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论 1
1.1铜的性质及用途 1
铜的物理化学性质 2
铜的标准和用途 5
1.2铜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5
1.3铜的电解精炼和阳极泥的形成 7
电解精炼的理论基础 8
一价铜离子的形成及其影响 10
阳极上杂质的行为 11
1.4铜阳极泥的组成与性质 12
铜阳极泥的化学组成 12
铜阳极泥的物相组成 12
2铜阳极泥处理技术的发展 14
2.1铜阳极泥的处理方法 14
2.2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沿革 15
阳极泥熔炼工艺 17
多尔金锭精炼工艺 18
新阳极泥处理工艺的目标特征 19
2.3铜阳极泥处理新技术 20
选冶联合流程 22
住友法 25
热压浸出 28
中国的湿法处理工艺 29
“INER”法 34
3铜阳极泥处理的传统流程 37
3.1铜阳极泥硫酸化焙烧与蒸硒 37
概述 37
原料 39
技术操作条件 42
焙烧产物 44
技术经济指标 44
3.2酸浸脱铜 44
概述 44
技术操作条件 45
产物 45
3.3贵铅炉还原熔炼 47
概述 47
原料 47
技术操作条件 48
产物 50
技术经济指标 53
3.4分银炉氧化精炼 53
概述 53
技术操作条件 54
产物 55
技术经济指标 57
3.5银电解精炼 58
概述 58
技术操作条件 59
产物 66
技术经济指标 67
3.6金电解精炼 68
概述 68
技术操作条件 70
产物 73
技术经济指标 74
3.7铂钯提取 75
概述 75
技术操作条件 77
产物 81
3.8粗硒精制 82
概述 82
精馏法 84
硝酸氧化法 86
氧气氧化法 91
3.9碲的提取 94
概述 94
原料 95
技术操作条件 96
产物 102
技术经济指标 103
4铜阳极泥处理的湿法流程 105
4.1概述 105
阳极泥脱除贱金属 108
分银、银还原 109
分金、金还原 113
其他湿法工艺 116
4.2铜阳极泥处理的湿法流程实例 117
实例1:富春江冶炼厂流程 117
实例2:重庆冶炼厂流程 120
实例3:贵溪冶炼厂流程 122
实例4:烟台冶炼厂流程 125
实例5:金川有色金属公司流程 127
4.3焙烧 129
传统硫酸化焙烧 129
高酸比硫酸化焙烧 129
氧化焙烧 135
4.4铜镍提取 137
硫酸浸出分铜镍 137
浸出分铜液处理 139
4.5脱碲铅 144
碱浸分碲 144
分碲液处理 146
硝酸浸出分铅 147
分铅液处理 148
4.6提金 149
氯化分金 149
提取金粉 151
铂钯置换 152
铂钯提纯 153
4.7提银 153
络合浸出分银 153
提取银粉 156
5铜阳极泥处理的选冶联合流程 159
5.1概述 159
5.2阳极泥预处理 162
概述 162
技术操作条件 163
产物 164
技术经济指标 164
5.3浮选 165
概述 165
原料 165
技术操作条件 165
产物 166
技术经济指标 166
5.4熔炼 167
概述 167
原料 167
技术操作条件 167
产物 167
技术经济指标 168
5.5国外生产实例 168
6杂铜阳极泥处理 172
6.1酸浸脱铜 172
原料 172
技术操作条件 174
产物 175
技术经济指标 175
6.2脱铜渣氰化 176
技术操作条件 176
产物 176
技术经济指标 177
7铜阳极泥的加压酸浸处理 179
7.1加压湿法冶金的发展历程 179
7.2国外铜阳极泥加压酸浸工业实践 186
波立登隆斯卡尔冶炼厂阳极泥处理 186
奥托昆普阳极泥处理 190
加拿大诺兰达铜熔炼精炼厂阳极泥处理 194
波兰贵金属精炼厂阳极泥处理 199
7.3国内铜阳极泥加压酸浸处理技术 200
7.4铜阳极泥加压浸出的工艺特点 205
7.5铜阳极泥加压浸出的设备 206
高压釜 206
加压泵 210
闪蒸槽 212
8铜阳极泥加压浸出的理论 213
8.1影响浸出速度的因素 213
温度 216
粒度的影响 218
搅拌速率的影响 219
反应剂浓度及氧分压的影响 220
8.2浸出过程的类型 223
8.3浸出过程的热力学 225
氧气的性质 226
S-H2 O系?-pH图 231
Cu-H2 O系?-pH图 232
Ag-H2 O系?-pH图 234
Pb-H2 O系?-pH图 237
Sb-H2 O系?-pH图 239
Bi-H2 O系?-pH图 241
8.4催化剂在浸出过程中的作用 242
8.5有气体反应剂参加的浸出过程 247
气体的溶解 247
由气-液界面向溶液中心的扩散 248
9铜阳极泥加压浸出试验研究 251
9.1铜阳极泥性能研究 251
铜阳极泥性质考查 251
铜阳极泥的粒级组成研究 252
9.2铜阳极泥加压浸出性能研究 253
试验设备 253
试验主要辅助材料 254
试验程序 254
试验结果及讨论 254
参考文献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