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1
一、研究意义 1
二、研究方法 7
三、本书结构 10
第一章 刑事审级制度概述 12
一、刑事审级制度的概念分析 12
(一)刑事审级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3
(二)刑事审级制度与相关概念之比较 16
二、刑事审级制度的基本原则 22
(一)审级独立原则 22
(二)上诉不加刑原则 33
(三)有限审查原则 38
三、刑事审级制度的功能 42
(一)保障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42
(二)保障司法裁判的正确性 45
(三)促进程序公正 50
(四)统一法律适用 54
(五)防止权力滥用 56
(六)解释和发展法律 60
四、小结 64
第二章 国外刑事审级制度比较分析 68
一、刑事审级制度模式之比较 69
(一)两审终审制模式 69
(二)三审终审制模式 71
(三)其他模式 73
(四)几点启示 74
二、刑事法院等级之比较 75
(一)法院的等级划分 75
(二)各级法院的功能 84
(三)各级法院的管辖范围 84
三、刑事初审程序之比较 95
(一)刑事初审普通程序的一般考察 95
(二)各国刑事初审普通程序的异同 111
四、刑事上诉程序之比较 113
(一)刑事上诉程序的构造 113
(二)刑事上诉程序的审查范围和上诉理由 117
(三)刑事上诉程序的裁判方式 122
(四)刑事上诉的主体 124
(五)刑事上诉的期限 129
五、小结 130
第三章 刑事审级制度的构建原理 133
一、认识论原理 133
(一)刑事审判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134
(二)认识论与刑事审级制度的构建 139
二、价值均衡原理 145
(一)司法公正 146
(二)司法效率 153
(三)司法公正与司法效率之间的均衡与刑事审级制度的构建 156
三、技术原理 160
(一)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审判对象之间的区分 160
(二)初审程序与上诉程序之间的功能划分 166
(三)程序分流机制 171
四、小结 177
第四章 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缺陷 180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概述 181
(一)新中国两审终审制的起源和演变 181
(二)两审终审制的主要内容 185
(三)设立两审终审制的根据 190
二、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理论缺陷 193
(一)两审终审制是否符合中国国情 193
(二)审级制度设置是否应当以诉讼效率为主导 199
(三)补救措施能否弥补两审终审制的缺陷 201
三、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立法缺陷 203
(一)侧重私人目的的刑事审级制度功能 203
(二)法院制度不尽合理 207
(三)缺乏相对独立的法律审 212
(四)全面审查原则有悖法理 215
(五)上诉与抗诉失衡 217
(六)上诉不加刑原则存在漏洞 218
(七)发回重审制度有悖于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精神 222
(八)超职权主义仍然存在 223
四、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实践缺陷 225
(一)粗糙的第一审程序 225
(二)流于形式的上诉审理 227
(三)书面为主的审理方式 229
(四)上诉不加刑原则难以得到贯彻落实 232
(五)发回重审存在诸多弊端 233
(六)事与愿违的死刑复核程序 236
(七)终审不终 239
五、小结 241
第五章 中国刑事审级制度的修改与完善 245
一、三审终审制改革方案评析 245
(一)增加第三审程序 246
(二)调整各级法院的设置、功能与管辖权 246
(三)区分权利性上诉和裁量性上诉 249
(四)区分事实审和法律审 250
(五)废除全面审查原则,实行有限审查原则 251
(六)改革上诉程序的审理方式 251
(七)建立判例制度 253
二、三审终审制改革方案可能面临的障碍 253
(一)三审终审制改革是一项成本高昂的改革 254
(二)三审终审制改革可能因为行政化的法院关系而落空 255
(三)法律审与事实审之间的区分存在较大难度 256
(四)难以处理上诉程序与死刑复核程序、再审程序之间的关系 257
(五)现行刑事初审程序无法为三审终审制改革提供足够的支持 259
(六)过低的律师参与率将会影响三审终审制改革的实施效果 260
三、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目标与途径 262
(一)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渐进性 263
(二)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及其措施 268
(三)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中期目标及其措施 275
(四)中国刑事审级制度改革的远期目标及其措施 277
四、小结 281
结语 284
参考文献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