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性别平等》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志发著
  • 出 版 社: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7
  • ISBN:9787207074706
  • 页数:268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通过文献考察,论述壮族的文化、婚姻家庭、经济生活、宗教信仰、教育文化、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的关系。

总序 1

第一章 壮族文化与性别平等总论 1

第一节 性别文化及其基本内容 1

一、文化与性别文化 2

二、性别文化的基本内容 4

三、性别文化与性别平等 8

第二节 壮族文化及其性别特征 10

一、壮族社会的历史轨迹 10

二、壮族文化的总体特征 14

三、壮族文化的性别特征 17

第三节 壮族性别平等的研究意义 19

一、研究壮族性别平等的缘由 19

二、研究壮族性别平等的方法 20

三、研究壮族性别平等的价值 21

第二章 壮族婚姻家庭与性别平等 23

第一节 壮族婚姻家庭与男女地位的历史演变 23

一、族内群婚阶段:壮族妇女权力地位的崛起 24

二、族外群婚与对偶婚阶段:壮族妇女权力地位的鼎盛 26

三、一夫一妻制:壮族两性权力地位变化的开始 29

第二节“双轨制”运行的壮族婚姻制度 31

一、“倚歌择配”与壮族男女婚姻自主 32

二、壮族不落夫家婚俗中的“女权”表达 35

三、壮族入赘婚俗中的男女地位保障 39

四、壮族的鳏寡再婚与“节妇”难觅 44

第三节 不成熟的壮族父权家长制 49

一、壮族父权家长制的性别等级特征 49

二、壮族父权家长制的性别平衡特征 57

第三章 壮族经济生活与性别平等 62

第一节 壮族经济生活和性别分工的演变 62

一、壮族采集和渔猎经济发展及“母权”的持久盛行 63

二、壮族农业经济发展与“父权”的渐次增强 68

三、壮族工业和商业经济发展与男女的各自作用 76

第二节 妇女的“忙里忙外”与壮族性别平等 83

一、壮族妇女的社会劳动参与率与性别平等 83

二、壮族妇女的社会劳动影响力与性别平等 89

三、壮族妇女的社会劳动回报率与性别平等 92

第三节“男逸女劳”与壮族性别不平等 96

一、“男逸女劳”与不合理的性别角色划分 96

二、“男逸女劳”与不合理的性别制度与文化 101

三、“男逸女劳”与不合理的社会资源分配 106

第四章 壮族政治军事与性别平等 109

第一节 壮族社会制度与两性地位的演变 109

一、壮族史前社会制度与“贵女贱男” 110

二、壮族的奴隶占有制度与“典男鬻女” 115

三、壮族土司制度与“妻从夫职” 121

第二节 壮族社会组织及其两性关系特点 126

一、壮族的亲属群体与血缘性别“权力结构” 126

二、壮族的村社组织与地缘性别“权力关系” 131

三、壮族的民间组织与业缘性别“权力结构” 137

第三节 壮族的政治参与和性别平等 140

一、壮族的政治参与及其性别特征 140

二、壮族的军事参与及其性别特征 150

第五章 壮族宗教信仰与性别平等 157

第一节 壮族原始宗教及其性别互补意蕴 157

一、壮族自然崇拜及其性别特征 158

二、壮族图腾崇拜及其性别特征 163

三、壮族祖先崇拜及其性别特征 168

第二节 壮族麽教及其性别等级倾向 172

一、麽教及其性别结构的历史演变 173

二、麽教的信仰对象及其性别结构 177

三、麽教的信仰主体及其性别等级 181

第三节 壮族道教、佛教及其性别二元特征 185

一、壮族道教信仰与“阴阳并重” 185

二、壮族佛教信仰与“众生同一” 189

第六章 壮族教育文化与性别平等 192

第一节 壮族教育与性别分层 192

一、壮族生产教育及两性的各司其职 193

二、壮族生活教育与妇女当家做主 198

三、壮族学校教育与男女结构失衡 202

第二节 壮族科学与两性智慧 206

一、壮族种植科学与女性的主导地位 206

二、壮族医学与阴阳平衡学说 209

第三节 壮族文化与性别角色 214

一、壮族风俗习惯及其对“男逸女劳”的体现 214

二、壮族文学艺术及其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塑造 218

三、壮族传统体育及其对两性力量智慧的展示 221

第七章 壮族哲学思想与性别平等 224

第一节 壮族宇宙论与性别互补 224

一、壮族宇宙论及其“阴阳合德”性质 225

二、“伯乜观”:万物生成的独特阐释 229

第二节 壮族人生论与性别界限 237

一、壮族伦理道德及其性别特征的演变 238

二、壮族道德规范与两性义务对等 241

三、壮族道德要求及两性角色差异 244

第三节 壮族的知识论与性别评价 247

一、壮族知识论的历史考察 248

二、壮族知识论的双重性别特征 252

参考文献 258

后记 262

跋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