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电磁理论基础 1
1.1 真空中的静电场 2
1.1.1 电荷的基本概念 2
1.1.2 真空中的库仑定律 3
1.1.3 电场强度 4
1.2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 5
1.2.1 电介质的极化 5
1.2.2 极化强度与极化电荷 6
1.2.3 电介质的极化规律 9
1.3 稳恒磁场 10
1.3.1 磁场 10
1.3.2 磁感应强度 11
1.4 磁介质 11
1.4.1 磁介质及其分类 11
1.4.2 磁场强度 13
1.4.3 铁磁质 15
1.5 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的基本概念 17
1.5.1 电磁场 17
1.5.2 电荷连续性方程 18
1.5.3 位移电流 20
1.5.4 麦克斯韦方程组 22
1.5.5 电磁波 24
第2章 电磁辐射及其危害 29
2.1 电磁辐射源 29
2.1.1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 29
2.1.2 通信、雷达设备 30
2.1.3 工业、科学和医疗射频设备 30
2.1.4 机动车辆的点火系统 32
2.1.5 高压输电系统 32
2.1.6 电力牵引系统 33
2.1.7 家用电器 34
2.2 电磁波的应用 34
2.3 电磁干扰 36
2.3.1 电磁干扰的概念 36
2.3.2 电磁干扰分类 38
2.4 电磁兼容 39
2.4.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39
2.4.2 电磁兼容涉及内容 39
2.5 信息泄漏 41
2.6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2
2.6.1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42
2.6.2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伤害机理 43
2.7 消除电磁污染的途径 46
2.7.1 电磁屏蔽技术 46
2.7.2 接地技术 46
2.7.3 电磁波吸收防护 47
2.7.4 线路滤波 48
2.7.5 远距离作业 48
2.7.6 个体防护 48
2.7.7 其他防护措施 48
第3章 国内外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49
3.1 国外现行的主要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49
3.1.1 IEEE C95.122005标准 50
3.1.2 ICNIRP导则 53
3.2 国内现行的电磁辐射防护标准 56
3.2.1 卫生标准 56
3.2.2 环保标准 56
3.2.3 电磁辐射暴露限值和测量方法 57
3.3 对制订新的国家电磁辐射防护标准的几点建议 60
3.3.1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的目的 60
3.3.2 电磁辐射防护标准制定的原则 61
3.3.3 电磁辐射防护制定限值依据的选择 61
3.3.4 公众局部暴露SAR限值的制定 61
第4章 电磁辐射检测方法 63
4.1 电磁辐射场的划分 63
4.2 电磁辐射测量场地 64
4.2.1 开阔试验场 65
4.2.2 微波暗室 66
4.2.3 横电磁波传输室和吉赫兹横电磁波传输室 72
4.3 电磁环境测量的布点方法 77
4.3.1 网格布点法 77
4.3.2 人口密度加权和有效辐射功率加权布点法 78
4.3.3 梅花瓣布点法 80
4.4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概况 80
4.4.1 近场区测量技术和仪器概况 80
4.4.2 远场区测量技术和仪器概况 82
4.4.3 测量仪器的分类 83
4.5 综合场强仪 85
4.5.1 探头单元 86
4.5.2 主机单元 87
4.5.3 接口单元 87
4.5.4 软件单元 87
4.6 频谱分析仪 87
4.6.1 什么是频谱分析仪 88
4.6.2 频谱分析仪的发展 90
4.6.3 频谱分析仪的现状 92
4.6.4 频谱分析仪的分类 94
4.6.5 快速傅氏变换分析仪 95
4.6.6 外差式频谱分析仪 96
4.6.7 频谱分析仪的主要参数 97
4.7 虚拟频谱分析技术简介 99
第5章 电磁波吸收理论与计算方法 101
5.1 电磁学的发展和计算电磁学的主要方法 101
5.1.1 电磁计算方法分类 102
5.1.2 常用的电磁场数值计算方法 104
5.2 电磁波吸收机理 109
5.2.1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 109
5.2.2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 114
5.2.3 电磁波的吸收损耗和干涉损耗 118
5.3 电磁波吸收计算方法 120
5.3.1 传输线法 120
5.3.2 电路模拟法 124
5.3.3 优化方法 125
5.4 电磁波吸收计算方法的发展趋势 126
第6章 电磁波吸收材料 128
6.1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背景 128
6.2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组成 130
6.3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分类 130
6.4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研究动态 131
6.4.1 导电高聚物材料 131
6.4.2 手性吸波材料 132
6.4.3 多频谱吸波材料 133
6.4.4 电路模拟吸波材料 134
6.4.5 纳米材料 134
6.4.6 超细合金粉 135
6.4.7 纤维吸波材料 137
6.4.8 铁氧体系列吸波材料 140
6.4.9 等离子体吸波材料 142
6.4.10 盐类吸波材料 143
6.5 吸波材料的理论基础 145
6.5.1 吸波材料的电物理性能 145
6.5.2 制备吸波材料的物理化学基础 147
6.5.3 吸波材料的热物理性能 149
6.5.4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匹配与最佳化 149
6.6 电磁损耗机制 151
6.6.1 电损耗机制 151
6.6.2 磁损耗机制 152
6.7 吸波材料电磁参数的测试和性能评价 158
6.7.1 电磁参数的测试方法 158
6.7.2 吸波材料反射系数的频率特性测试 160
6.7.3 网络参数法 161
6.7.4 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介绍及测量系统 167
6.7.5 吸波材料性能的评价指标 171
6.8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应用 172
6.8.1 吸波材料的应用前景 172
6.8.2 吸波材料的发展趋势 176
第7章 电磁波吸收材料的设计 178
7.1 无反射曲线拟合 178
7.2 吸波涂层设计 181
7.2.1 吸收型吸波涂层 182
7.2.2 干涉型吸波涂层 182
7.2.3 谐振型吸波涂层 183
7.3 结构型吸波材料设计 183
7.3.1 层板吸波结构 183
7.3.2 夹层吸波结构 184
7.3.3 频率选择表面吸波结构 185
7.3.4 电路模拟吸波结构 185
7.3.5 铁氧体栅格结构 186
7.3.6 角锥吸波结构 187
7.3.7 角锥复合吸波结构 189
7.4 单层电磁波吸收体的设计 189
7.5 λ/4型电磁波吸收体的设计 192
7.6 多层电磁波吸收体的设计 195
7.7 吸波材料设计的发展趋势 199
第8章 电磁屏蔽的理论和技术 201
8.1 电磁波在介质中的传播及其性质 201
8.2 电磁屏蔽原理 202
8.2.1 电磁屏蔽概念 202
8.2.2 电磁屏蔽的作用原理 203
8.2.3 电磁屏蔽的分类 204
8.3 屏蔽效果的表示 209
8.3.1 衡量屏蔽效果的物理量 209
8.3.2 影响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 211
8.4 电磁屏蔽技术与设计 212
8.4.1 一些实用的屏蔽技术 212
8.4.2 机箱电磁屏蔽的设计 214
8.5 电磁屏蔽材料的种类 219
8.5.1 金属敷层屏蔽材料 219
8.5.2 导电高分子 220
8.5.3 复合型导电高分子 220
8.5.4 导电涂料 221
8.6 电磁屏蔽材料应用 221
8.6.1 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221
8.6.2 电磁屏蔽涂料的研究与开发 227
8.7 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方向 235
8.7.1 现有电磁屏蔽材料存在的问题 235
8.7.2 电磁屏蔽材料的发展趋势 237
第9章 电磁辐射污染防护对策 238
9.1 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电磁辐射防护 239
9.2 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电磁辐射的防护 239
9.2.1 高频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240
9.2.2 微波设备的电磁辐射防护 241
9.3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技术 243
9.3.1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设计目的 244
9.3.2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基本规划 244
9.3.3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基本设计 245
9.3.4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工程实施设计 246
9.3.5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工程施工与监理 248
9.3.6 建筑室内电磁屏蔽维持与管理 249
9.4 无线局域网干扰防护 250
9.4.1 无线局域网用电磁波吸收体特点 250
9.4.2 目前已经应用的无线局域网电磁波吸收体 251
9.5 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电磁干扰防护 252
9.6 日常生活中电磁辐射污染防护 253
9.6.1 计算机的电磁辐射防护 254
9.6.2 微波炉的电磁辐射防护 255
9.6.3 手机的电磁辐射防护 256
9.6.4 其他电器电磁辐射防护 257
9.7 常用的电磁辐射防护产品 259
9.7.1 电磁辐射防护服装 259
9.7.2 电磁辐射防护卡 261
9.7.3 电磁辐射防护眼镜 262
9.7.4 电磁辐射防护窗帘 262
9.7.5 电磁辐射防护食品 263
9.8 其他电磁辐射防护及小常识 265
9.8.1 对雷电电磁辐射的防护 265
9.8.2 屏幕电磁辐射对女性容颜的潜在伤害 265
9.8.3 注意键盘清洁卫生 266
9.8.4 搞好绿化能减少电磁污染 266
附录 常用家用电器电磁辐射数据(仅供参考) 267
参考文献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