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篇 1
地震与地震灾害 3
地震灾害救助 5
地震灾后心理援助 5
哪些人需要心理援助 6
心理援助发展的历史与现 状 6
心理援助开展的条件 7
地震灾后学生心理援助的重要性和目标 8
地震灾后学生心理援助的任务 10
地震灾后学生心理援助的工作要求 11
提高对灾后学生心理援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1
提高心理援助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2
防止心理援助中滥用心理测验和心理分析 12
加强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心理援助人员的素质 13
提高对心理援助工作的有效管理水平 13
地震灾后学生心理援助的原则 14
补救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14
科学性与客观性相统一 15
面向全体与重视个别差异相结合 15
学生心理援助体系构建 16
心理特征篇 19
学生一般心理特征 21
为什么需要了解学生心理特征 21
少年儿童心理年龄特征 21
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22
小学儿童的注意特点 23
小学儿童的记忆特点 23
小学儿童的思维发展 24
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 24
中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26
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6
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29
地震灾害时期学生的心理特征 31
学生对地震灾害的一般心理反应 31
不同年龄学生对地震灾害的反应方式 31
地震后需要留意学生的哪些反应 33
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心理压力的不良反应方式 33
学生对地震造成的心理压力的积极反应方式 34
语言发展能力对学生灾后反应方式的影响 35
电视或网络对学生灾后反应的影响 36
失去亲人学生灾后的反应 36
地震后女生较易发生更严重的症状 37
地震后环境改变对学生带来的影响 38
重要他人地震后情绪反应对学生的影响 38
哪些学生更容易在灾难中受到心理伤害 39
哪些情况应该进行儿童精神科的评估或治疗 40
灾后学生最主要的心理需求是什么 40
问题表现篇 43
震区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 45
身体症状 45
心理反应 46
震区学生的常见心理障碍 54
创伤后应激障碍 54
其他特殊的心理疾患 58
非震区学生的心理问题表现 59
身体症状 59
心理反应 60
方法技巧篇 67
灾后调整学生情绪的方法 69
倾听 69
放松 73
灾后心理援助中的接纳方法 76
真诚 76
尊重 77
积极关注 78
灾后心理援助中教师的适度反应策略 79
同感 79
心理援助中的情感反应 81
心理援助中与学生的沟通技术 82
如何与灾区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84
心理援助中与学生的谈话技巧 85
心理援助中的自我开放技术 87
对学生心理援助时的身体语言 87
如何处理沟通中学生的哭泣 90
心理援助中的团体心理辅导 91
什么是团体心理辅导 91
团体辅导的特征 91
在灾区学校如何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92
针对不同人群的帮助方法与技巧 99
对丧亲者的帮助方法与技巧 99
对亲人伤残者的帮助方法与技巧 103
对亲历与目击者的帮助方法与技巧 106
对同理受害者的帮助方法与技巧 112
做好其他人群的教育帮助工作 118
灾后常见心理障碍的鉴别标准与干预方法 123
创伤后应激障碍 123
恐怖性神经症 126
焦虑症 127
强迫症 130
重度抑郁症 132
药物依赖或物质滥用 135
心身疾病 136
援助途径篇 141
学校开展的心理援助 143
早期的心理抚慰 143
课堂中的灾后心理援助 148
活动中的灾后心理援助 151
学校心理咨询 155
家庭心理援助 162
了解、理解孩子的感受 162
成为孩子倾诉的对象 163
帮助孩子克服焦虑和恐惧 163
不要相信谣传 164
警惕孩子出现创伤应激障碍(PTSD) 164
地震后自我心理调节 165
尽量多地与人分享你的想法和感受 165
恢复正常的生活、学习 166
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166
保持健康向上、积极乐观的心态 167
身心放松和参加适量运动 167
社会心理援助 167
一般社会组织的心理热线 168
政府组织的心理危机与干预中心 168
社会心理咨询机构的心理咨询 169
专业心理学会组织的心理干预 169
医疗卫生组织的心理危机干预 170
案例篇 171
团体心理援助方案设计示例 173
地震灾难心理危机干预方案 173
5.12汶川地震后班级心理辅导方案 177
灾后团体心理疏导方案 179
校园创伤早期受害者小组辅导方案 179
个体心理援助方案设计 183
PTSD干预的基本方案 183
个体心理援助示例 187
汶川受灾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189
附录篇 199
身心应激反应问卷测试 201
心理创伤测试量表(一) 205
心理创伤测试量表(二) 207
对教师的建议 209
创伤经验症状量表 212
创伤问题评估表 214
严重创伤应激反应快速筛选量表 216
参考文献 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