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科学发展》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杨梅枝,李国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62616511
  • 页数:3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科学发展模式。

绪论 1

第一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5

经济全球化及其内涵 5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5

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及体现 5

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8

战后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动力 8

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不断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实现 11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有利的国际环境 16

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19

经济全球化的萌芽与起步阶段 20

经济全球化的初级阶段 20

经济全球化初露端倪阶段 21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23

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阶段 25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及其结果 26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世界的重大影响 26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重大影响 28

经济全球化对当代新科技革命的重大影响 30

经济全球化对人们思维方式的重大影响 31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 33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33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外部动因 33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 35

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崭新机遇 38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 38

经济全球化有助于我国解决改革攻坚阶段的棘手问题 39

经济全球化可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0

经济全球化可以加快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40

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挑战 41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威胁 42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管理职能提出更高的要求 42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治稳定带来一定的影响 43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带来严峻的挑战 44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 45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抉择 45

正确认识,积极参与 46

坚持可持续发展,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47

坚决维护主权,保证国家经济安全 48

推进改革,创新制度 49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50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对外开放战略 52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 52

积极合理地“引进来” 53

主动高效地“走出去” 56

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机结合 59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变化及其挑战 61

我国对外开放条件的深刻变化 62

我国对外开放战略面临的主要挑战 6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我国对外开放战略 68

把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到战略高度 68

转变对外开放理念,创新对外开放模式 70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 70

大力实施科技兴贸战略,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72

统筹国内外各种资源和条件,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 72

第四章 完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7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情况 75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全球化要求的差距 78

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78

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的具体表现 79

我国经济体制与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不相适应的主要原因 81

我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及对策 83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83

(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对策 85

第五章 中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95

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 95

(一)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的迫切要求 96

(二)是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97

(三)是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98

(四)是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要求 99

二、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99

(一)产业结构总体格局不合理 100

(二)地区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趋同化严重 101

(三)城乡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偏低 102

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途径 104

(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 105

(二)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107

(三)优化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途径 109

第六章 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121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 121

(一)中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21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23

二、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及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7

(一)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和参考体系与指标 128

(二)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131

(三)我国农业发展面对的挑战 132

三、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重大举措 134

(一)农村城镇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134

(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138

四、我国农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对策与战略 141

(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挥比较优势 142

(二)实施国际化战略,提高农业竞争力 144

(三)推进专业化集约化,加速产业化进程 145

(四)推进农业科技革命,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146

(五)制定符合WTO要求的农业保护政策 148

第七章 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150

一、我国工业的发展进程及其现状 150

(一)我国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 150

(二)我国工业发展的总体情况 153

二、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5

(一)我国工业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155

(二)我国工业发展与经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表现 157

三、我国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163

(一)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163

(二)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性 165

(三)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67

(四)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着重把握的几个问题 169

四、我国工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实现科学发展的对策 171

(一)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组织 171

(二)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带动我国工业的整体发展 173

(三)加快我国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和企业制度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175

(四)充分发挥政府在工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176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第三产业 178

一、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状况 178

(一)中国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过程及态势 178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181

二、中国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90

(一)正确认识世界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190

(二)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机遇 191

(三)我国第三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94

三、加快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途径 195

(一)确立第三产业的发展战略 195

(二)进一步推进第三产业的改革开放 198

(三)以科技进步带动我国第三产业发展 200

(四)加快市场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201

第九章 调整进出口结构,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204

一、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204

(一)出口创汇战略 205

(二)以质取胜战略 205

(三)市场多元化战略 207

二、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 209

(一)我国商品进出口结构的现状 209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升级的动因 212

三、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217

(一)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 217

(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对策 219

第十章 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和对外投资与合作方式 22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 22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所取得的成就 225

(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状况 226

二、我国引进外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解决对策 229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29

(二)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 231

三、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及对策 235

(一)我国对外投资的现状 235

(二)我国对外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40

(三)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 243

第十一章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247

一、以科技发展和创新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 247

(一)实施科技发展和创新的动因 247

(二)积极推进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 250

二、以教育创新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255

(一)中国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256

(二)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快我国教育发展 258

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263

(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地位 263

(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 265

第十二章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安全 272

一、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 272

(一)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及其双重功效 272

(二)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基本认识 274

(三)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的负面影响 276

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 278

(一)经济全球化使我国经济安全面临挑战 278

(二)当前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280

三、在对外开放中维护我国经济安全 283

(一)大力发展民族企业 284

(二)参与全球化过程要争取“对半式”双赢 287

(三)取消外资优惠待遇,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288

(四)大力发展教育,创造知识资源 289

四、21世纪我国经济安全战略的政策措施 290

(一)采取综合措施确保国家经济安全 290

(二)建立石油储备体制以稳定石油生产及油品价格 292

(三)防范与化解我国面临的金融风险 294

结束语 297

参考书目 299

后记 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