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与地区经济差距》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范红忠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8
  • ISBN:9787509702260
  • 页数:26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借鉴新经济地理学关于“核心—边缘区”经济地理结构的理论成果。作者将城市化、地区差距和西部生态环境三个紧密联系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资本与人口流动、生产与人口分布的视角,采用数理经济模型、计量经济模型等方法,首先研究了我国现阶段地区差距的形成机理、构成、趋势以及我国生产与人口布局存在的问题,进而明确了通过发挥多中心都市区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池功能,可以有效减少地区差距。在此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和政府政策的影响、并对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及其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作用进行了经验和案例研究。本书主要结论是: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大都市区尤其是东部经济较发达的大都市区流动,促使我国大都市区实现向多中心都市区的转变,使其充分发挥人口吸纳池功能,是减少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而且这有助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第二节 多中心都市区与地区经济差距:相关研究述评 11

第三节 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33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结构安排 36

第二章 资本与人口的流动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形成机理 39

第一节 聚集经济与聚集不经济、离散经济与离散不经济的界定 39

第二节 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的构建 42

第三节 扩展1:人口流动零成本,A地投资成本突然下降 47

第四节 扩展2:不同成本、技术和人力资本,人口流动零成本 52

第五节 扩展3:两地异质,人口流动有成本 54

第六节 对一些经验事实的解释 57

第七节 小结 63

第三章 生产与人口分布及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成因 65

第一节 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分解 65

第二节 不同国家核心发达区域生产与人口分布的静态比较分析 69

第三节 自然环境对生产与人口极化作用的影响 75

第四节 生产与人口分布的动态比较分析 77

第五节 小结 83

第四章 地区投资吸引力与倾斜性投资策略的有效性分析 84

第一节 对我国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定性分析 85

第二节 对我国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定量分析 90

第三节 东部和中西部软硬投资环境的差异对地区投资吸引力的影响 95

第四节 小结 98

第五章 大都市区对人口的吸纳作用分析 99

第一节 多中心都市区的界定 99

第二节 国外大都市区在一国人口分布中的角色:人口吸纳池 100

第三节 我国的人口压力和大都市区的发展现状 103

第四节 大都市区内部人口分布的比较分析 104

第五节 小结 107

第六章 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109

第一节 三地区资本与人口流动模型的构建 110

第二节 人口自由流动条件下多中心都市区的内生形成 113

第三节 政府政策对多中心都市区形成的影响 119

第四节 人口迁移对日、韩大都市区向多中心都市区转变的影响及启示 127

第五节 人口迁移与我国东部一些大都市区淡水短缺 134

第六节 小结 139

第七章 大台北多中心都市区的形成及政府政策的影响 141

第一节 台湾经济快速增长和城市化过程中生产与人口分布的演变 142

第二节 大台北地区生产与人口分布的演变 150

第三节 大台北地区城市亚中心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154

第四节 大台北地区发展过程中外来人口政策 160

第五节 促进大台北地区城市亚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其他政策 164

第六节 大台北都市区城市亚中心发展的经验 172

第七节 大台北地区多中心都市区形成与发展的启示 175

第八章 我国多中心都市区对农村剩余人口吸纳作用的案例分析 178

第一节 深圳多中心生产与人口分布格局及深圳对农村人口的吸纳作用 178

第二节 湖州市对农村剩余人口的吸纳作用 191

第三节 对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吸纳外来农村人口的政策建议 210

第四节 小结 213

第九章 利用人口迁移减少地区差距策略的生态保护意义 216

第一节 人口自由迁移条件下生产与人口分布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216

第二节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迁移的限制性因素 219

第三节 在人口迁移受到严重限制的条件下西部生态环境破坏的必然性 225

第四节 西部生态脆弱地区人口迁移的模式选择 229

第五节 中东部地区人民在西部人口迁移中应发挥积极作用 235

第六节 小结 237

第十章 结论 238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发现、结论及研究方法 238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241

参考文献 242

致谢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