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构造和成矿作用讨论会 1989年11月20—25日 武汉论文摘要汇编》PDF下载

  • 购买积分:11 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
  • 出 版 社:大陆构造及成矿作用学术讨论会组织委员会
  • 出版年份:1989
  • ISBN: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

关于大陆构造的冥想&马杏垣 1

华南元古代—侏罗纪构造演化&万天丰 2

雪峰隆起的构造性质&马文璞 2

赣北造山带的演化与控矿作用&马长信 3

中国元古代及早古生代构造格局与大陆边缘的发展&王鸿祯 4

内蒙地轴的解体及辽—冀—蒙早显生宙造山带的建立&王东方 陈从云等 6

东秦岭陆内造山带的基本特征&王全庆 8

秦巴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方案&王全庆 裴先治 9

冀东北承德—平泉一带太古宙“眼球状片麻岩“成因机制及构造意义探讨&王国灿 李舜贤等 10

东秦岭陶湾群沉积环境及其构造意义&王宗起 11

滇西腾冲—梁河地区地壳演化特征&王豪 徐成彦等 12

我国金矿分布与大地构造关系概述&王豪 张晓燕等 13

华夏造山带研究及问题讨论&水涛 15

内蒙古狼山—渣尔泰中元古代过渡壳的构造变形序列&牛树银 胡骁 16

粤东燕山旋回构造特征&孔庆寿 17

喜马拉雅地区前寒武纪基底构造样式的探讨&石绍清 17

两广云开造山带加里东和印支构造旋回构造—变质—岩浆作用时序及其地质意义&叶伯丹 18

皖南蛇绿岩套及其构造意义&叶德隆 20

滇西昌宁—孟连造山带双向推覆构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刘本培 方念乔等 21

前震旦纪扬子板块西北缘地体—板块构造&刘肇昌 22

中国东部及邻区大地构造演化的新见解&任纪舜 23

北祁连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及其构造环境的讨论&任有祥 夏林圻等 24

甘肃白银厂火山块状硫化物矿床形成的板块构造环境&任秉琛 邬介人 25

闽—粤沿海地体碰撞作用与活化事件&吉雄 26

东秦岭造山带南缘大型滑脱构造及其结构特征&陈仁义 杨森楠 27

雷南—琼北裂谷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陈明是 28

藏南喜马拉雅东西向北倾伸展断裂&陈智梁 刘宇平等 29

浅析闽北加里东造山带&朱玉磷 30

塔里木地块北缘前寒武纪构造机制初探&陆松年 高振家 31

褶皱山脉的地球膨胀成因&许霖 32

中条山晚太古—早元古裂谷的波浪状构造演化&吴文奎 段联合 33

东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史&吴正文 王自强等 34

从卫星图像上看东南地洼区的构造特征&吴湘滨 35

滇西新生代造山带的构造演化&何科昭 36

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在大陆地壳演化中的意义&宋鸿林 韦必则 37

地层划分中的构造问题一论内蒙苏尼特左旗“温都尔庙群”的确立&邵济安 张覆桥等 37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及其演化&杨志华 37

秦岭造山带两种褶叠层的发现及其意义&杨志华 40

燕山期滨太平洋造山带初探&杨森楠 40

断裂造山带&杨巍然 41

陶湾断裂造山带的厘定及其意义&杨巍然 胡德祥 42

区域性“顺层”面理的成因及其在变质构造演化中的意义&单文琅 宋鸿林等 44

变质岩层构造演化的理想模式&单文琅 傅昭仁 45

秦岭北侧中朝板块南缘早加里东裂陷运动&张二朋 46

东秦岭古生代板块对接、碰撞构造作用的地球化学证据与限制&张本仁 谷晓明等 47

陕西商洛地区宽坪群的变形作用和变质作用&张寿广 万渝生 48

大陆构造若干基本问题的讨论&张治洮 49

大别造山带与河淮断拗陷盆地&张国伟 50

阜平隆起南缘早前寒武纪变质岩群构造继承、控制作用的探讨&赵温霞 史忠等 51

剪切透镜体构造——以东秦岭造山带核部构造为例&索书田 董月华 52

扬子陆块东南缘早古生代板块构造演化的沉积记录&段太忠 高振中等 53

大别山北部地区地壳结构的初步建立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姜本鸿 54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元古代过渡壳的岩石组合和构造演化&胡骁 55

华北地台北缘(侧)区域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带与地壳演化&胡骁 牛树银 55

温都尔庙群时代和构造意义的新认识&胡骁 牛树银 56

东秦岭造山带石炭纪陆相地层形成的古构造环境及其大地构造意义&郝杰 57

木兰山一张八岭蓝片岩带岩石学岩石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桑隆康 58

东天山造山带构造演化特征&郭令智 马瑞士等 58

闽、粤沿海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形—变质作用&郭坤一 60

闽、粤沿海变质构造岩固态流变构造特征&郭坤一 61

丹矾窑—二郎坪断裂造山带变形史&郭颍 62

中国东部及邻区中新生代大陆扩张盆地及造山运动的基本类型&郭福祥 63

对于“古中国地台”的质疑&夏元祁 64

江南元古代复合地体的初步研究&徐备 郭令智等 65

中朝陆台北缘的基性岩带及其构造意义&唐克东 颜筠竹等 66

张性岛弧火山岩特点与找矿意义——以“三江”地区义敦岛弧为例&莫宣学 67

论秦岭构造带中、晚元古代俯冲及碰撞造山作用&陶洪祥 王全庆等 69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地区中、上元古界构造变形特征&陶洪祥 裴先治 70

扬子地台北缘元古代大陆岛弧的地球化学证据&高山张本仁等 71

秦岭造山带及其邻区大陆地壳组成和演化的地球化学研究&高山 张本仁等 72

减压效应与变质地体的抬升&游振东 周汉文等 73

褶叠层一大陆地壳伸展构造的一种基本构造型式&傅昭仁 单文琅 74

秦巴地区碱性岩的时空分布及与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历史的关系&喻学惠 75

华北板内造山带的形成史&葛肖虹 77

江西九岭—武功山地区的构造演化&程海 吉磊等 77

用有限单元法分析中国及邻近地区板块的受力状况&韩书杰 78

华南晋宁造山期后构造格架&董榕生 朱创业 79

扩张—裂解的中国东南及西太平洋区岩石圈&谢窦克 郭坤一 80

论弧体—新概念的地体&詹玉亭 83

浙江西拢上地幔捕虏体中矿物的再平衡:地幔上隆的证据&路风香 84

秦巴地区地质构造特征及构造演化史&蔺作文 何恢亚等 85

冀东北承德—平泉一带太古宙穹隆——褶皱带构造样式&谭应佳 李舜贤等 86

太行山阜平隆起南部早前寒武系划分及其形成构造环境&谭应佳 赵温霞等 87

横断山造山带的板块构造解析&潘桂棠 88

压(扭)性垂向交叉断裂与全球南南西统一应力场&孙兆元 89

南阳凹陷油气藏的控制因素&马正 陈全茂 90

渭河地堑构造特征及演化&王全庆 何恹亚等 90

塔里木盆地形成及裂谷作用初探&王廷印 刘金坤 91

一种研究裂隙发育部位的新方法—F指标法&王安德 邹乐君 93

南华北盆地主要地质特征及其形成演化&王定一 93

贵州地史时期的裂谷作用及其地壳演化&王砚耕 95

东北煤田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演化初析&王展恒 96

同生逆断层的特点及成因分析&王燮培 宋廷光等 97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的构造背景分析&甘克文 98

郯庐断裂带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田世澄 陈建渝 99

南襄盆地的构造差异与含油气性的关系&田世澄 张树林 100

鄂尔多斯西缘褶皱—逆冲推覆构造类型与成因机制探讨&孙家振 张光亚 100

鄂尔多斯周缘新生代断陷盆地发育特征与形成机制分析&孙国凡 101

鄂尔多斯中晚元古代拗拉槽基本发育特征&孙国凡 袁卫国 102

中国东部裂陷伸展的一种模式—断块翘倾活动&刘池洋 103

东濮凹陷盐膏塑流构造与油气&齐兴宇 黄先雄等 104

江苏泰州—黄桥地区高精度航磁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李占奎 106

湘西南晚古生代—中生代拗拉谷&李建明 黄国祥 107

中国西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特征&李德生 姚永耘等 108

盆地构造分析在我国油气普查和勘探工作中的作用&陈发景 108

塔里木盆地构造属性及含油气特征&陈全茂 109

南阳凹陷泥岩裂缝油气藏形成的构造条件&陈全茂 张光亚 110

广西丹池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的演化及控矿作用&陈洪德 110

中国中、新生代“开合扭”断裂和盆地系统&陈社发 112

中扬子区印支运动的基本特&邱之俊 雷清亮等 113

东濮拉分盆地的扭动机制及圈闭条件分析&林军 114

华南地区晚古生代地壳开裂与海盆发展演化&赵时久 张开明 115

裂谷盆地的构造发育特征及对油气的控制作用&张之一 116

延吉盆地的构造地质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预测&张之一 高品文 117

我国大陆新生代沉积及盆地成因&张开明 118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特征&张树林 119

南襄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关系&顿铁军 120

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发育的几何学问题及其大地构造意义&茹克 121

中扬子地块北缘构造演化特征及与油气关系的研究&郭守国 121

论软沉积变形构造&索书田 韩书杰 122

句容盆地及其周边地区滑动拆离构造的研究&徐成彦 刘少峰 123

句容盆地及其周边地区中生代构造变形及其与油气关系的研究&徐成彦 刘少峰 123

南阳凹陷核桃园组古地温估算&徐献中 124

嵩山地区的软沉积变形构造&韩书杰 125

根据沉积历史分析浙皖早古生代海盆的构造演化&梁兴 126

秦岭—大别山构造带与豫淮煤田的形成与演化&曹代勇 王昌贤等 127

东海盆地西南部区域构造特征与含油气情况展望&傅华元 128

四川龙门山中南段推覆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前景&傅恒? 薛云鹤 130

鄂中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中古生界海相油气的关系&梅廉夫 131

沉积盆地形成与油气聚集的构造条件&颜玉贵 132

拆离断层及其成矿作用&丁式江 134

海南东方县二甲金矿区构造地质特征&丁式江 135

河台高村韧性剪切带的金成矿作用&马金龙 135

河北承德红石碰—大庙断裂带初析&马曹章 136

长江中下游中生代构造应力场与控岩、控矿断裂&万天丰 137

试论分解变形构造&王春增 137

试论贵州东部的侏罗山式褶皱&王砚耕 139

韧性剪切作用形成的含砾碳酸质糜棱岩&王瑞湖 139

内蒙古渣尔泰山韧性剪切带的地质特征&牛树银 胡骁 140

新生代时期中国东部岩石圈的伸展与减薄&邓晋福 141

黑沟断裂带特征及秦岭地槽与华北地台构造关系及演化&邓清录 142

北京西山南观—周口店地区的变质核杂岩构造特征及其成因机理初探&韦必则 143

鄂皖交界地带薄皮构造特征及其显微构造研究&水汀 薛虎 144

苏联境内的郯庐断裂带&叶士忠A.E.Muxaǔлoв 145

雪峰古陆(西南段)的多期次多层次的推覆滑覆构造及其找矿意义&丘元禧 146

关于断裂构造及其成矿作用和控矿作用的研究问题&刘迅 147

阿尔金断裂带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刘光勋 148

运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构造作用&刘斌 149

鄂东南多层次滑脱拆离及其与桐柏—大别山滑脱拆离的对接关系&朱志澄 马曹章等 150

断层扩展的位错模式在冲断推覆构造研究中的应用——以北京西山为例&任建业 葛孟春 151

中国东部辽南逆冲滑脱体系及滞后韧性断层&许志琴 李海兵等 153

内蒙古巴盟东升庙硫铁矿区的逆冲推覆构造及其与成矿作用关系&许传诗 牛树根 153

台湾东海岸至台湾海峡西岸NWW向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毕福志 袁又申等 154

鄂尔多斯西缘逆冲推覆构造带及前陆地区构造特征与油气前景&孙国凡 154

岩石有限应变测量的微型机方法&汤经武 杨学敏 156

豫西秦岭群北缘军马河—马蹄湾韧性剪切带变形变质作用&李兰荣 157

秦岭北河—杨斜断裂带的基本特征及演化程式初探&李时若 李龙等 158

从几个金属矿区的构造研究论剥离断层的控矿作用&宋鸿林 傅昭仁 159

构造变形分解及其在多期变形岩石构造分析中的应用——以秦岭群为例&吴正文 黄万夫 160

逆冲推覆构造控矿规律初探&吴淦国 161

吴川—四会韧性剪切带控金特征及其模拟试验&吴学益 夏勇等 162

断裂作用对某些内生锡矿床(体)控制作用初析&吴堑虹 163

豫西秦岭杂岩加里东晚期向北韧性推覆的变质作用证据和同位素年代证据&陈能松 游振东等 164

走滑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及其运动学特点&陈社发 165

东秦岭泥盆系地层中沉积、层控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杨志华 166

鄂东南多层次滑脱拆离的形成机制&杨坤光 167

中国南方陆块的裂解作用和华南裂陷系的构造演化&杨森楠 169

南京拗陷滑落推覆体的认识及其意义&邹裕琪 170

云南腾冲地区线性构造统计分析&孟宪国 刘粤湘等 171

长平断裂和衡阳断裂的断层岩演化特征与热液矿化作用对比研究&张文山何绍勋 172

长江中下游裂谷初探&张廷秀 173

铁炉子断裂带的形成、演化及成矿作用&张维吉 173

河南省栾川康山金矿区脆韧性变形及金矿成矿构造研究&张银旗 174

桐柏—大别山链南部及其前陆地带的推覆构造研究&张德宝 秦元禧等 175

广东云西金矿韧性剪切带特征及控矿作用&周崇智 段嘉瑞 176

北秦岭古生代断陷带碳酸盐岩韧性变形带&周翊 177

北京怀柔河防口正断层——一条科迪勒拉型伸展拆离断层&G.A.Davis 郑亚东 179

四合堂逆冲断层——北京云蒙山区大型结晶推覆体&G.A.Davis 郑亚东 179

河北崇礼东坪金矿的构造分析&郑亚东 张臣 180

下扬子区印支期以来伸展作用的发现及其意义&罗庆坤 姜大志 181

龙门山逆冲推覆构造演化特征及动力学问题&罗志立 182

五台—太行山区的线性构造&赵温霞 谭应佳 183

江西德兴金山剪切带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成矿作用&胡新宇 184

中国南方中西部晚古生代至三叠纪的裂谷构造&柳怀之 钟自云等 185

玲珑金矿田控矿构造系统&洪岩 186

淮南煤田颖风区推覆构造微观变形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姜波 曹代勇等 187

东秦岭造山带核部的韧性剪切系统&钟增球 索书田 188

福建推覆构造的形成和演化&陶建华 189

秦巴地区内生金矿断裂构造控矿作用的概率统计分析&徐忠祥 190

广东吴川—四会大断裂&段嘉瑞 何绍勋等 191

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初探&段嘉瑞 何绍勋等 192

综合图像处理在腾冲—梁河地区找矿上的应用&晋佩东 朱梅等 193

风阳裂陷槽&涂荫玖 195

安徽蚌埠—五河地区韧性剪切带及与金成矿作用关系&涂荫玖 冉崇珍等 196

大别山变质地体内地壳型韧性剪切阵列&索书田 游振东 197

绍兴—江山断裂带璜山段岩石有限应变测量成果初析&梁良 钟芝筠 198

矿脉构造的断裂力学成因&奚小双 199

阜风推覆构造几何形态的综合研究&曹代勇 姜波等 201

豫淮煤田南缘逆冲断裂带研究&曹代勇 202

论刘岭群的区域对比及其构造相序列&黄万夫 吴正文 203

闽南粤东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黄玉昆 王明琒 204

甘肃西秦岭晚海西—印支期的裂陷与成矿&殷鸿福 204

韧性剪切带的递进应变分析及其找矿意义&彭少梅 何绍勋 205

南岭脉状钨矿成矿构造探讨&彭恩生 207

川西盐源推覆地体的确认&葛肖虹 208

论宁镇山脉推覆构造的特征与形成&葛肖虹 208

论襄—广断裂带性质及周缘构造变形样式、探东秦岭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雷清亮 209

广西珊瑚叠瓦式逆冲推覆构造及其对钨锡多金属矿床的控制作用&熊成云 战明国等 210

扬子板块西北缘青川—阳平关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裴先治 陶洪祥 211

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地区韧性剪切带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裴先治 陶洪祥 213

江西七宝山—青龙山断裂带与南昌—宜丰逆冲推覆构造的关系&樊光明 朱志澄 214

东胜断块系与东胜式铅—锌矿床&燕守勋 216

鄂东金山店杂岩体的构造型式和侵位机制&马昌前 杨坤光 217

中国东部构造、岩浆岩和内生矿产的区划浅析&王伏泉 218

中条山上玉坡变基性侵入岩席的厘定及其意义&王春增 宋鸿林等 219

论香花岭穹窿的成因&王幼明 段嘉瑞 220

花岗岩成因与大地构造演化&刘伟 222

韧性剪切带与金的成矿作用&刘劲鸿 223

中国东部原生金矿床与板块构造&刘肇昌 225

花岗质岩浆的侵位环境、岩体构造及其力学分析和成矿作用初探&孙希贤 陈克强 226

个旧矿区马拉格矿田锡—多金属矿床构造—地球化学成矿模式&孙家? 江祝伟等 227

黄磜黄长岩的岩石特征及其构造地质意义&朱余德 阮道源 228

构造环境、花岗岩侵位及其成矿&吕贻峰 229

秦岭曹坪岩体群的侵入期次划分及侵入时期构造环境初步研究&李时若 印纯清 230

东坡矿田构造层次的研究及其在隐伏矿床预测方面的应用&芮柏 232

扬子地台与西伯利亚地台的对比及其金刚石原生矿找矿前景的研究&金鹤生 233

抚州—上饶地区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型铀矿控矿构造的某些特征&周庆德 235

陕—豫—晋元古代陆缘裂陷增生构造带地球化学论证&张本仁 欧阳建平等 236

黄金洞金矿田的控矿构造特征及含矿系数的灰色关联分析初探&张永固 孙希贤 237

湖北省黄梅铁矿区推覆构造特征及矿床成因研究&张若琳 水汀 238

华北陆核南缘金矿形成条件分析——以陕西潼峪金矿床为例&胡正国 240

万洋—诸广山花岗岩带构造演化及其铀成矿学&姚振凯 241

北秦岭和华北地台南缘花岗岩类产出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论证&骆庭川 张宏飞等 242

川西显生宙花岗岩带与金属成矿作用&骆耀南 243

云南腾冲—梁河地区成矿地质特征&徐成彦 王豪等 245

云南腾冲小龙河锡矿区成矿作用地质地球化学研究&凌文黎 王豪等 246

湖南地区铜矿形成与造山作用&黄瑞华 247

熊耳群——赋金地层的构造问题&高亚东 任富根等 248

大别山碰撞带与长江中下游矿带&董树文 249

秦岭造山带核部两期同碰撞花岗岩的确定及其意义&韩郁菁 云兰等 250

广东韶关—乳源地区金属矿产控矿因素及成矿规律初步分析&裴太昌 251

岩石圈相均衡论与矿产三向分带&孔繁宗 254

地球热力学系统与岩石圈运动关系的研究&叶俊林 黄定华 255

团—麻断裂的演化及鄂东地震&叶俊林 黄定华等 256

西秦岭晚古生代古地质特征及其地质意义&闫桂林 张呜等 257

福建深部构造与成矿作用&许绳铭 蔡圣芳等 528

福建地区大地热流值及其岩石圈热结构&苏志文 259

东秦岭造山带地壳结构的航磁解释&杨森楠 王祖春 260

华北板块和华南板块布格重力异常与地壳厚度的相关性研究&吴蓉元 吕建军 261

东亚陆缘弧的卫重异常及其形成机制初探&周国藩 杨森楠等 262

卫星重力资料在《中国海及其邻区地质—地球物理系列图》编图中的应用研究&周国藩 戴勤奋 263

中国东部上地幔应力状态&金振民 H.W.GreenⅡ 264

望湘花岗岩实验变形研究&张曾荣 何绍勋 265

中国大陆宽缓升高磁异常成因类型及地质意义&张德润 266

东南沿海地区岩石圈的深部作用&赵海玲 267

利用折射波速度谱实现折射层位划分&姚姚 268

利用卫星重力资料对中国大陆东部及其邻近海域深部构造的研究&郭樟民 陈建国 269

秦豫地区槽台界线上的磁场特征及断裂活动性的探讨&袁照令 李大明 270

中国东部大陆深部构造与锡矿分布&黄瑞华 270

浙江省岩石圈热结构与中生代晚期以来热演化模&褚明纪 万天丰 272

中国东部磁大地构造特征&管志宁 272

四川黑水至西太平洋区带岩石圈结构模式&蔡学林 袁学诚等 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