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思想的语境 1
1.1 近代思想史的定位 2
1.2 科学世界观的革命 12
1.2.1 科学革命的诠释模式 12
1.2.2 科学世界观的哲学主题 18
1.3 理智共同体的重组 30
1.3.1 拉丁语 30
1.3.2 世俗化 33
1.3.3 理智网络 40
1.4 哲学史范式的变革 44
1.4.1 研究范式的转变 44
1.4.2 怀疑论与确定性 56
二 诠释的谱系 66
2.1 生前身后事 67
2.2 编纂与译介 74
2.2.1 编纂与英译 75
2.2.2 中译与研究 78
2.2.3 传记与导引 79
2.2.4 文选与文集 81
2.3 总论与方法 83
2.3.1 溯源与分析 83
2.3.2 结构与表现 92
2.3.3 逻辑与方法 98
2.4 主题与语境 101
2.4.1 主题性透视 101
2.4.2 语境与比较 106
2.5 政治与宗教 113
2.5.1 启蒙与自由 114
2.5.2 权力与政治 118
2.5.3 哲学与宗教 122
三 构造的逻辑 129
3.1 分析与综合 129
3.2 定义与命名 137
3.3 无限与有限 144
3.4 修辞与叙事 151
四 体系的重构 156
4.1 世界:从无限到有限的推演 158
4.1.1 德勒兹的表现主义诠释方式 159
4.1.2 直接无限样式与间接无限样式 164
4.2 个人:从有限到无限的努力 175
4.2.1 从偶然的遭遇到必然的行动 175
4.2.2 从有限的生存到无限的自由 188
五 问题的解析 198
5.1 样式与属性 198
5.1.1 实体与样式的关系 198
5.1.2 一、二、三 216
5.2 充分观念论 233
5.2.1 真观念、充分观念、错误观念 233
5.2.2 充分观念是否可能? 244
5.2.3 语言与思想 263
5.3 必然与自由 280
5.3.1 必然性的结构 281
5.3.2 人类自由的层次 291
六 比较与反思 314
6.1 理性与经验的纠葛 314
6.1.1 认识论转向与两种主义的标签 315
6.1.2 思辨的事实与经验的事实 327
6.1.3 Molyneux问题 336
6.2 理性伦理与叙事伦理 341
6.2.1 三个案例 343
6.2.2 伦理学是怎样被遵守的 355
引用文献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