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 7版》PDF下载

  • 购买积分:13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凡,刘晶星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7117094877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是全国普通高等教育 “十一五”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绪论 1

第一节 微生物与病原微生物 1

第二节 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 2

第三节 医学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3

第一篇 细菌学 9

第1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9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9

第二节 细菌的结构 10

第三节 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22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24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24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25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28

第四节 细菌的人工培养 31

第五节 细菌的分类 33

第3章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37

第一节 消毒灭菌的常用术语 37

第二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 38

第三节 消毒灭菌的运用 42

第四节 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 43

第五节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45

第4章 噬菌体 47

第一节 噬菌体的生物学性状 47

第二节 毒性噬菌体 48

第三节 温和噬菌体 49

第5章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51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物质 51

第二节 细菌基因表达的调节 53

第三节 基因的转移和重组 55

第四节 基因突变 58

第五节 细菌遗传变异在医学上的实际意义 61

第6章 细菌的耐药性 63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其作用机制 63

第二节 细菌的耐药机制 65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的防治 67

第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68

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机会致病菌 68

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作用 70

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 77

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84

第五节 医院感染 86

第8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91

第一节 细菌感染的诊断 91

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94

第三节 细菌感染的治疗 97

第9章 球菌 98

第一节 葡萄球菌属 98

第二节 链球菌属 103

第三节 肠球菌属 110

第四节 奈瑟菌属 112

第10章 肠杆菌科 116

第一节 埃希菌属 117

第二节 志贺菌属 121

第三节 沙门菌属 125

第四节 其他菌属 130

第11章 弧菌属 133

第一节 霍乱弧菌 133

第二节 副溶血性弧菌 136

第12章 螺杆菌属 138

幽门螺杆菌 138

第13章 厌氧性细菌 141

第一节 厌氧芽胞梭菌属 141

第二节 无芽胞厌氧菌 147

第14章 分枝杆菌属 150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150

第二节 牛分枝杆菌 155

第三节 麻风分枝杆菌 155

第四节 非结核分枝杆菌 157

第15章 嗜血杆菌属 158

流感嗜血杆菌 158

第16章 动物源性细菌 161

第一节 布鲁菌属 161

第二节 耶尔森菌属 163

第三节 芽胞杆菌属 166

第四节 柯克斯体属 169

第五节 巴通体属 170

第六节 弗朗西斯菌属 171

第七节 巴斯德菌属 172

第17章 其他细菌 173

第一节 棒状杆菌属 173

第二节 鲍特菌属 175

第三节 军团菌属 176

第四节 假单胞菌属 178

第五节 弯曲菌属 179

第六节 窄食单胞菌属 180

第七节 不动杆菌属 181

第八节 莫拉菌属 182

第九节 气单胞菌属 182

第十节 李斯特菌属 182

第18章 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 184

第一节 放线菌属 184

第二节 诺卡菌属 186

第19章 支原体 187

第一节 概述 187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支原体 189

第20章 立克次体 193

第一节 概述 193

第二节 主要致病性立克次体 195

第21章 衣原体 200

第一节 概述 200

第二节 主要病原性衣原体 202

第22章 螺旋体 207

第一节 钩端螺旋体属 207

第二节 密螺旋体属 210

第三节 疏螺旋体属 212

第二篇 病毒学 217

第23章 病毒的基本性状 217

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217

第二节 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218

第三节 病毒的增殖 220

第四节 病毒的遗传与变异 224

第五节 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 225

第六节 病毒的分类 226

第24章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229

第一节 病毒的致病作用 229

第二节 抗病毒免疫 234

第25章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238

第一节 病毒感染的检查方法 238

第二节 病毒感染的特异性预防 242

第三节 病毒感染的治疗 243

第26章 呼吸道病毒 246

第一节 正粘病毒 246

第二节 副粘病毒 250

第三节 冠状病毒 255

第四节 其他呼吸道病毒 256

第27章 肠道病毒 259

第一节 脊髓灰质炎病毒 259

第二节 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 261

第28章 急性胃肠炎病毒 264

第一节 轮状病毒 264

第二节 肠道腺病毒 266

第三节 杯状病毒 266

第四节 星状病毒 267

第29章 肝炎病毒 268

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 268

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 270

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 277

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279

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 280

第六节 肝炎相关病毒 281

第30章 虫媒病毒 283

第一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284

第二节 登革病毒 286

第三节 森林脑炎病毒 288

第四节 西尼罗病毒 288

第31章 出血热病毒 290

第一节 汉坦病毒 290

第二节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 293

第三节 其他出血热病毒 293

第32章 疱疹病毒 296

第一节 单纯疱疹病毒 297

第二节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299

第三节 EB病毒 299

第四节 人巨细胞病毒 302

第五节 其他人疱疹病毒 304

第33章 逆转录病毒 306

第一节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306

第二节 人类嗜T细胞病毒 311

第34章 其他病毒 314

第一节 狂犬病病毒 314

第二节 人乳头瘤病毒 317

第三节 细小DNA病毒 319

第四节 痘病毒 320

第五节 博尔纳病病毒 321

第35章 朊粒 322

第三篇 真菌学 327

第36章 真菌学总论 327

第一节 真菌的生物学性状 327

第二节 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331

第三节 真菌的微生物学检查法 333

第四节 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334

第37章 主要病原性真菌 335

第一节 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 335

第二节 皮下感染真菌、地方性流行真菌 336

第三节 机会致病性真菌 338

中英文索引 345

主要参考文献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