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末元初曹洞宗万松行秀禅师及其弟子&杨曾文 1
慧远大师的严谨自律和以律摄僧&心皓 15
永明延寿之禅净思想&法缘 26
论王安石与佛教&方笑一 51
略论长沙景岑禅师禅法思想特点&蒋九愚 尧必文 65
紫柏大师的心性论思想&戴继诚 73
印光大师的净土思想——以《印光大师文钞》为中心&能利 90
试析圆瑛大师的僧教育思想&曹曙红 103
吕澂先生关于佛学基本问题阐述试探&金易明 108
熊十力的五范畴说及其佛家思想渊源&孟令兵 124
从慧能的“自性”思想看儒、释、道的融合&李怀春 137
近代上海佛教台贤禅净诸宗概观&觉醒 143
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以唯识古学、今学心识内部结构比较为中心&圣凯 156
净土宗的思想与实践初论&夏金华 171
唐宋禅宗语录: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路径&陈海叶 178
明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徐孙铭 188
从忏悔观到忏悔仪再到经忏佛教&宋立道 200
略论佛经音义编纂的时代背景&徐时仪 陈五云 梁晓虹 217
佛教对于彼岸世界的想像及其对中土的影响&王青 227
佛教经济学的理论重心——立足于中国的思考&孙健灵 普麟晏 236
大归与大生:佛教生死观之意义&何锡蓉 243
认识种子&徐东来 255
早期佛教缘起思想要义&孟领 265
本觉思想的义理渊源及其结构特征&唐忠毛 276
契入真理之境的智慧&沈海燕 291
《解深密经》的唯识理论研究——暨论本经与《成唯识论》的若干重要思想之差异&林国良 325
《心灯录》中的“此我”概念&陈坚 337
《景德传灯录》注文研究&冯国栋 350
延寿《宗镜录·标宗章》读解&刘元春 365
新校黑水城本《劫外录》商榷&宗舜 373
从《赵泰》看佛教对中国小说发展的意义&张兵 385
宋代栖心的明智中立法师考&黄夏年 397
隋唐五代天台宗的地理分布&张伟然 黄菊 420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的汉译考&杨维中 435
佛教与回鹘印刷术&杨富学 457
缘起语义的考察——以月称的《prannapadā》第一章为考察中心&慧光 472
佛驮跋陀罗被摈考议&存德 482
论日本密宗创始人空海的儒家思想渊源&〔日〕静慈圆著/刘建英 韩昇译 491
制度变迁与功能定位——当代中国宗教活动空间的社会组织特征&李向平 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