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1
话剧何以繁荣 1
话剧,再出发 22
谈谈演些外国优秀剧目问题 42
不都是最好,仅仅是我喜欢 46
谈方言话剧 51
应该重视广播剧——《生生死死总关情》序 55
课本剧和课本剧以外 59
中国需要比较戏剧——《比较戏剧论文集》代序 65
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对戏剧的贡献 70
遥远的祝贺——为重庆市话剧团五十年华诞作 89
从沈阳话剧团的探索说起 95
在承德话剧团研讨会上的发言 100
复旦剧社演出《寄生草》 105
我看南开话剧运动——《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代序 107
由清华园出来的戏剧家 116
原国立剧校前期的学生运动 123
难忘的“雾季戏剧”——忆抗战期间重庆戏剧运动 133
重访周公馆 138
简忆上海地下剧影协会——纪念上海解放五十周年 142
中国剧协五十年感言 150
访日札记 154
加强中日戏剧交流建立东方戏剧学——在1993年5月大连中日戏剧交流研讨会上的发言 168
美国戏剧的轮廓 178
毋忘中国现代戏剧的先驱者——纪念余上沅诞辰一百周年 197
关于曹禺的几点粗浅想法 204
老剧人陈永倞之诗词——《陶然吟》序 211
两忆江村 215
记赵韫如学长 219
方琯德,不息的追求者 224
陈白尘——当之无愧的戏剧战士 227
悼话剧大师黄佐临 232
我们高贵的榜样——贺孟斧——为《风雪夜归人》重演作 236
杨村彬的人格和艺品 238
张骏祥《导演术基础》序 243
熊佛老在上海解放前夕 248
想念陶行知先生 254
夏公在戏剧战线的雪泥鸿爪 257
黄宗江的舞台嫁接 268
大哉,洪深! 276
我所认识的夏淳 287
说于伶 295
献给于伶 311
1946年欧阳山尊在上海 313
老姜,姜老——一位难忘的戏剧战士 317
高尚的品质深切的怀念——忆徐平羽同志 324
黄维钧《菊苑巡睃》序 329
给作者王育生的信 334
论徐晓钟导演思想 338
十地圆通游行自在——《陈薪伊导演艺术》序 345
《艺谈博拾》序 351
怀念我们的亲密朋友——千田是也和杉村春子 354
《美好的感情》跋——兼向白土吾夫先生致意 364
松原刚的《现代中国戏剧考察录》 369
我所知道的诺里斯·霍顿 372
给孩子们看儿童剧 378
凤凰山上的育才戏剧组 381
可爱的孩子剧团 388
程式如《儿童剧散论》序 392
任德耀和《任德耀剧作选》 397
《〈马兰花〉舞台艺术》序 403
在“日本最小的剧场”看木偶戏 409
怒发冲冠,壮怀激烈!——论《甲午海战》舞台艺术的气势 413
《蔡文姬》的舞台语言 422
《陈毅市长》给我们的启示 429
《陈毅出山》和《东进!东进!》浅谈 436
《茶馆》——艺术完整性的高峰 442
从《红白喜事》的成就谈写实艺术的生命力 447
意深味涩的《推销员之死》 455
同莎士比亚开了一次亲善的“玩笑” 459
“于无声处听惊雷”——评日本话剧《郡上农民起义》的演出 464
日本戏剧印象一斑 471
日本话剧《屈原》——精彩的演出 480
在布莱希特故乡看戏 483
千朵莲花手上开——看美国全国聋人剧团演出 486
来自异乡的艺术蝴蝶——祝贺美国音乐剧的上演 488
可爱的一群小青蛙——看台北青少年的演出 492
论“游击”演出 495
到小剧场里去演独幕剧 498
送剧宣九队 501
给上海剧人 503
剧影汉奸何处去了? 510
附逆影剧人检举诸问题——敬致特种委员会 511
反对“娱乐捐” 514
票价涨了!——要求取消娱乐捐 516
恨不生为美国人 518
艺员登记 519
拒绝“艺员登记”有什么好处?——致全市吃“开口饭”的朋友 521
“艺员登记”九问 523
为“艺员登记”事正告市政会议诸公 525
中国影剧工作者致美国同业公开信 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