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免疫学基础 3
第一节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3
第二节 心血管细胞的免疫功能 53
第二章 心血管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61
第一节 抗原方面的因素 61
第二节 免疫细胞异常 66
第三节 免疫调节机制紊乱 68
第四节 遗传因素 70
第五节 心血管病炎症反应的防治研究 71
第三章 心血管危险因素与炎症因子 83
第一节 血脂紊乱与炎症 83
第二节 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炎症 85
第三节 高血压与炎症 90
第四节 肥胖与炎症 93
第五节 吸烟与炎症 97
第六节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炎症 99
第四章 心力衰竭与免疫 111
第一节 心力衰竭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 111
第二节 细胞因子对心血管作用的机制 118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 120
第四节 心力衰竭治疗新的策略 122
第五章 心肌炎、心肌病与免疫 127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 127
第二节 几种特殊类型的病毒性心肌炎 135
第三节 其他病原性心肌炎 137
第四节 免疫性扩张型心肌病 141
第五节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155
第六节 心内膜心肌病 161
第七节 淀粉样变心肌病 163
附:进展综述 172
第六章 冠心病与免疫 185
第一节 动脉粥样硬化与免疫 185
第二节 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免疫学机制与治疗 200
第三节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与免疫 205
第四节 支架术后再狭窄 207
第五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趋化细胞因子 212
附:进展综述 229
第七章 高血压与免疫 247
第一节 高血压综合征 247
第二节 恶性高血压 266
第三节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72
第四节 降压疫苗研究进展 280
第八章 风湿性心脏病与免疫 290
第一节 急性风湿热 290
第二节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295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免疫 308
第十章 心包疾病与免疫 318
第一节 急性心包炎 318
第二节 缩窄性心包炎 324
第十一章 外周血管病与免疫 330
第一节 概述 330
第二节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 333
第三节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335
第四节 韦格纳肉芽肿 336
第五节 结节性多动脉炎 337
第六节 巨细胞动脉炎和风湿性多肌痛 340
第七节 大动脉炎 341
第八节 超敏性血管炎 343
第九节 白塞病 344
第十二章 累及心血管系统的其他系统病与免疫 350
第一节 艾滋病心血管损害与免疫 350
第二节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与免疫 356
第三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与免疫 359
第十三章 老年与免疫 365
第一节 老年人免疫系统的变化 365
第二节 免疫功能与发病率、死亡率的关系 372
第三节 应激、免疫与年龄 373
第四节 实验室相关的免疫缺陷的逆转机制 373
第十四章 心血管药物免疫药理学 376
第一节 调血脂药 376
第二节 抗血小板药 382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 386
第四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 391
第五节 钙通道阻滞剂 397
第六节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403
第七节 细胞因子调节药物 408
第八节 中药 413
第十五章 心脏移植与移植免疫 426
第一节 心脏移植发展史 426
第二节 心脏移植临床应用 432
第三节 心脏移植免疫 436
第四节 心脏移植术后处理 442
第五节 心脏移植实验研究进展 451
第六节 干细胞移植 456
第十六章 免疫学实验方法 473
第一节 免疫细胞检测 473
第二节 免疫分子检测 514
第三节 免疫相关基因检测 531
第十七章 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 556
第一节 基因工程 556
第二节 克隆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蛋白纯化 566
第三节 真核细胞转染 572
第四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581
第五节 基因工程产物的分析鉴定 595
第六节 凝胶迁移实验 605
第十八章 细胞生物学实验方法 611
第一节 细胞培养 611
第二节 细胞电生理 627
第十九章 心血管病常用动物模型 651
第一节 病毒性心肌炎模型 651
第二节 扩张型心肌病模型 653
第三节 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656
第四节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658
第五节 心律失常动物模型 660
第六节 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 666
第七节 高血压实验动物模型 670
第八节 心力衰竭模型 675
第九节 心脏移植模型 678
第十节 离体心脏灌流模型 683
第十一节 冠状动脉微血栓模型 684
第二十章 常用动物实验方法 692
第一节 实验动物心功能评价 692
第二节 给药方法 696
第三节 实验动物取血 698
汉英名词索引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