”——真宗朝的过渡 281
一、“祖宗法制具在”与“务行故事” 281
(一)并非顺畅的皇位交接 282
(二)遵先朝成宪,守“祖宗基业” 290
二、后澶渊时代与“神道设教” 311
(一)再受“符命”:“天书”与“圣祖” 312
(二)“神道设教”:殊尤之瑞与治世之灾 320
三、“务行故事”原则的确立 327
(一)抵触与困惑 327
(二)“典故所无不可听” 334
第五章 “祖宗之法”的正式提出——仁宗朝前期 340
一、“祖宗法不可坏” 340
(一)“遗诏”与“遗诰”:乾兴与明道 341
(二)“祖宗法”的明确提出 362
二、故事、《宝训》与《圣政》 370
(一)故事与《宝训》《圣政》的修纂 370
(二)《宝训》、《圣政》的基本体例 381
(三)进读与阐释:对于故事的“发明” 389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398
(一)“皇王之道”与“君臣之际” 399
(二)“比隆汉唐”与“称说三代” 405
(三)从“奉行圣旨”到“共治天下” 408
第六章 概览:“祖宗之法”对于两宋政治的影响——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422
一、“法祖宗”与“不足法”:北宋中后期的朝政风波 423
(一)从“庆历新政”到“熙丰新法” 423
(二)从“更化”到“绍述” 440
二、“我朝家法,远过汉唐”:南宋时期对于“祖宗家法”的尊崇 450
(一)“绍祖宗垂创之基” 450
(二)“本朝家法,远过汉唐” 472
(三)“乞复旧典以彰新化” 480
三、附谈“祖宗之法”的诠释与“祖宗”形象的塑造:从北宋中期到南宋后期 494
(一)对于“祖宗之法”的主观认识 495
(二)“道理最大”说的提出及其阐发 498
(三)兼谈宋人对于“祖宗”形象的塑造 514
结语 对于“祖宗之法”的再认识 519
一、“祖宗之法”与宋代政治 519
(一)稳定至上:“祖宗之法”的中心目标 520
(二)防微杜渐:“纪纲”与“和气” 524
二、虚实之间:再谈“说法”与“做法” 528
(一)宋人的“本朝”史观 529
(二)被尊崇与被利用 532
赘语 536
参考书目 539
出版后记 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