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证券犯罪立法的历史考察 1
第一节 近现代发达国家的证券犯罪立法 1
一、英国的证券犯罪立法 1
二、美国的证券犯罪立法 3
三、法国的证券犯罪立法 5
四、日本的证券犯罪立法 5
第二节 我国内地及港、台地区的证券犯罪立法 6
一、我国内地的证券犯罪立法 6
二、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证券犯罪立法 9
第二章 证券犯罪的理论研究 10
第一节 证券犯罪构成理论分析 11
一、证券犯罪的主体 11
二、证券犯罪的主观方面 13
三、证券犯罪的客观方面 15
四、证券犯罪的客体 17
第二节 证券信息不对称理论 18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概述 20
二、逆向选择 22
三、道德风险 24
第三节 证券犯罪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理论分析 26
一、证券犯罪的预期成本 28
二、证券犯罪的预期收益 33
三、提高预期成本,降低预期收益 34
四、证券犯罪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的案例考察 39
第四节 证券犯罪需求与供给理论分析 41
一、证券犯罪市场的构成 41
二、犯罪需求与供给 43
第五节 其他相关理论分析 49
一、边际效用概念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9
二、最大化假设 52
三、均衡理念 53
第三章 证券犯罪的具体行为分析 55
第一节 内幕交易行为 55
一、内幕交易行为的认定 56
二、内幕信息的衡量 61
三、信息披露的价值分析 66
四、对美国SEC10b—5规则的认识 70
五、对1934年《证券交易法》第16节的理解 71
六、内幕交易行为的案例研究 75
七、内幕交易行为的模型诠释 85
第二节 行情操纵行为 91
一、行情操纵行为的法律定位 91
二、行情操纵行为的认定 93
三、行情操纵行为的具体类别分析 99
四、行情操纵行为的案例分析 106
五、行情操纵行为的模型诠释 108
第三节 欺诈客户行为 111
一、欺诈客户行为的法律定位 112
二、欺诈客户行为的认定 115
三、欺诈客户行为的具体类型 118
四、欺诈客户行为的超前性研究 125
五、欺诈客户行为的模型诠释 127
第四节 虚假陈述行为 137
一、虚假陈述行为的法律定位 137
二、信息公开制度的价值及标准 139
三、虚假陈述行为的危害性 141
四、虚假陈述行为的认定 143
五、虚假陈述中误导手段的考察 148
六、虚假陈述行为的案例分析 151
七、虚假陈述行为的模型诠释 158
第四章 证券犯罪的评判标准 165
第一节 对“着手实行”的认定 165
一、着手实行的衡量标准 165
二、着手实行与犯罪预备的区别 167
第二节 对行为主体身份的认定及其对共同犯罪的影响 167
一、对行为主体身份的认定 167
二、特定身份对共同犯罪认定的影响 168
第三节 对过度投机行为的认定分析 170
一、过度投机的影响 170
二、过度投机的原因分析 172
三、过度投机与证券犯罪的界限 175
第四节 《刑法》中有关证券犯罪的立法评析 176
一、《刑法》关于证券犯罪的规定体现了罪刑法定原则 176
二、《刑法》分则对证券犯罪的具体规定 177
三、《刑法》分则对广义证券犯罪的明确 178
四、证券犯罪构成要素的综合认定 178
第五章 证券犯罪刑罚的科学适用 180
第一节 证券犯罪的刑罚适用原则 180
一、刑罚的效益原则 181
二、刑罚的确定原则 182
三、刑罚的及时原则 183
第二节 证券犯罪刑罚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183
一、刑罚的成本 184
二、刑罚的收益 187
三、刑罚成本与收益的完美结合 188
第三节 证券犯罪刑罚种类的分析 192
一、拘役的适用 192
二、有期徒刑的适用 193
三、罚金的适用 194
四、刑罚的综合适用 195
第六章 证券犯罪的对策分析 197
第一节 新形势下证券犯罪的成因及特点 197
一、证券犯罪的成因分析 197
二、新形势下证券犯罪的特点 206
第二节 证券犯罪的主要对策考量 207
一、证券犯罪的侦查对策分析 207
二、证券犯罪的司法对策分析 209
三、证券犯罪的监督执法对策 212
四、证券犯罪的综合打击 213
第三节 证券犯罪的辅助对策 214
一、完善证券犯罪的刑事司法解释 214
二、发挥社会的舆论监督作用 216
三、加强证券犯罪国际间的司法合作 217
参考文献 219
后记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