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大纲》PDF下载

  • 购买积分:17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达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35557872
  • 页数:59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中国社会的特殊发展规律,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从而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道路。

第一篇 唯物辩证法 1

第一章 当作人类认识史的综合看的唯物辩证法 1

第一节 唯物辩证法的前史 1

一 原始时代的人类的认识 1

本书的根本论纲之提起 1

原始的思维 2

原始的宗教的世界观 4

二 古代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5

古代哲学发生的历史依据 5

塔列斯与赫拉克里图的自然哲学中的辩证法 7

德莫克里特的唯物论 8

三 古代唯心论哲学中的辩证法 10

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哲学中的论理学 10

亚里士多德的论理学 13

四 中世纪哲学中积极的成分 14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中的唯物论 14

唯名论与二重真理论的积极的意义 16

五 近代初期的唯物论 18

近代初期唯物论的历史根据 18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的唯物论 20

十七世纪大陆各国的哲学 21

十八世纪法国唯物论 24

六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辩证法 27

德国古典哲学的历史根据 27

康德哲学中的辩证法 28

黑格尔哲学中的辩证法 3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及发展 32

一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根据 32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经济上的矛盾 32

十九世纪前半期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的矛盾 33

十九世纪前半期意识形态上的矛盾 35

二 费尔巴哈唯物论与黑格尔辩证法之批判的摄取 37

黑格尔学派的崩溃与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出现 37

创始者们思想的演进与社会的实践 40

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克服 42

黑格尔辩证法之批判的摄取 45

三 唯物辩证法的生成 47

唯物辩证法的历史观 47

唯物辩证法的自然观 50

当作实践的唯物论看的唯物辩证法 51

四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53

理论斗争中哲学的锻炼 53

列宁的阶段 55

列宁的唯物辩证法 56

哲学的现阶段 58

人类知识史的综合 60

第二章 当作哲学的科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62

第一节 辩证唯物论的一般特征 62

一 哲学的根本问题之解决 62

哲学上的根本问题 62

唯物论的根本论纲 63

唯心论的根本论纲 65

折中论或二元论 66

哲学的阶段性 67

二 唯心论的克服与辩证唯物论 68

唯心论之社会的根源 68

唯心论之认识论的根源 69

唯心论与宗教的关系 71

唯心论之扬弃与现代唯物论 73

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的差异 74

三 物质的概念 75

物质 75

运动 79

时间与空间 80

第二节 唯物辩证法的对象 82

一 当作世界观与方法的统一看的唯物辩证法 82

当作世界观看的唯物辩证法 82

当作方法看的唯物辩证法 85

二 辩证法、认识论与论理学的同一性 89

三者的同一性问题之提起 89

创始者们对于这问题的解决 91

列宁对于这一问题的展开 92

这一问题的概括 95

第三节 世界的发展与世界认识史的概观 97

一 世界的统一及其发展 97

物质的构造的领域之研究 97

物质世界的统一 98

太阳系生成的原理 101

地球生成的原理 102

生命生成的原理 104

二 世界认识史的概观 106

世界认识的发展 106

世界认识史之直观的阶段 108

世界认识史之形而上学的阶段 109

世界认识史之辩证法的阶段 112

第三章 唯物辩证法的诸法则 115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法则 115

一 对立物的统一及斗争 115

形而上学的发展观与辩证法的发展观 115

当作自己运动的源泉看的对立物的统一及斗争 117

对立物的同一或互相渗透 120

矛盾与敌对 121

二 当作辩证法的核心看的对立统一的法则 123

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辩证法的根本法则 123

对立统一法则应用的范例 125

第二节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的法则 127

一 质、量、质量 127

质 127

质的相对性与事物的一般联系 128

质与属性 131

量 133

质量 134

二 由量到质及由质到量的转变 136

由量到质的转变 136

由质到量的推移 138

三 飞跃论 140

飞跃的辩证法 140

关于飞跃论的各种曲解 142

第三节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 144

一 否定之否定的法则的意义 144

这个法则的意义 144

实例 145

二 否定与否定之否定 149

否定之本质 149

否定之否定的本质 151

三 关于这个法则的曲解 153

黑格尔的三段法 153

机械论者与形式论者的曲解 154

第四节 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 155

一 本质与现象 155

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之推进 155

哲学史上关于本质与现象的范畴的理解之演进 157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 159

本质与假象的关系 160

二 根据与条件 163

根据与条件的辩证法 163

关于根据与条件的范畴的曲解 166

三 内容与形式 169

内容与形式的辩证法 169

分离内容与形式的形式主义与机械论 172

第五节 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法则与因果性 175

一 必然性与偶然性 175

哲学史上关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理解之演进 175

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法 177

现代机械论与少数派唯心论关于必然与偶然的问题之曲解 180

二 法则与因果性 183

法则 183

法则与因果性 187

目的的概念之科学的说明 191

三 可能性与现实性 193

可能性与现实性的两个概念的意义 193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的三个契机——对象、条件与运动 195

第四章 当作认识论和论理学看的唯物辩证法 199

第一节 认识过程考察的根据、意识的生成 199

一 当作反映论看的认识论 199

认识过程展开的论纲 199

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统一之基础 201

二 意识与人类肉体的关系 203

精神活动与神经系统的关系 203

精神活动与脑髓及分泌腺 204

三 动物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206

下等动物的反作用 206

高等动物的意识、无条件的反射运动与条件的反射运动 208

四 人类的意识的生成过程 210

条件的反射运动与人类的精神活动 210

人类意识高出于动物意识的特征 211

意识的生成之概括 213

第二节 感觉 214

一 当作认识的源泉看的感觉 214

感觉的形成 214

感觉的发展与实践 216

当作认识的出发点看的感觉 218

关于反映论的曲解之批判 220

二 感觉与思维 223

感觉与思维的关系 223

由感觉到思维的推移及其与实践的关系 225

关于感性与思维的关系的问题的许多异论 227

第三节 概念 229

一 表象 229

表象的意义 229

表象之形成与实践 231

二 概念 232

概念的意义 232

概念的构成过程 235

概念之发展与实践 237

第四节 判断与推理、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240

一 判断 240

黑格尔判断论的评价 240

恩格斯的判断论 242

判断论的概要 244

二 推理 246

推理形式的检讨 246

推理论的概要 248

三 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 251

分析与综合的统一 251

归纳与演绎的统一 253

认识之圆运动的发展 256

第五节 形式论理学的批判 258

一 形式论理学的总批判 258

形式论理学的思维原理 258

形式论理学的总批判 260

二 关于形式论理学的批判的问题 263

辩证法论理学扬弃形式论理学的解释 263

形式论理学只是抽象的思维的论理学 266

普列哈诺夫调停两种论理学的错误 267

分离理论与实践而调停两种论理学的错误 268

形式论理学所能适用的范围 269

第二篇 当作科学看的历史唯物论 271

第一章 历史唯物论序说 271

第一节 历史唯物论的对象 271

一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71

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关系 271

关于分离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的见解之批判 273

社会的存在与社会的意识之关系 275

二 社会的基础 276

生产力 276

生产关系 277

生产方法与生产关系 277

社会的经济构造 278

三 社会的上层建筑 279

政治的法律的上层建筑 279

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280

上层建筑对于基础的作用 281

四 社会的发展法则 283

社会的构成形态及其发展 283

社会发展的意义 285

特定社会内部发展法则的特殊性 285

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转变法则的特殊性 286

历史唯物论的对象之规定 287

第二节 当作历史观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看的历史唯物论 288

一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发展理论与社会认识方法之统一 288

机械论者主张历史唯物论是社会及其发展法则一般的学说 288

形式论者主张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方法论 289

上述两种见解的异同 291

科学的理论与科学的方法之统一 291

二 历史唯物论是社会的理论与社会的实践之统一 294

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294

由历史的必然到历史的自由 295

当作理论、方法及实践指导看的历史唯物论 298

第二章 资产阶级社会学及历史哲学之批判 299

第一节 资产阶级社会学之批判 299

一 资产阶级社会学之先驱 299

社会契约说的社会观 299

地理学的唯物论的社会观 302

旧派机械唯物论的社会观 304

空想主义的社会观 306

二 资产阶级社会学及其变迁的趋势 309

实证主义社会学 309

生物学主义的社会学 311

心理学的社会学与形式社会学 313

知识社会学与文化社会学 316

资产阶级社会学的总批判 318

第二节 资产阶级历史哲学的批判 321

一 康德与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321

康德的历史哲学 321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 323

新康德主义的历史哲学 326

新黑格尔主义的历史哲学 328

第三篇 社会的经济构造 331

第一章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331

第一节 劳动过程、自然与社会 331

一 劳动 331

劳动是人类与自然间的物质代谢过程 331

劳动过程是社会与自然之对立的统一 332

二 劳动过程的三个要素 332

有意识的劳动 332

劳动手段 333

劳动对象 334

三 劳动过程之社会性 335

纯抽象的劳动过程 335

劳动过程之自然的方面与社会的方面 336

劳动过程的社会方面之积极性 337

四 社会发展法则必须在社会内部去探求 338

社会与自然之差异 338

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 339

社会发展的原因存在于社会之中 340

五 各派社会学说对于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之谬论及其批判 341

旧派社会学的谬见及其批判 341

新派社会学说的见解及其批判 342

第二节 生产力 344

一 当作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看的生产力 344

生产 344

单纯的再生产 345

扩大的再生产 346

社会发展的原动力——生产力 347

生产力不能离开生产关系去考察 348

二 生产力的社会性 349

生产力与生产诸力的意义 349

生产的生产力的两个方面 350

劳动手段的社会性 351

劳动对象的社会性 352

劳动力的社会性 353

劳动力与生产手段之关系 355

三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技术与科学的作用 356

技术对于生产力的发达的作用 356

技术是历史的范畴 357

科学对于生产力发展上的作用 359

科学与技术之关系 359

科学与技术的成果对于社会的关系 360

第三节 生产诸关系 361

一 生产诸关系之形成 361

生产关系 361

分配关系 363

消费关系 364

交换关系 365

生产诸关系与生产关系 366

二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与社会性 367

生产诸关系的物质性 367

生产诸关系的社会性 369

三 生产关系与生产方法 372

生产力与生产方法 372

生产方法是生产诸关系的基础 373

生产关系之历史的形态 374

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376

第四节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376

一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运动的内容 376

当作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看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376

生产力是生产关系的内容 378

生产关系适应于生产力的发展 379

二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形式 380

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80

生产关系也障碍生产力的发展 382

特定生产关系的能动性与特定生产方法的内容 383

三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与经济构造的变革 384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384

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 386

关于经济构造变革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387

第二章 经济构造之历史的形态 389

第一节 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各种社会的经济构造 389

一 先阶级社会的经济构造 389

研究经济构造的历史形态的重要性 389

先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 390

氏族社会的经济构造 393

原始社会之崩坏 397

二 奴隶制社会的经济构造 399

阶级社会之共通的特性 399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发生及发展 400

奴隶制的经济构造之崩溃 401

三 封建社会的经济构造 403

封建的生产关系之根本特征 403

封建的手工业,商业与商业资本 405

农奴制与封建制的同一 407

变相的封建的生产方法——“亚细亚的生产方法” 409

封建的经济构造之崩溃 411

第二节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 413

一 资本主义的成立及发展的过程 413

工场手工业时期 413

机械的大工业 415

机械之资本主义的使用与劳动者阶级 415

当作生产关系看的资本,占居支配地位 416

二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其发展倾向 418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18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 419

工场的有计划组织与生产的无政府状态 420

都市与农村的对立 421

恐慌的必然性 422

三 帝国主义 424

生产的集积与独占 424

银行的新作用与金融资本 425

资本之输出 426

国际的独占与世界分割 427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冲突的尖锐化 428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经济体系 430

一 过渡期经济的特征 430

过渡期经济的一般特征 430

过渡期经济的根本法则 432

资本主义经济的范畴不适用于过渡期经济 436

过渡期的扩大再生产的意义 438

二 过渡期经济的发展 440

战时共产主义 440

新经济政策时代——复兴期 441

第一个五年计划——改造期 442

三 苏联经济的现阶段 443

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建设之完成 443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前提条件 445

第二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446

社会主义经济的将来 447

第四篇 社会的政治建筑 449

第一章 阶级 449

第一节 科学的阶级观 449

一 阶级的概念 449

当作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表现看的阶级对立 449

阶级的定义 450

关于阶级的错误观点之辨正 454

二 阶级的发生及其发展 457

阶级的发生 457

奴隶制社会的阶级 459

封建社会的阶级 460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各阶级 462

一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及其历史的发展 462

两个主要阶级的发生 462

两个主要阶级的发展 463

二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过渡阶级 465

大地主 465

小所有者阶级,农民的分化 466

智识分子——及其他社会集团 468

过渡期社会的诸阶级 471

三 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颉颃 472

经济斗争 472

政治斗争 474

理论斗争 475

第二章 国家 476

第一节 国家的理论 476

一 科学的国家观 476

当作社会发展产物看的国家 476

当作社会上层建筑看的国家 479

当作阶级统治机关看的国家 481

当作公权力的组织看的国家 483

二 超越的国家观的批判 485

资产阶级的超越的国家观之批判 485

关于科学的国家观的曲解之批判 489

第二节 国家之起源及其发展 492

一 国家之起源 492

无国家社会的氏族组织 492

氏族组织之崩溃与国家之发生 494

国家发生的几个实例 496

二 奴隶制社会的国家与封建国家 499

奴隶所有者的国家 499

封建国家 502

第三节 近代国家 506

一 由绝对主义国家到近代国家的转变过程 506

近代国家之先驱——绝对主义国家 506

绝对主义国家之历史的使命 508

发展了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与绝对主义国家之矛盾 510

二 近代国家构成的原理 511

资产阶级革命 511

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 514

三 近代国家机关的构造 516

近代国家的国家机关与政府形态 516

议会制与普通选举 519

四 资产阶级国家的法西斯化 521

资产阶级国家与法西斯主义 521

法西斯主义形态的两个方面 524

从民主主义到法西斯主义独裁 526

第四节 过渡期的国家 530

一 过渡期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 530

过渡期国家的特征 530

苏维埃政权的民主性 531

社会主义建设期的苏维埃政权 533

二 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 534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 534

领导农民大众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 535

消灭剥削与阶级差别以建设社会主义 537

三 过渡期国家制度的特征 539

苏联宪法的特征 539

过渡期国家机构的特征 541

四 国家死灭的过程 543

过渡期国家死灭的前提条件 543

国家死灭过程的两个阶段 544

第五篇 社会的意识形态 547

第一章 意识形态的一般概念 547

第一节 当作上部构造看的意识形态 547

一 意识形态的形成 547

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 547

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 548

二 社会意识与社会的存在 550

社会的存在离社会意识而独立 550

社会意识依存于社会的存在 552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554

社会意识对于社会的存在之作用 555

第二节 意识形态的一般特性 557

一 意识形态的相对的独立性 557

意识形态的相对的独立性 557

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的歪曲性 559

二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560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阶级社会的反映 560

意识形态的斗争性 561

第二章 意识形态的发展 563

第一节 先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563

一 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 563

言语的发生 563

原始的思维 565

宗教的起源及其形态 567

原始社会的艺术 570

二 奴隶制社会的意识形态 571

古代宗教的特征及基督教的起源 571

古代的哲学思潮及科学的发达 573

古代的艺术和文学 576

三 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 577

封建时代的哲学、科学与基督教 577

封建时代的文学和艺术 579

第二节 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580

一 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一般特征 580

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 580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拜物教 583

二 资本主义社会的诸意识形态 583

资产阶级的科学 583

资产阶级的法律和道德 585

资产阶级的艺术和文学 586

近代哲学思潮的发展 588

宗教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 590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 591

一 文化革命 591

文化革命的意义 591

文化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 593

二 新文化的创造与反宗教运动 594

新文化的基本特征 594

社会主义建设与宗教的斗争 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