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电力机车 425
第一节 电力机车的早期引进与仿制 429
第二节 第一代电力机车 434
第三节 第二代电力机车 437
第四节 进口电力机车与技术引进 441
第五节 第三代电力机车 448
第六节 第四代电力机车 467
第七节 工矿铁路用电力机车 471
第八节 电力机车主要部件和主要技术的发展 473
第九节 电力机车大修 498
第七章 地铁车辆与动车 504
第一节 地铁车辆 504
第二节 动车及动车组 510
第三节 高速旅客列车动力车及电动车组 515
第八章 机车制造技术(一) 520
第一节 机械加工技术 520
第二节 铸造技术 531
第三节 锻压技术 537
第四节 焊接与切割技术 542
第五节 热处理技术 549
第六节 表面工程技术 559
第七节 材料 563
第九章 机车制造技术(二) 572
第一节 牵引电机制造技术 572
第二节 电力电子产品制造技术 577
第三节 计算机应用 584
第四节 理化检验 588
第五节 计量检测 598
第六节 无损检测 602
第七节 内燃机车及主要部件试验手段 606
第八节 电力机车及主要部件试验手段 611
第九节 北京环形铁路试验线 614
第十节 其他试验设备 617
第十章 工厂、研究所 620
第一节 唐山机车车辆厂 620
第二节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 622
第三节 大连机车车辆厂 626
第四节 株洲电力机车厂 643
第五节 大同机车厂 647
第六节 永济电机厂 650
第七节 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 655
第八节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659
第九节 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 666
第十一章 结语 671
第一节 铁路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关系 671
第二节 中国铁路牵引动力的发展特点 677
第三节 中国蒸汽机车的发展特点 687
第四节 中国内燃机车的发展特点 692
第五节 中国电力机车的发展特点 701
第六节 21世纪中国机车制造业展望 710
附录 716
对中国机车发展有贡献的专家 716
参考文献 723
后记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