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表1—1 采访概况(1983~1989年) 4
表2—1 熟练工的连续工作期(1903年) 29
表2—2 在东京某电气设备厂商的连续工作期(1926年) 32
表2—3 不同规模的工资差距(1908年和1930年) 37
表2—4 不同工厂规模的民间重工业男性职工数(1920年和1930年) 44
表2—5 新设立的工厂数(1904~1933年) 45
表2—6 军需对民间机械工业产生的影响(1932~1938年) 46
表2—7 主要重工业生产厂家的订货量(1937~1938年) 47
表2—8 一台丰田汽车的制造成本(1939年) 53
表2—9 大下包厂家的再下包厂家(20世纪30年代中期) 56
表2—10 按发包企业数划分的大阪市大正区的下包工厂(1937年) 57
表2—11 大阪市零星机械器具厂职工每人操作原动机台数及实际操作马力数(1936年和1937年) 58
表2—12 大阪市大正区机械器具下包工厂按规模划分的劳动力构成(1936年) 62
表3—1 经济指标(1949~1956年) 81
表3—2 制造业不同企业规模间工资差距(按现金支付总额,1950~1955年) 83
表3—3 工会组织率(1946~1960年) 84
表3—4 制造业工会会员按企业规模划分的分布(1948年、1956年) 85
表3—5 购置二手设备占固定设备投资的比例(按企业规模划分,1954~1959年) 87
表3—6 按交易年数划分的松下电器的企业数(1961年) 89
表3—7 系列企业与下包企业的生产额中用于弱电的生产额所占比例(1955~1959年) 90
表3—8 一级下包企业对二级下包企业的下包订货额(以松下电器为例,1957~1959年) 92
表3—9 全产业及各产业中常用劳动者和临时劳动者的增加率(1955~1959年) 99
表3—10 制造业的常用劳动者中临时劳动者与日雇佣人员所占比例(1956~1959年) 101
表3—11 员工人数500名以上的企业中临时劳动者占常用劳动者的比例(1956年、1959年) 102
表3—12 公正交易委员会实施的与下包相关的定期调查及特别调查(1956~1977年) 109
表3—13 事业协同组合的主要活动(1958~1978年) 116
表3—14 制造业加入事业协同组合的情况(1957~1976年) 119
表3—15 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余额(1969年) 124
表3—F1 企业内工会(1926~1930年、1947~1975年) 76
表3—F2 不同企业规模的职工人数增加率(1952~1955年) 86
表4—1 工会组织率(1960~1977年) 134
表4—2 全企业按企业规模划分的工会会员数(1956年、1966年及1976年) 135
表4—3 开展下包业务的中小企业数量和比重(1966~1981年) 139
表4—4 产值中下包业务的比例超过80%的中小企业(1976年和1981年) 139
表4—5 丰田的临时劳动者和季节性劳动者(1946~1979年) 143
表4—6 东芝的临时劳动者和钟点工(1958~1983年) 145
表4—7 彩色电视机的新产品机型数和终止生产机型数(1972~1974年) 149
表4—8 丰田的委托生产(1987年) 152
表4—9 丰田的委托生产占日野汽车工业总产值的比例(1966~1987年) 154
表4—10 20世纪60年代转移到下包企业的丰田汽车零部件次装配线 155
表4—11 富士电机东京工厂的下包业务内容(1965~1990年) 158
表4—12 富士电机东京工厂的下包比例、一级下包企业数、产品种类数的变化(1974~1990年) 159
表4—13 富士电机东京工厂及其下包企业之间计量控制器具设计与组装的分担情况(1985年) 160
表4—14 机械工业排名前三位的下包内容变化(1934年、1950年及1968年) 162
表4—15 日本的知名电机与汽车生产厂商对关联企业的投资动向(1956~1963年) 165
表4—16 与下包企业保持资本和经营关系的日本大型生产商(1950年和1968年) 166
表4—17 制造业的采购基本契约的普及率(1965年和1970年) 170
表4—18 与下包企业的交易年数:富士电机(1983年)和松下电器(1961年) 171
表4—19 制造业的价格决定方式(1962~1983年) 182
表4—20 新车模型的零部件开发方式比较:日本、美国、欧洲(1987年) 189
表4—21 使用自主开发技术以及提供给发包企业的下包企业比例(制造业,1983年) 190
表4—22 日本的汽车和电子产业交货时间单位的变化(1979~1982年) 198
表5—1 作为研究对象的日本和英国的电子厂商详情(1983~1986年) 214
表5—2 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的老客户数量(1983~1986年) 221
表5—3 日本电子产品下包企业的老客户数(按等级和专业领域划分,1983~1986年) 221
表5—4 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对前三位客户的年销售依赖度(1983~1986年) 222
表5—5 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对前三位客户的年销售依赖度(按等级和专业领域划分,1983~1986年) 223
表5—6 始终有交易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按业务内容与等级划分:日本和英国的比较(1983~1986年) 227
表5—7 电子产品下包企业按业务内容与专业领域划分:日本和英国的比较(1983~1986年) 228
表5—8 物质资本和特定资产专用性比较: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29
表5—9 物质资本和特定资产专用性排名: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30
表5—10 老客户企业的平均员工人数: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31
表5—11 人力资本专用性排名: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96年) 232
表5—12 人力资本专用性排名(已调整企业规模):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33
表5—13 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与其交易额最大的发包企业之间的平均距离(1983~1996年) 235
表5—14 场地资产专用性排名: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37
表5—15 综合资产专用性与客户集中度: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1983~1986年) 238
表6—1 日本和英国的电子产品下包企业对发包企业的看法(1983~1986年) 254
表6—2 日本电子产业中组装加工下包企业业主的平均简介(1986年) 276
表6—3 日本的电子产业中组装加工下包企业业主的职业生涯类型(1986年) 277
表6—4 日本一级电子组装下包企业业主与一般制造业员工的收入比较(1985年) 279
表6—5 日本电子产业的组装下包企业业主与大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比较(1986年) 281
表7—1 在日本、美国、欧洲调查的54家汽车零部件工厂的情况(1987~1989年) 291
表7—2 日本、美国、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工厂模具更换所需时间(1987~1989年) 293
表7—3 日本、美国、欧洲的汽车零部件工厂模具更换频度(1987~1989年) 294
表7—4 日本与美国的交流发电机工厂的产品种类比较(1987年) 295
表7—5 日本、美国、欧洲汽车零部件工厂新模具从订货到交货的时间(1987~1989年) 298
表7—6 日本、美国、欧洲汽车零部件工厂蓝领工人的两种分类(职种分类,1987~1989年) 300
表7—7 日本、美国、欧洲汽车零部件工厂模块化制造的多台机器操作(1987~1989年) 301
表7—8 日本、美国、欧洲汽车零部件工厂的库存水平(1987~1989年) 307
表7—9 日本、美国、欧洲汽车零部件工厂的库存量的相对比例(1987~1989年) 307
表7—10 平均1天向主要订货企业的JIT交货次数(1987~1989年) 310
表7—11 汽车零部件的缺陷频率(1988年) 311
表A—1 采访情况(1983~1989年) 327
表B—1 作为调查对象的汽车和电机、电子产品制造商各20家(1986年) 392
表B—2 实行下包的理由:日本的汽车及电机、电子产品大型制造商(1986年) 398
图图2—1 重工业大企业的离职率(1919~1930年) 31
图2—2 两家造船厂不同工作年限的工资曲线(1925年前后) 35
图2—3 八幡制铁所的固定员工与临时工的雇佣变化(1920~1931年) 39
图3—1 食品、机械、电器、运输机械产业的正式员工、临时工的动向(1956~1957年) 100
图3—2 《下包货款拖延支付等防止法》的运用手续图 110
图3—3 下包货款的支付情况(1961~1977年) 111
图3—4 中小企业各种协同组合数的动向(1960~1980年) 119
图3—5 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及大企业的贷款情况(1966年) 123
图3—6 接受贷款情况(不同企业、不同金融机构,1957年) 125
图3—7 贷款合计(银行以外的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和民间金融机构及其他政府财源) 126
图4—1 制造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工资差距(1958~1983年) 132
图4—2 日本制造业按企业规模划分的产值(1954~1981年) 137
图4—3 中小企业的附加值所占比例的变化(1962~1982年) 138
图4—4 日本主要10家汽车厂商的外包(1961~1986年) 140
图4—5 运输机械产业按事业所规模划分的雇佣情况(1970年、1975年、1980年及1984年) 142
图4—6 耐久消费品的普及率(1957年和1964年) 147
图4—7 耐久消费品的普及率(1958~1976年) 147
图4—8 耐久消费品的普及率和实际可支配收入(1970~1982年) 148
图4—9 日产汽车的车型和车体款式的增加(1965~1985年) 151
图4—10 富士电机东京工厂某下包企业的下包内容的变化(1954~1983年) 158
图4—11 计量控制仪器下包的详细内容(富士电机东京工厂,1985年) 161
图4—12 下包业务的内容转换(1962~1972年) 163
图4—13 下包的重组(1971年) 175
图4—14 下包的重组(分等级,1971年) 176
图4—15 集群式管理:富士电机东京工厂(1986年) 178
图4—16 戴姆勒—奔驰公司的供应关系重组(1988年) 179
图5—1 日本产吸尘器的零部件编号内容(1986年) 226
图5—2 日本某高保真音响产品工厂的一级组装加工下包企业的地理分布(1986年) 236
图表目录 1
图表资料提供 1
第一章 总论 1
确定问题所在 1
研究方法 3
日本下包制度的新解释 5
下包制度的四种理论 12
第一篇 日本下包制度的历史第二章 二元论的起源与日本制造业下包制度的出现(1900~1945年) 27
劳动力流动和安定化 28
内部劳动力市场的产生 32
临时工的产生 37
下包制度的出现 40
下包的类型 50
政治与雏形 64
归纳和结论 70
第三章 战后下包制度的出现(1945~1960年) 72
战后的混乱 73
工会 74
道奇计划的打击 79
朝鲜特需及其后 80
变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82
技术性条件 86
战后下包体系的产生 88
临时劳动者 98
政府的政策 102
概括和结论 128
第四章 日本下包制度的转变(1960~1990年) 130
二元结构论的衰退 131
生产者的战略和市场 146
“系列”的复活 164
下包制的长处与协调性生产的出现 167
长期性契约关系 169
集群管理体制的出现 173
下包关系的新形式 180
概括和结论 200
第二篇 现代的下包惯例第五章 资产专用性的再思考 209
委托生产 210
资产专用性 211
实地调研 212
模式内的各种变化 239
概括与结论 249
第六章 “讨价还价”还是“解决问题” 252
对发包企业的看法 252
下包企业改进计划 265
英国的本土下包企业和日系当地工厂 270
企业家精神的源泉 275
概括和结论 282
第七章 灵活性的源泉 284
传统的框架 285
灵活性的再思考 286
灵活性的类型和测定方法 289
实地调研 290
产品混合生产和多品种 292
设计变更与新产品 297
人力资源的灵活性 299
库存量水平 304
交货工作 309
概括和结论 312
第八章 结论 315
历史 316
当今的惯例 320
附录A 采访对象一览 326
附录B 进行下包的理由以及本研究所使用的提问条目摘录 387
附录C 战后的中小企业团体 407
附录D 协同组合 409
参考文献 412
后记 428
译后记 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