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
第一章 古典戏曲整体描述 1
一、南北融合与古代戏曲 1
二、喜剧手法与喜剧语言 19
三、戏曲批评的诗化形式 37
四、安徽曲家的理论贡献 51
第二章 金元戏曲风范 67
一、金院本的曲调与题材 67
二、元人的“家长里短剧 73
三、元人戏曲的诗意风格 86
第三章明代戏曲精神 99
一、王明与戏曲 99
二、汤显祖与唐代文学 104
三、《牡丹亭》的评点 117
四、晚明文人的戏曲生活 139
五、潘之恒的戏曲活动与理论 149
第四章清代戏曲流变 160
一、《长生殿》中“情”的内涵 160
二、《吟风阁杂剧》的艺术独创性 173
三、“四大徽班”崛起的启示 231
四、杨恩寿曲论的过渡型特征 235
第五章 近代中国戏曲学的确立 247
一、戏曲史学的规模初创 247
二、戏曲美学的中西融会 254
三、戏曲音律学的邃密转精 268
四、戏曲文献学的日臻完善 270
附录一 杨潮观年谱 278
附录二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试补 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