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犯罪 3
第一章 故意杀人罪 3
1.什么是故意杀人罪 3
2.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
3.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的客观特征 4
4.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的主体特征 5
5.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的主观特征 6
6.如何把握故意杀人罪的立案标准 7
7.如何划清故意杀人罪与“安乐死”行为的界限 7
8.如何划清故意杀人罪与逼迫、诱骗、教唆、帮助他人自杀、共同自杀行为的界限 9
9.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11
10.如何区分故意杀人罪与某些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12
11.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的共同犯罪 13
12.如何认定故意杀人罪的犯罪形态 14
13.对故意杀人罪如何处罚 16
附:故意杀人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6
第二章 过失致人死亡罪 21
1.什么是过失致人死亡罪 21
2.如何把握过失致人死亡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21
3.如何把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客观特征 21
4.如何把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体特征 22
5.如何把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主观特征 22
6.如何把握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立案标准 24
7.如何划清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致人死亡的违法行为的界限 24
8.如何划清(疏忽大意的)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意外事件的界限 25
9.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6
10.如何区分过失致人死亡罪与过失引起他人死亡的其他犯罪的界限 29
11.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犯罪形态 33
12.如何认定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罪数形态 33
13.对过失致人死亡罪如何处罚 34
附:过失致人死亡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5
第三章 故意伤害罪 38
1.什么是故意伤害罪 38
2.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8
3.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的客观特征 39
4.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的主体特征 42
5.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的主观特征 43
6.如何把握故意伤害罪的立案标准 43
7.如何划清故意伤害罪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 43
8.如何划清轻伤害与轻微伤害的界限 44
9.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死)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45
10.如何区分故意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既遂的界限 46
11.如何区分故意伤害与故意杀人未遂的界限 46
12.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形态 47
13.如何认定故意伤害罪的罪数形态 48
14.对故意伤害罪如何处罚 49
附:故意伤害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9
第四章 过失致人重伤罪 71
1.什么是过失致人重伤罪 71
2.如何把握过失致人重伤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71
3.如何把握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客观特征 71
4.如何把握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体特征 72
5.如何把握过失致人重伤罪的主观特征 72
6.如何把握过失致人重伤罪的立案标准 72
7.如何划清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意外事件致人重伤行为的界限 73
8.如何区分过失致人重伤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的界限 73
9.如何区分过失致人重伤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 73
10.对过失致人重伤罪如何处罚 74
附:过失致人重伤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74
第五章 强奸罪 76
1.什么是强奸罪 76
2.如何把握强奸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76
3.如何把握强奸罪的客观特征 77
4.如何把握强奸罪的主体特征 82
5.如何把握强奸罪的主观特征 83
6.如何把握强奸罪的立案标准 83
7.如何划清强奸罪与通奸行为的界限 83
8.如何划清求奸未成与强奸未遂行为的界限 85
9.如何划清以胁迫、欺骗手段构成的强奸罪与以纠缠、“谈恋爱”等方式与妇女双方自愿发生性行为的界限 86
10.如何认定利用教养关系、从属关系和利用职权的强奸案件 87
11.如何认定与女精神病患者或有严重先天痴呆症妇女发生性行为的性质 88
12.如何区分强奸罪与聚众淫乱罪的界限 88
13.如何认定强奸罪的犯罪形态 89
14.如何认定强奸罪的罪数形态 90
15.对强奸罪如何处罚 91
附:强奸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91
第六章 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100
1.什么是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 100
2.如何把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100
3.如何把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客观特征 100
4.如何把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体特征 102
5.如何把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主观特征 102
6.如何把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立案标准 103
7.如何划清强制猥亵、侮辱妇女行为与非强制性猥亵、侮辱妇女行为的界限 103
8.如何区分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与强奸罪(未遂)的界限 104
9.如何认定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罪数形态 105
10.对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如何处罚 105
附: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05
第七章 猥亵儿童罪 107
1.什么是猥亵儿童罪 107
2.如何把握猥亵儿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07
3.如何把握猥亵儿童罪的客观特征 107
4.如何把握猥亵儿童罪的主体特征 108
5.如何把握猥亵儿童罪的主观特征 109
6.如何把握猥亵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109
7.如何划清猥亵儿童罪与非罪的界限 109
8.如何区分猥亵儿童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109
9.对猥亵儿童罪如何处罚 110
附:猥亵儿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10
第八章 非法拘禁罪 112
1.什么是非法拘禁罪 112
2.如何把握非法拘禁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12
3.如何把握非法拘禁罪的客观特征 115
4.如何把握非法拘禁罪的主体特征 116
5.如何把握非法拘禁罪的主观特征 116
6.如何把握非法拘禁罪的立案标准 117
7.如何划清非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17
8.如何划清违法拘捕和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18
9.如何划清合法拘禁行为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18
10.如何认定非法拘禁罪的犯罪形态 118
11.如何认定非法拘禁罪的罪数形态 119
12.对非法拘禁罪如何处罚 119
附:非法拘禁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20
第九章 绑架罪 127
1.什么是绑架罪 127
2.如何把握绑架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27
3.如何把握绑架罪的客观特征 128
4.如何把握绑架罪的主体特征 128
5.如何把握绑架罪的主观特征 129
6.如何把握绑架罪的立案标准 129
7.如何区分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29
8.如何认定绑架罪的共同犯罪 131
9.如何认定绑架罪的犯罪形态 131
10.对绑架罪如何处罚 132
附:绑架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32
第十章 拐卖妇女、儿童罪 135
1.什么是拐卖妇女、儿童罪 135
2.如何把握拐卖妇女、儿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35
3.如何把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客观特征 137
4.如何把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体特征 138
5.如何把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特征 138
6.如何把握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138
7.如何划清拐卖妇女、儿童罪与介绍婚姻或介绍收养而索取财物的界限 139
8.如何区分拐卖妇女、儿童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140
9.如何认定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犯罪形态 140
10.如何认定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罪数形态 141
11.对拐卖妇女、儿童罪如何处罚 142
附: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42
第十一章 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148
1.什么是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 148
2.如何把握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48
3.如何把握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客观特征 148
4.如何把握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体特征 149
5.如何把握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特征 149
6.如何把握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149
7.如何划清正当领养儿童与收买被拐卖的儿童的界限 149
8.如何划清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与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150
9.如何认定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共同犯罪 151
10.如何认定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罪数形态 151
11.对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如何处罚 151
附: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51
第十二章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 155
1.什么是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 155
2.如何把握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55
3.如何把握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客观特征 157
4.如何把握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主体特征 157
5.如何把握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主观特征 158
6.如何把握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159
7.如何区分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与非罪的界限 159
8.如何区分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159
9.如何区分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与阻碍解救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罪的界限 160
10.如何认定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的罪数形态 161
11.对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如何处罚 161
附: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62
第十三章 诬告陷害罪 164
1.什么是诬告陷害罪 164
2.如何把握诬告陷害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64
3.如何把握诬告陷害罪的客观特征 165
4.如何把握诬告陷害罪的主体特征 168
5.如何把握诬告陷害罪的主观特征 168
6.如何把握诬告陷害罪的立案标准 169
7.如何划清诬告陷害罪与错告、检举失实行为的界限 169
8.如何划清诬告陷害罪与一般诬告陷害行为的界限 170
9.如何区分诬告陷害罪与伪证罪的界限 170
10.如何认定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形态 170
11.对诬告陷害罪如何处罚 171
附:诬告陷害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71
第十四章 非法雇用童工罪 172
1.什么是非法雇用童工罪 172
2.如何把握非法雇用童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72
3.如何把握非法雇用童工罪的客观特征 172
4.如何把握非法雇用童工罪的主体特征 178
5.如何把握非法雇用童工罪的主观特征 178
6.如何把握非法雇用童工罪的立案标准 178
7.如何区分非法雇用童工罪与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界限 179
8.如何认定非法雇用童工罪的罪数形态 179
9.对非法雇用童工罪如何处罚 180
附:非法雇用童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80
第十五章 强迫职工劳动罪 182
1.什么是强迫职工劳动罪 182
2.如何把握强迫职工劳动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82
3.如何把握强迫职工劳动罪的客观特征 183
4.如何把握强迫职工劳动罪的主体特征 183
5.如何把握强迫职工劳动罪的主观特征 185
6.如何把握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立案标准 186
7.如何划清强迫职工劳动罪与非罪的界限 186
8.如何区分强迫职工劳动罪与非法拘禁罪的界限 187
9.如何认定强迫职工劳动罪的罪数形态 187
10.对强迫职工劳动罪如何处罚 187
附:强迫职工劳动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88
第十六章 非法搜查罪 191
1.什么是非法搜查罪 191
2.如何把握非法搜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191
3.如何把握非法搜查罪的客观特征 193
4.如何把握非法搜查罪的主体特征 194
5.如何把握非法搜查罪的主观特征 196
6.如何把握非法搜查罪的立案标准 196
7.如何划清非法搜查罪与非罪的界限 196
8.如何认定非法搜查罪的罪数形态 197
9.对非法搜查罪如何处罚 197
附:非法搜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198
第十七章 非法侵入住宅罪 201
1.什么是非法侵入住宅罪 201
2.如何把握非法侵入住宅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01
3.如何把握非法侵入住宅罪的客观特征 202
4.如何把握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主体特征 203
5.如何把握非法侵入住宅罪的主观特征 203
6.如何把握非法侵入住宅罪的立案标准 203
7.如何区分非法侵入住宅罪与非罪的界限 204
8.如何区分非法侵入住宅罪与非法搜查罪的界限 204
9.对非法侵入住宅罪如何处罚 205
附:非法侵入住宅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05
第十八章 侮辱罪 207
1.什么是侮辱罪 207
2.如何把握侮辱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07
3.如何把握侮辱罪的客观特征 208
4.如何把握侮辱罪的主体特征 209
5.如何把握侮辱罪的主观特征 209
6.如何把握侮辱罪的立案标准 210
7.如何区分侮辱罪与非罪的界限 210
8.如何区分侮辱罪与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的界限 211
9.如何认定侮辱罪的罪数形态 212
10.对侮辱罪如何处罚 212
附:侮辱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13
第十九章 侵犯通信自由罪 216
1.什么是侵犯通信自由罪 216
2.如何把握侵犯通信自由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16
3.如何把握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客观特征 217
4.如何把握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主体特征 219
5.如何把握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主观特征 219
6.如何把握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立案标准 220
7.如何划清侵犯通信自由罪与一般侵犯通信自由的行为的界限 221
8.如何区分侵犯通信自由罪与合法扣押、检查信件行为的界限 221
9.如何认定通信自由罪的犯罪形态 221
10.如何认定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罪数形态 222
11.对侵犯通信自由罪如何处罚 222
附:侵犯通信自由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22
第二十章 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228
1.什么是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 228
2.如何把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28
3.如何把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客观特征 228
4.如何把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主体特征 229
5.如何把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主观特征 229
6.如何把握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立案标准 230
7.如何划清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230
8.如何划清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与合法行为的界限 231
9.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界限 231
10.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与故意延误投递邮件罪的界限 232
11.如何认定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的罪数形态 232
12.对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如何处罚 233
附: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33
第二十一章 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 238
1.什么是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 238
2.如何把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38
3.如何把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客观特征 239
4.如何把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主体特征 240
5.如何把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主观特征 240
6.如何把握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立案标准 241
7.如何划清打击报复罪与一般打击报复行为的界限 241
8.如何区分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242
9.如何认定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犯罪形态 243
10.如何认定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的罪数形态 243
11.对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如何处罚 243
附:打击报复会计、统计人员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44
第二十二章 破坏选举罪 247
1.什么是破坏选举罪 247
2.如何把握破坏选举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47
3.如何把握破坏选举罪的客观特征 248
4.如何把握破坏选举罪的主体特征 250
5.如何把握破坏选举罪的主观特征 250
6.如何把握破坏选举罪的立案标准 251
7.如何划清破坏选举罪与破坏选举的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252
8.如何区分破坏选举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 252
9.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的犯罪形态 253
10.如何认定破坏选举罪的罪数形态 253
11.对破坏选举罪如何处罚 254
附:破坏选举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54
第二十三章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258
1.什么是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 258
2.如何把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258
3.如何把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客观特征 258
4.如何把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体特征 259
5.如何把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主观特征 259
6.如何把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的立案标准 259
7.如何区分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罪的界限 260
8.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如何处罚 260
附: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60
第二十四章 重婚罪 264
1.什么是重婚罪 264
2.如何把握重婚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264
3.如何把握重婚罪的客观特征 264
4.如何把握重婚罪的主体特征 265
5.如何把握重婚罪的主观特征 265
6.如何把握重婚罪的立案标准 266
7.如何划清重婚罪与非罪的界限 266
8.如何认定重婚罪的共同犯罪 267
9.如何认定重婚罪的犯罪形态 267
10.对重婚罪如何处罚 267
附:重婚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68
第二十五章 破坏军婚罪 272
1.什么是破坏军婚罪 272
2.如何把握破坏军婚罪侵犯的直接客体 272
3.如何把握破坏军婚罪的客观特征 272
4.如何把握破坏军婚罪的主体特征 273
5.如何把握破坏军婚罪的主观特征 273
6.如何把握破坏军婚罪的立案标准 273
7.如何划清破坏军婚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274
8.如何区分破坏军婚罪与重婚罪的界限 274
9.如何认定破坏军婚罪的共同犯罪 275
10.如何认定破坏军婚罪的犯罪形态 275
11.对破坏军婚罪如何处罚 275
附:破坏军婚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76
第二十六章 虐待罪 280
1.什么是虐待罪 280
2.如何把握虐待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80
3.如何把握虐待罪的客观特征 281
4.如何把握虐待罪的主体特征 282
5.如何把握虐待罪的主观特征 282
6.如何把握虐待罪的立案标准 282
7.如何划清虐待罪与一般虐待行为的界限 283
8.如何区分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83
9.如何认定虐待罪的犯罪形态 283
10.对虐待罪如何处罚 283
附:虐待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84
第二十七章 遗弃罪 288
1.什么是遗弃罪 288
2.如何把握遗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88
3.如何把握遗弃罪的客观特征 288
4.如何把握遗弃罪的主体特征 289
5.如何把握遗弃罪的主观特征 290
6.如何把握遗弃罪的立案标准 290
7.如何划清遗弃罪与一般遗弃行为的区别 291
8.如何划清遗弃罪与虐待罪的界限 291
9.如何划清遗弃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界限 292
10.如何划清遗弃罪与遗弃伤病军人罪的界限 292
11.如何认定遗弃罪的共同犯罪 293
12.如何认定遗弃罪的犯罪形态 293
13.对遗弃罪如何处罚 293
附:遗弃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94
第二十八章 拐骗儿童罪 299
1.什么是拐骗儿童罪 299
2.如何把握拐骗儿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299
3.如何把握拐骗儿童罪的客观特征 300
4.如何把握拐骗儿童罪的主体特征 301
5.如何把握拐骗儿童罪的主观特征 301
6.如何把握拐骗儿童罪的立案标准 302
7.拐骗儿童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界限 302
8.拐骗儿童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303
9.如何认定拐骗儿童罪的罪数形态 303
10.对拐骗儿童罪如何处罚 304
附:拐骗儿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04
第二十九章 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307
1.什么是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 307
2.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07
3.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客观特征 308
4.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主体特征 309
5.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主观特征 309
6.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立案标准 310
7.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与非罪的界限 310
8.如何把握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共同犯罪 311
9.如何认定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的罪数形态 311
10.对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如何处罚 311
附:组织残疾人、儿童乞讨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12
第二部分 侵犯财产的犯罪 323
第一章 抢劫罪 323
1.什么是抢劫罪 323
2.如何把握抢劫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23
3.如何把握抢劫罪的客观特征 325
4.如何把握抢劫罪的主体特征 327
5.如何把握抢劫罪的主观特征 327
6.如何把握抢劫罪的立案标准 327
7.如何划清抢劫罪与一般违法行为的界限 328
8.如何区分抢劫罪与抢劫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328
9.如何区分抢劫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329
10.如何认定抢劫罪的犯罪形态 330
11.如何认定抢劫罪的罪数形态 331
12.如何认定转化或事后抢劫罪 332
13.如何对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论处的认定 334
14.对抢劫罪如何处罚 335
附:抢劫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35
第二章 盗窃罪 352
1.什么是盗窃罪 352
2.如何把握盗窃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52
3.如何把握盗窃罪的客观特征 353
4.如何把握盗窃罪的主体特征 354
5.如何把握盗窃罪的主观特征 354
6.如何把握盗窃罪的立案标准 354
7.如何划清盗窃罪与一般偷窃行为的界限 355
8.盗窃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备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的界限 356
9.盗窃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357
10.如何认定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357
11.如何认定盗窃罪的犯罪形态 358
12.如何认定盗窃罪的罪数形态 359
13.对盗窃罪如何处罚 360
附:盗窃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60
第三章 诈骗罪 381
1.什么是诈骗罪 381
2.如何把握诈骗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81
3.如何把握诈骗罪的客观特征 381
4.如何把握诈骗罪的主体特征 383
5.如何把握诈骗罪的主观特征 383
6.如何把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383
7.如何划清诈骗罪与非罪的界限 384
8.如何区分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的界限 385
9.如何区分诈骗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386
10.如何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386
11.对诈骗罪如何处罚 387
附:诈骗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387
第四章 抢夺罪 393
1.什么是抢夺罪 393
2.如何把握抢夺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393
3.如何把握抢夺罪的客观特征 394
4.如何把握抢夺罪的主体特征 395
5.如何把握抢夺罪的主观特征 395
6.如何把握抢夺罪的立案标准 395
7.如何划清抢夺罪与非罪的界限 396
8.如何认定抢夺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397
9.如何认定抢夺罪与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的界限 398
10.如何认定抢夺罪与抢夺公文、证件、印章罪以及抢夺国有档案罪的界限 398
11.如何认定抢夺罪的犯罪形态 399
12.如何认定抢夺罪的罪数形态 399
13.对抢夺罪如何处罚 400
附:抢夺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00
第五章 聚众哄抢罪 406
1.什么是聚众哄抢罪 406
2.如何把握聚众哄抢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06
3.如何把握聚众哄抢罪的客观特征 407
4.如何把握聚众哄抢罪的主体特征 409
5.如何把握聚众哄抢罪的主观特征 410
6.如何把握聚众哄抢罪的立案标准 410
7.如何区分聚众哄抢罪与非罪的界限 411
8.如何区分聚众哄抢罪与抢夺罪的界限 412
9.如何区分聚众哄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412
10.对聚众哄抢罪如何处罚 413
附:聚众哄抢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14
第六章 侵占罪 417
1.什么是侵占罪 417
2.如何把握侵占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17
3.如何把握侵占罪的客观特征 418
4.如何把握侵占罪的主体特征 419
5.如何把握侵占罪的主观特征 420
6.如何把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420
7.如何区分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 420
8.如何区分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421
9.如何区分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422
10.如何认定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422
11.对侵占罪如何处罚 423
附:侵占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23
第七章 职务侵占罪 427
1.什么是职务侵占罪 427
2.如何把握职务侵占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27
3.如何把握职务侵占罪的客观特征 428
4.如何把握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特征 429
5.如何把握职务侵占罪的主观特征 430
6.如何把握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 430
7.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非罪的界限 430
8.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432
9.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433
10.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434
11.如何区分职务侵占罪与侵占罪的界限 435
12.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共同犯罪 435
13.如何认定职务侵占罪的犯罪形态 436
14.对职务侵占罪如何处罚 437
附:职务侵占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37
第八章 挪用资金罪 442
1.什么是挪用资金罪 442
2.如何把握挪用资金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42
3.如何把握挪用资金罪的客观特征 442
4.如何把握挪用资金罪的主体特征 444
5.如何把握挪用资金罪的主观特征 444
6.如何把握挪用资金罪的立案标准 444
7.如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非罪的界限 445
8.如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 446
9.如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447
10.如何区分挪用资金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 447
11.对挪用资金罪如何处罚 448
附:挪用资金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48
第九章 挪用特定款物罪 454
1.什么是挪用特定款物罪 454
2.如何把握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54
3.如何把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客观特征 455
4.如何把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特征 456
5.如何把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观特征 457
6.如何把握挪用特定款物罪的立案标准 457
7.如何区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非罪的界限 458
8.如何区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 458
9.如何区分挪用特定款物罪与挪用资金罪的界限 458
10.如何认定挪用特定款物罪的共同犯罪 459
11.对挪用特定款物罪如何处罚 459
附:挪用特定款物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60
第十章 敲诈勒索罪 462
1.什么是敲诈勒索罪 462
2.如何把握敲诈勒索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62
3.如何把握敲诈勒索罪的客观特征 463
4.如何把握敲诈勒索罪的主体特征 465
5.如何把握敲诈勒索罪的主观特征 465
6.如何把握敲诈勒索罪的立案标准 465
7.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非罪的界限 465
8.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抢劫罪的界限 466
9.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绑架罪的界限 467
10.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的界限 467
11.如何区分敲诈勒索罪和招摇撞骗罪的界限 468
12.如何认定敲诈勒索罪的犯罪形态 468
13.对敲诈勒索罪如何处罚 469
附:敲诈勒索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69
第十一章 故意毁坏财物罪 472
1.什么是故意毁坏财物罪 472
2.如何把握故意毁坏财物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72
3.如何把握故意毁坏财物罪的客观特征 474
4.如何把握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体特征 474
5.如何把握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特征 475
6.如何把握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立案标准 475
7.如何区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非罪的界限 475
8.如何区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盗窃罪的界限 476
9.如何区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故意毁坏国家珍贵文物罪的界限 476
10.如何区分故意毁坏财物罪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界限 477
11.如何认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罪数形态 477
12.对故意毁坏财物罪如何处罚 477
附:故意毁坏财物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78
第十二章 破坏生产经营罪 483
1.什么是破坏生产经营罪 483
2.如何把握破坏生产经营罪侵犯的直接客体和犯罪对象 483
3.如何把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客观特征 484
4.如何把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体特征 484
5.如何把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主观特征 485
6.如何把握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立案标准 485
7.如何区分破坏生产经营罪与非罪的界限 485
8.如何区分破坏生产经营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界限 486
9.如何区分破坏生产经营罪与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犯罪的界限 487
10.对破坏生产经营罪如何处罚 488
附:破坏生产经营罪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