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文论全编要诠 上》PDF下载

  • 购买积分:14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赵逵夫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0
  • ISBN:9787020075775
  • 页数:416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此时期的相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思想的原始材料进行了全面的甄别、挖掘、整理、注释、辨析。前言部分还对先秦时代的文学观念、中国文学的自觉、先秦文学理论所达到的高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介绍。全书材料的收集比较齐全,对先秦文论的解读讲求学术性,注释精确,颇具价值。

尚书 1

尧典(节录) 2

皋陶谟(节录) 4

大禹谟(节录) 10

洪范(节录) 13

金縢(节录) 14

旅獒(节录) 15

毕命(节录) 16

汤与伊尹论言(佚文) 17

太誓(佚文) 19

佚文 20

易经 22

坤(节录) 23

观 25

贲 26

离 29

损 31

益 34

夬 35

艮 37

中孚 39

诗经 41

国风(节录) 42

小雅(节录) 44

大雅(节录) 49

逸周书 56

大开武(节录) 57

宝典(节录) 58

大戒(节录) 60

谥法(节录) 61

本典(节录) 62

官人(节录) 63

史记(节录) 67

芮良夫(节录) 68

周祝(节录) 68

武纪(节录) 69

穆天子传 71

论谋德不谋乐(节录) 72

国语 74

邵公谏弭谤 75

定王论不用全烝之故 79

单襄公论晋将有乱 81

单襄公论晋周将得晋国 85

太子晋谏饰宫 88

单穆公谏铸大钟 89

伶州鸠论乐律 95

叔孙豹论诗乐 100

叔孙豹赋《匏有苦叶》 102

师亥论“诗所以合意” 103

郭偃因国人之诵论善 105

秦伯享重耳赵衰赋诗 107

宁嬴氏论貌与言 109

赵文子冠 112

师旷论乐 115

史伯论“和” 116

申叔时论傅太子之道 119

伍举论台之美 121

左史倚相儆申公子亹 123

左氏春秋 126

君子论忠信 127

臧哀伯论礼文 128

郑伯论乐 130

曹刿论书法 131

赵衰以“说礼、乐而敦《诗》、《书》”荐郄谷 132

国人赋《黄鸟》刺秦穆公以三良为殉 134

乐豫谏宋昭公去群公子 135

郤缺论九歌 136

郑、鲁君臣赋诗言志 137

晋大史书“赵盾弑其君” 138

钟仪操南音 140

君子论《春秋》 141

晋范宣子聘鲁 142

师旷论诗书箴谏 143

歌诗必类 144

师旷论南风北风 145

季武子拜师、作钟 146

叔孙豹论三不朽 148

子产之辞顺 149

七子赋诗赵武观志 152

卢蒲癸论赋《诗》断章 156

吴季札观乐 157

子产有辞 162

医和论“和” 163

晋侯问石言 165

膳宰屠蒯谏晋君 166

晏婴论“和”与“同” 167

君子论《春秋》书法 169

由余书 172

论礼乐(佚文) 172

晋文公 174

合诸侯盟 175

金人铭 177

论慎言 177

老子 180

“道”论 181

论物与象 183

论美 185

论虚静 195

论修身 200

论积累 201

论“言” 202

孙武 204

势篇(节录) 205

论语 207

论文质关系 208

论言语、文学和德行之关系 210

论言辞之法 212

论《诗》引诗及孔门诗学 214

评礼乐及其功能 221

论君子比德 224

附录: 226

孔丛子 226

嘉言(节录) 226

论《书》(节录) 227

记义(节录) 231

孔子家语 234

好生(节录) 234

六本(节录) 235

论礼(节录) 236

问玉(节录) 238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 239

孔子论诗 239

易传 251

彖传(节录) 253

象传(节录) 256

乾文言 261

系辞 265

宓子 289

宓子论诵文(佚文) 289

曾子 292

立事(节录) 293

子思子 296

中庸(节录) 297

表记(节录) 299

缁衣(节录) 303

乐记 306

乐本 308

乐论 316

乐礼 322

乐施 325

乐言 329

乐象 333

乐情 340

魏文侯 344

宾牟贾 349

乐化 354

师乙 360

政语(托名帝喾) 365

论道与辞 365

郭店楚墓竹简 367

论君子之言以穷源返本为贵 367

论六经与教 368

情生于性 370

声、歌之出于情则信 371

论慎言 373

仪礼 375

士相见礼(节录) 376

乡饮酒礼(节录) 376

乡射礼(节录) 378

燕礼(节录) 379

聘礼(节录) 381

周礼 382

大司徒(节录) 383

鼓人 385

舞师 387

保氏 388

大司乐 389

乐师 394

大胥 395

小胥 396

大师 397

小师 399

瞽矇 399

视瞭 400

典同 401

磬师 402

钟师 402

笙师 403

镈师 404

韎师 404

旄人 405

籥师 405

籥章 406

鞮?氏 407

典庸器 407

司干 408

大卜(节录) 408

大祝(节录) 410

诅祝 411

小史 412

内史(节录) 413

外史 414

考工记 415

画绘 415

礼记 417

仲尼燕居(节录) 418

孔子闲居(节录) 422

儒行(节录) 426

曲礼(节录) 430

学记(节录) 438

少仪(节录) 441

礼器(节录) 443

杂记下(节录) 444

祭义(节录) 446

祭统(节录) 447

王制(节录) 455

乡饮酒义(节录) 461

聘义(节录) 463

檀弓(节录) 465

月令(节录) 473

文王世子(节录) 475

礼运(节录) 479

郊特牲(节录) 484

明堂位(节录) 488

六韬(佚文) 491

论辩言巧辞 491

漆雕子(佚文) 493

论才情 494

墨子 496

修身(节录) 498

三辩 499

天志上(节录) 501

非乐上 502

非命上(节录) 508

非命下(节录) 510

小取(节录) 511

贵义(节录) 513

公孟(节录) 514

鲁问(节录) 517

论“言之时也”(佚文) 518

论善言之意义(佚文) 520

缠子(佚文) 522

批评“文言华世” 522

李克书(佚文) 524

论禁技巧 524

反对“言语辨聪之说” 526

申子(佚文) 528

论言的重要性 528

论“任数不任说” 529

管子 531

牧民(节录) 532

五辅(节录) 534

宙合(节录) 536

法法(节录) 541

枢言(节录) 542

戒(节录) 543

小称(节录) 544

侈靡(节录) 546

心术上(节录) 548

心术下 553

内业 556

小问(节录) 563

七臣七主(节录) 566

形势解(节录) 568

尸子 570

贵言(节录) 570

明堂(节录) 571

发蒙(节录) 571

卷下(节录) 572

商君书 575

更法(节录) 576

垦令(节录) 577

农战(节录) 579

去强(节录) 584

说民(节录) 585

靳令(节录) 586

赏刑(节录) 589

外内(节录) 590

君臣(节录) 591

定分(节录) 592

黔娄子(佚文) 595

论语言和见闻知识的关系 595

列子 597

黄帝(节录) 598

汤问(节录) 604

说符(节录) 609

孟子 612

论与民同乐 613

论知言、养气 617

论息邪说、放淫辞 620

论乐不可以已 621

论王者之迹熄而《诗》亡 622

论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与以意逆志 623

论知人论世 625

论人之感官、心智皆有同好同恶 626

说诗 627

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628

论充实之谓美 629

论言近指远 630

惠子(佚文) 632

论譬喻 632

庄子 634

齐物论(节录) 635

养生主(节录) 642

人间世(节录) 645

德充符(节录) 648

大宗师(节录) 652

应帝王(节录) 658

骈拇(节录) 659

马蹄(节录) 662

胠箧(节录) 664

在宥(节录) 665

天地(节录) 668

天道(节录) 672

天运(节录) 678

刻意(节录) 682

缮性(节录) 684

秋水(节录) 685

至乐(节录) 690

达生(节录) 693

山木(节录) 701

田子方(节录) 703

知北游(节录) 707

庚桑楚(节录) 710

徐无鬼(节录) 712

则阳(节录) 713

外物(节录) 717

寓言(节录) 719

让王(节录) 721

渔父(节录) 722

列御寇(节录) 724

天下(节录) 725

慎子 731

论《诗》、《书》、《春秋》(佚文) 731

尹文子 733

大道上(节录) 733

论情感与感人(佚文) 734

晏子春秋 737

非乐 738

新乐和旧乐 744

晏子用歌 746

美与适用 747

以言察人的局限性 753

君子的言语服饰要求 754

察言与官人 755

美与变化 756

上下同乐 757

美的认识 758

听歌官人 759

马王堆汉墓帛书 762

十六经·行守(节录) 762

二三子问(节录) 763

鬼谷子 765

捭阖(节录) 766

反应(节录) 767

揣篇(节录) 769

权篇(节录) 770

本经阴符七术(节录) 773

中经(节录) 775

论说辞的要求(佚文) 776

阙子(佚文) 778

论言之辨与用 778

战国策 780

论善说(节录) 781

论著书显名(佚文) 781

屈原 783

离骚(节录) 785

惜诵(节录) 788

抽思(节录) 791

思美人(节录) 795

大招(节录) 798

招魂(节录) 800

唐勒、景瑳、宋玉等作家 802

远游(节录) 803

惜往日(节录) 806

悲回风(节录) 808

九辩(节录) 812

登徒子好色赋(节录) 813

对楚王问(节录) 814

鹖冠子 816

夜行(节录) 817

环流(节录) 817

泰录(节录) 819

天权(节录) 820

能天(节录) 820

文子 823

道原(节录) 824

精诚(节录) 827

微明(节录) 831

自然(节录) 833

下德(节录) 834

上礼(节录) 835

道言 837

论声禁重,色禁重 837

荀子 839

劝学(节录) 840

不苟(节录) 844

荣辱(节录) 846

非相(节录) 847

正名(节录) 850

非十二子(节录) 852

王制(节录) 854

富国(节录) 854

礼论(节录) 855

乐论(节录) 856

韩非子 860

五蠹(节录) 861

难言(节录) 866

二柄(节录) 868

八奸(节录) 870

十过(节录) 871

说难(节录) 874

亡征(节录) 880

解老(节录) 882

说林上(节录) 896

说林下(节录) 897

外储说左上(节录) 898

外储说右上(节录) 909

难二(节录) 909

问辩 910

六反(节录) 912

显学(节录) 914

八说(节录) 916

吕氏春秋 919

本生(节录) 920

重己 921

情欲(节录) 924

尽数(节录) 927

尊师(节录) 928

大乐 930

侈乐(节录) 933

适音 935

古乐 937

音初 942

制乐(节录) 945

长见(节录) 945

应同(节录) 946

去尤(节录) 947

孝行(节录) 948

本味(节录) 948

遇合(节录) 949

顺说(节录) 950

知度(节录) 952

精谕 952

离谓(节录) 956

淫辞(节录) 958

具备(节录) 959

壹行(节录) 960

察传(节录) 961

处方(节录) 963

李斯 965

谏逐客书(节录) 965

后记 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