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刍议 1
历史-因果论大地构造学 71
燕山运动——最先发现的地洼型造山运动 82
造盆作用及成矿盆地的历史-动力综合分类 88
壳体构造——一种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 110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图(1∶8 000 000)(说明书) 127
跨世纪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途径 154
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背景和机因 159
初议壳体大地构造学 173
东亚陆缘扩张带——一条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178
亚洲大陆型壳体的活化(地洼)构造与成矿特点 187
论亚洲东部的陆缘型壳体 197
关于多因复成矿床的一些问题 204
壳体演化-运动与大地构造成矿作用 207
中国华南活化区历史-动力学的初步研究 211
关于活化区动力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223
亚洲大陆中部壳体东、西部历史-动力学的构造分异及其意义 233
亚洲陆海壳体大地构造 243
前言 245
1导论 250
1.1前人研究小史 250
1.2本项研究的指导思想 252
1.3本项研究依据的基础理论——壳体大地构造理论 252
1.4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254
2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简介 256
2.1壳体构造概念的含义 256
2.2壳体构造概念与别种构造单元概念的关系和区别 257
2.3壳体大地构造理论的内容要点 258
3从壳体理论分析亚洲陆海地壳的构造特点 281
3.1亚洲陆海地区地壳构造特点概述 281
3.2亚洲陆海地区的地球物理特征 286
4亚洲陆海地区壳体构造区分述 306
4.1大陆壳型壳体 306
4.2陆缘区壳体 311
4.3雏陆壳型壳体 315
4.4大洋壳型壳体 316
5亚洲陆海壳体演化-运动及亚洲大陆成长增生历程综述 319
5.1亚洲陆海壳体演化-运动概观 319
5.2亚洲陆海壳体演化-运动历程综述 320
6本区壳体演化-运动历程中几个重大事件的历史-动力综合分析 328
6.1陆内造山带的出现及克拉通的活化问题 328
6.2青藏高原隆升的历史背景和机因问题 337
6.3东亚陆缘扩张带形成机理及其壳体演化-运动历史背景——东亚离散式大陆边缘成因的探讨 350
结语 362
7中亚壳体构造区 363
7.1地台区 363
7.2地洼区 366
8北亚壳体构造区 395
8.1地台区 395
8.2地洼区 399
9东亚壳体构造区 410
9.1地台区 410
9.2地洼区 415
10西亚壳体构造区 439
10.1地槽区 439
10.2地台区 440
10.3地洼区 441
11南亚壳体构造区 446
11.1地槽区 446
11.2地台区 448
11.3地洼区 450
12北冰洋壳体区 455
12.1大洋壳活动区 455
12.2大洋壳稳定区 456
13北亚陆缘壳体区 457
13.1地洼区 457
14东北亚陆缘壳体区 460
14.1地槽区 460
14.2地洼区 464
15 东亚陆缘壳体区 469
15.1地槽区 469
15.2地洼区 478
16西太平洋壳体区 489
16.1大洋壳活动区 489
16.2大洋壳稳定区 492
17菲律宾海壳体构造区 496
17.1地槽区 496
18东南亚陆缘壳体区 501
18.1地槽区 501
18.2地洼区 509
19北印度洋壳体区 513
19.1大洋壳活动区 513
19.2大洋壳稳定区 515
20西亚陆缘壳体区 519
20.1地槽区 519
20.2地洼区 521
参考文献 523
后记 531
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 533
前言 535
1壳体大地构造概述 537
1.1壳体及壳体大地构造的基本概念 537
1.2壳体的特点 542
1.3壳体大地构造学及其研究方法 543
2云南省壳体大地构造分析与区划 550
2.1中国陆海壳体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的基本特征 550
2.2云南区域壳体地质、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特征 552
2.3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运动分析 559
2.4区域壳体大地构造基本格局的厘定 565
2.5云南壳体大地构造图的编制与区划(附1 380万区划图) 570
3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概述 576
3.1壳体演化-运动与大地构造成矿 576
3.2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84
3.3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595
4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分析 598
4.1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图的编制及成矿区划 598
4.2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区、带的划分 599
4.3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主要成矿类型 602
5东-中亚扬子壳块古元古代优地槽型铁铜成矿类型 605
5.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5
5.2典型矿床——大红山铁铜矿床特征 605
5.3成矿作用、定位机制与成矿模式 605
5.4优地槽的演化与大红山式地幔分异演化成矿 605
6东-中亚扬子壳块中元古代地槽裂谷型铜成矿类型 605
6.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5
6.2因民组稀矿山式铁铜矿床 605
6.3落雪组东川式铜矿床 605
6.4黑山组桃园式铜矿床 605
6.5陡山沱组及滥泥坪式铜矿床 605
6.6昆阳裂谷演化与东川矿田的壳幔成矿系列 605
7东-中亚扬子壳块地台型铜-多金属成矿类型 605
7.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5
7.2地台期与铜成矿有关的火山-沉积建造特征 605
7.3地台型铜-多金属矿的主要类型及分布 605
7.4典型矿床类型及其特征 605
7.5地台型壳体成矿作用及找矿方向 605
8东-中亚扬子壳块地洼型砂岩铜矿成矿类型 605
8.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5
8.2典型矿床特征 605
8.3多因复成成矿作用与富集规律 605
9东-中亚扬子壳块地洼型酸性岩浆气液成矿作用及矿床类型 605
9.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5
9.2典型矿床——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特征 605
9.3成矿作用与成因分析 605
10东-中亚扬子壳块边缘地洼型沉积改造铅锌铜成矿类型 606
10.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6
10.2典型矿床之一——金顶超大型矿床特征 606
10.3典型矿床之二——白秧坪矿床特征 606
10.4区域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 606
11东-中亚壳体活化造山型富碱斑岩成矿类型 606
11.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6
11.2富碱斑岩的特征及成因 606
11.3富碱斑岩矿床类型及典型矿床特征 606
11.4壳体演化-运动与成矿作用分析 606
12东-中亚壳体南缘地槽型中酸性岩铜成矿类型 606
12.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6
12.2典型矿床——雪鸡坪铜矿床地质特征 606
12.3矿床成因模式与区域找矿标志 606
13南亚腾-保壳块地台裂谷型火山岩铜-多金属成矿类型 606
13.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6
13.2典型矿床——澜沧老厂铅银铜矿床特征 606
13.3成矿作用与成因分析 606
13.4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 606
14东-中亚与南亚壳体接合带地台期超基性-基性岩浆型铜镍成矿类型 606
14.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背景 606
14.2典型矿床——白马寨铜镍矿床特征 606
14.3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分析 606
15区域壳体大地构造演化与成矿的深部作用机制 607
15.1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与壳体动“定”转化递进规律 607
15.2壳体演化-运动与成岩成矿的深部动力学分析 609
15.3云南壳体演化-运动及成岩成矿的特点 628
16区域壳体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 633
16.1壳体大地构造成矿学的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问题 633
16.2云南壳体铜-多金属成矿演化规律、成矿系列演化体系及成矿综合模式 639
17云南铜-多金属成矿预测与找矿方向 655
17.1云南铜-多金属矿产资源的特点分析 655
17.2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成矿条件与成矿特征分析 655
17.3云南铜-多金属成矿潜力与找矿远景分析 656
17.4云南铜-多金属成矿主要密集区或富集区 657
17.5云南铜-多金属壳体大地构造找矿远景的预测 659
参考文献 664
附录 673
附录1《地洼构造与金成矿》简介 673
附录2《东亚-西太平洋壳体大地构造》简介 673
附录3滇中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 674
附录4滇中地区前地槽大地构造演化-运动特征 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