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1
第一节 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1
第二节 论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5
第一章 “适者生存”法则观照下的中国戏曲 1
第一节 中国传统戏曲的形成 3
第二节 中国京剧的形成 5
第三节 “样板戏”的形成 8
第二章 “样板戏”话语生成的语境 15
第一节 胡适、鲁迅、毛泽东对现代汉语的影响力 18
第二节 毛泽东语言对“样板戏”文本的示范作用 27
第三节 文学创作的引导作用 35
第四节 “文革”文艺批评的钳制作用 43
第五节 “文革”语言的思维特征 46
第三章 “样板戏”的音乐体制 54
第一节 传统戏曲音乐的声腔体系 55
第二节 “样板戏”音乐的声腔体系 66
第三节 “样板戏”音乐的板式体系 77
第四节 “样板戏”音乐的伴奏体系 79
第四章 “样板戏”的语言体制 81
第一节 “样板戏”的声韵调体系 81
第二节 飞扬不还的音韵 83
第三节 雅丽不兴的词语 99
第四节 板正不奇的语法 114
第五节 雕镂未足体的修辞 142
第五章 “样板戏”话语诗化的语言特征 163
第一节 借景抒情 164
第二节 借事抒情 168
第三节 托物比兴 173
第六章 “样板戏”话语既俗且雅的语言特征 178
第一节 直说明言 180
第二节 切合声口 185
第七章 “样板戏”话语的表现风格特征 191
第一节 雄浑豪迈的表现风格特征 191
第二节 壮丽庄穆的表现风格特征 202
第三节 繁富丰厚的表现风格特征 213
第四节 奇崛独特的表现风格特征 228
第八章 “样板戏”话语的个体风格特征 254
第九章 “样板戏”话语对传统戏曲话语的偏离 260
第一节 中西戏剧中的抒情性 261
第二节 两极分化的阶级爱憎话语 265
第三节 僵化雷同的模式话语 287
第四节 交叉渗透的政论话语 306
第十章 “样板戏”话语的时代风格特征 317
第一节 以“颂扬”话语为核心话语的时代风格特征 321
第二节 以“斗争”话语为核心话语的时代风格特征 330
第十一章 “样板戏”话语语言风格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 338
第一节 民族文化心态的变异 338
第二节 毛泽东文艺观的宏观导引 341
第三节 江青的种种干预 350
结语 357
第一节 理性目光中的“样板戏” 357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力 359
第三节 语言学视野中的“样板戏” 361
第四节 余论 363
征引文献 366
后记 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