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中国水资源》PDF下载

  • 购买积分:12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任国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气象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750294222X
  • 页数:3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系统分析了中国近代基本水文气候特征,及其要素的时间变化规律,包括地面气温,降水,蒸发的年代和长期趋势变化特点,评价和预估了气候变化及其对水资源的影响,并提出了战略和对策建议,可供气候资源,环境和生态等领域的研究、教学和管理人员参考。

第1章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进展 1

1.1 引言 1

1.2 气候、气候变化与水资源 2

1.2.1 大气水与水循环 2

1.2.2 中国大气水资源的特点 2

1.2.3 中国大气水资源的变化 3

1.2.4 大气水资源变化的原因 5

1.3 国外研究、评估的主要发现 6

1.3.1 观测事实与气候预估 6

1.3.2 水文模型模拟与预估 7

1.3.3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供需 9

1.4 国内研究、评估的主要发现 11

1.4.1 背景情况 11

1.4.2 气候变化的事实 12

1.4.3 未来气候可能趋势 14

1.4.4 观测的水文、水资源变化 14

1.4.5 水资源对气候情景的响应 15

参考文献 18

第2章 中国及十大江河流域气候状况 21

2.1 引言 21

2.2 降水量 22

2.2.1 年和四季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22

2.2.2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26

2.2.3 不同保证率下年降水量分布特征 27

2.3 气温 30

2.3.1 年和四季平均气温特征 30

2.3.2 两时段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31

2.4 蒸发量 32

2.4.1 水面蒸发量(小型蒸发皿观测值)分布特征 32

2.4.2 潜在蒸散量分布特征 33

2.4.3 水面蒸发量与潜在蒸散量差异对比 35

2.5 年干燥度指数 36

2.5.1 年干燥度指数分布特征 36

2.5.2 两时段年干燥度指数变化特征 37

2.6 其它要素气候特征 37

2.6.1 日照时数 37

2.6.2 相对湿度 40

2.6.3 平均风速 41

2.7 总结 43

参考文献 45

第3章 中国及十大江河流域气候变化 47

3.1 引言 47

3.2 地面气温变化 47

3.2.1 中国年、各季平均气温时空演变 48

3.2.2 十大江河流域年、季节平均气温变化 50

3.2.3 1980—2000年相对1956—1979年的气温变化 60

3.3 降水量变化 62

3.3.1 中国年、各季降水量时空演变 62

3.3.2 十大江河流域年、季节降水量变化 65

3.3.3 1980—2000年相对1956—1979年的降水变化 74

3.4 可能蒸发量的变化 77

3.4.1 中国水面蒸发量变化特征 77

3.4.2 各大流域水面蒸发量变化 79

3.4.3 潜在蒸散量的变化 81

3.4.4 影响可能蒸发量变化的气候因子 85

3.5 总结 88

参考文献 89

第4章 全国及主要流域极端气候事件变化 91

4.1 东部地区近100年来的降水变化 91

4.1.1 长江流域 92

4.1.2 华北地区 93

4.1.3 华南地区 94

4.2 东部近百年来极端雨涝与干旱范围的变化 94

4.3 近50年来全国旱涝变化 96

4.3.1 降水量距平 96

4.3.2 Z指数 97

4.3.3 阶段平均降水量等值线 98

4.3.4 Palmer指数 99

4.4 近50年全国十大江河流域干旱变化 100

4.4.1 长江流域 100

4.4.2 松花江流域 101

4.4.3 辽河流域 101

4.4.4 海河流域 101

4.4.5 淮河流域 101

4.4.6 黄河流域 102

4.4.7 西北诸河流域 102

4.4.8 西南诸河流域 102

4.4.9 东南诸河流域 102

4.4.10 珠江流域 102

4.5 中国北方和南方近50年旱涝变化 104

4.5.1 北方近50年干旱变化 104

4.5.2 南方近50年雨涝变化 105

4.5.3 华南近50年雨涝变化 107

4.6 强降水和暴雨频率 108

4.7 热带和温带气旋变化 108

4.8 总结 110

参考文献 111

第5章 中国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 113

5.1 引言 113

5.2 土壤湿度的垂直变化特征 114

5.2.1 土壤湿度的垂直分布类型 114

5.2.2 垂直方向土壤湿度变化的一致性比较 119

5.3 土壤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120

5.3.1 年平均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 120

5.3.2 季平均土壤湿度的空间分布 121

5.4 土壤湿度的变化特征 122

5.4.1 年平均土壤湿度变化趋势 122

5.4.2 季平均土壤湿度变化趋势 122

5.4.3 典型区域年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123

5.4.4 典型区域季土壤湿度的年际变化特征 125

5.5 土壤湿度与气候的关系 126

5.5.1 黄淮地区土壤湿度与降水的关系 126

5.5.2 河套中南部土壤湿度与气候的关系 131

5.5.3 土壤湿度与季风的关系 133

5.6 总结 135

参考文献 135

第6章 中国大气水汽通量和云量变化 137

6.1 引言 137

6.2 大气总水汽通量与中国东部夏季降水 138

6.2.1 经向总水汽通量与降水 138

6.2.2 纬向总水汽通量与降水 140

6.3 夏季大气水汽通量与降水的变化 142

6.3.1 降水的长期变化 142

6.3.2 总水汽通量的长期变化 144

6.3.3 大气瞬变水汽通量的长期变化 146

6.4 大气水汽通量变化的影响与原因 147

6.4.1 大气水汽通量变化对夏季降水的影响 147

6.4.2 大气水汽通量变化的原因 151

6.5 中国云量变化的若干观测事实 154

6.5.1 总云量变化 154

6.5.2 低云量变化 156

6.5.3 主要类型云出现频率变化 157

6.6 总结与讨论 159

参考文献 160

第7章 中国十大江河流域气候年代际变化及未来可能趋势 162

7.1 引言 162

7.2 资料和方法 163

7.2.1 降水资料 163

7.2.2 温度资料 163

7.2.3 分析方法 164

7.3 降水的基本特征 165

7.4 降水年代际变化及未来趋势 166

7.4.1 松花江流域 166

7.4.2 辽河流域 169

7.4.3 海河流域 170

7.4.4 黄河流域 172

7.4.5 淮河流域 174

7.4.6 长江流域 176

7.4.7 东南诸河流域 179

7.4.8 珠江流域 180

7.4.9 西南诸河流域 181

7.4.10 西北诸河流域 182

7.5 温度变化的基本特征 183

7.5.1 “冷—暖”型 185

7.5.2 “暖—冷—暖”型 185

7.5.3 “暖—冷”型 187

7.6 温度与SOI的相关分析 188

7.7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未来水资源变化趋势的初步分析 188

7.7.1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降水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189

7.7.2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温度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190

7.7.3 我国十大江河流域水资源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190

参考文献 191

第8章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主要江河流域气候情景预估 193

8.1 气候变化预估 193

8.1.1 气候变化预估方法简介 193

8.1.2 排放情景 194

8.1.3 模式设计和分析方法 195

8.2 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主要江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198

8.2.1 主要江河流域温度、降水预估 198

8.2.2 长江中下游温度、降水预估 200

8.2.3 黄河流域温度、降水预估 201

8.2.4 丹江口及其上游地区温度、降水预估 203

8.2.5 三江源地区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206

8.3 区域气候模式模拟的中国主要江河流域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206

8.3.1 主要江河流域未来温度和降水 207

8.3.2 长江中下游地区未来温度和降水 209

8.3.3 黄河流域未来温度和降水 210

8.4 极端天气事件的变化 211

8.4.1 日最高和最低气温的变化 211

8.4.2 降水日数和大雨日数的变化 212

8.4.3 台风活动的变化 213

8.5 结论和不确定性 214

8.5.1 结论 214

8.5.2 气候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9章 我国四大江河径流量变化趋势 219

9.1 引言 219

9.2 观测的河流径流量变化 220

9.2.1 年径流量变化趋势 220

9.2.2 年径流量时间序列 221

9.2.3 年径流差积曲线 223

9.2.4 季节径流变化 225

9.2.5 降雨—径流关系的变化 226

9.3 未来径流趋势预估 228

9.3.1 思路和方法 228

9.3.2 未来径流变化趋势 229

9.3.3 黄河上游未来径流量变化 230

9.4 总结与讨论 232

参考文献 233

第10章 气候变化与中国北方的干旱 234

10.1 引言 234

10.2 资料和方法 235

10.2.1 资料 235

10.2.2 干旱指标 235

10.2.3 趋势检验方法 236

10.3 1951—2005年中国区域气候变化特征 236

10.4 1951—2004年干旱化趋势分析 239

10.4.1 干旱化趋势的空间分布格局 239

10.4.2 典型地区干旱化的年代际特征 241

10.4.3 1990—2004年中国北方的干旱化特征 245

10.4.4 1951—2004年极端干旱的变化趋势 247

10.5 华北干旱化趋势及可能成因 249

10.6 总结 251

参考文献 252

第11章 气候变化与长江流域的洪水 255

11.1 引言 255

11.2 长江流域气候变化 256

11.2.1 气温变化 256

11.2.2 降水变化 259

11.2.3 水汽含量变化 263

11.2.4 太阳辐射变化 266

11.2.5 风速变化 268

11.2.6 蒸发变化 269

11.2.7 径流变化 271

11.3 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和风险分析 275

11.4 未来长江流域的气候变化 277

11.4.1 未来气温变化 277

11.4.2 未来降水变化 280

11.4.3 未来径流的变化 282

11.5 总结与讨论 286

参考文献 289

第12章 总结与展望 290

12.1 中国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290

12.2 本书主要结论和发现 291

12.2.1 大气降水时空分布极不均匀,水量丰、缺和洪、旱现象严重 291

12.2.2 长期气候变化趋势明显,气温普遍上升、降水有增有减 292

12.2.3 区域性极端降水事件增多,但全国总体趋势不明显 293

12.2.4 土壤湿度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华北、东北土壤一般变干 293

12.2.5 高空水汽通量有升有降,多数地区云量明显降低 294

12.2.6 降水年代际振动明显,未来多数地区可能继续增暖 295

12.2.7 河川径流对降水变化敏感,主要江河径流量将趋向于增加 295

12.2.8 华北地区暖干化趋势明显,降水与海表水温密切相关 296

12.2.9 长江流域降水呈增加趋势,防洪防涝形势日趋严峻 297

12.3 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对策措施 297

12.3.1 强化水资源规划管理,促进全社会节水防污 297

12.3.2 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充分考虑资源承载力 298

12.3.3 实施科学调蓄调配,提高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299

12.3.4 减缓人类活动干预,优化调控气候与环境 300

12.3.5 合理利用大气水资源,增强应对水危机能力 301

12.3.6 考虑气候变化因素,强化对策分析和风险管理 301

12.3.7 加强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础科学研究 302

参考文献 303

附录1 图表目录 305

附录2 缩略词 312

附录3 作者信息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