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1
一、祖国医药学发展史要 1
二、祖国医学的基本特点 5
第一部分 中医基础理论 8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8
第一节 阴阳学说 8
一、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9
二、阴阳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0
第二节 五行学说 12
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2
二、五行学说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 14
第二章 脏腑 16
第一节 脏与腑 16
一、五脏 17
二、六腑 27
第二节 精、气、血、津液 34
一、精 34
二、气 35
三、血 36
四、津液 37
第三章 经络 40
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组成及作用 40
一、经络的概念 40
二、经络的组成 40
三、经络的作用 41
第二节 十二经的名称分类、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43
一、名称分类 43
二、循行交接规律及流注次序 43
第四章 病因 47
第一节 七情致病 47
第二节 六淫致病 48
一、风 49
二、寒 50
三、暑 51
四、湿 52
五、燥 54
六、火 55
第三节 疫疬 56
第四节 饮食、劳倦 56
一、饮食 56
二、劳倦 57
第五节 痰饮、瘀血 58
一、痰饮 58
二、瘀血 59
第六节 外伤和虫兽伤害 60
第七节 寄生虫 60
第五章 诊法 62
第一节 望诊 62
一、望全身情况 62
二、望局部情况 65
三、望舌 67
四、望小儿指纹 71
第二节 闻诊 72
一、闻声音 72
二、嗅气味 73
第三节 问诊 73
一、问一般情况 74
二、问现病史 74
三、问既往病史及个人史和家族史 79
第四节 切诊 80
一、脉诊 80
二、按诊 86
第六章 辨证 89
第一节 八纲辨证 89
一、表里 89
二、寒热 91
三、虚实 93
四、阴阳 94
第二节 脏腑辨证 95
一、五脏病证的辨证 95
二、六腑病证的辨证 104
三、脏腑兼证的辨证 107
第三节 六经辩证 110
一、太阳病证 110
二、阳明病证 111
三、少阳病证 112
四、太阴病证 113
五、少阴病证 113
六、厥阴病证 115
第四节 卫气营血辨证 116
一、卫分证 117
二、气分证 117
三、营分证 119
四、血分证 120
第七章 治则 123
一、扶正祛邪 123
二、治病求本 123
三、标本缓急 125
四、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126
五、预防为主 126
第八章 中药 128
第一节 基本知识 128
一、中药的性能 128
二、中药的应用 129
三、中药的用量 131
第二节 常用中药 132
一、解表药 132
二、祛风药 139
三、祛湿药 143
四、清热药 149
五、消导药 159
六、催吐药 161
七、泻下药 162
八、祛痰止咳药 164
九、温里药 170
十、理气药 172
十一、理血药 177
十二、补益药 187
十三、固涩药 199
十四、熄风药 203
十五、安神药 206
十六、开窍药 209
第九章 方剂 211
第一节 方剂概说 211
一、方剂的组成及其变化 211
二、方剂的剂型 212
三、治法与方剂 215
第二节 常用方剂 216
一、解表剂 216
二、祛风剂 219
三、祛湿剂 221
四、清热汤 227
五、和解剂 233
六、消导剂 236
七、催吐剂 238
八、泻下剂 239
九、化痰止咳剂 243
十、温里剂 246
十一、理气剂 249
十二、理血剂 252
十三、补虚剂 256
十四、固涩剂 266
十五、熄风剂 270
十六、安神剂 273
第二部分 常见病辨证与治疗第一章 内科病 275
一、发热 275
二、头痛 282
三、眩晕 287
四、咳嗽 289
五、哮喘 292
六、呕吐 296
七、胁痛 299
八、胃痛 301
九、腹痛 303
十、腰痛 306
十一、心悸 309
十二、失眠 312
十三、耳鸣、耳聋 314
十四、血证 317
十五、水肿 324
十六、黄疸 328
十七、泄泻 331
十八、便秘 335
十九、遗精 337
二十、淋证 339
二十一、消渴 345
二十二、痹证 347
第二章 妇科病 350
一、月经不调 351
二、闭经 359
三、痛经 363
四、崩漏 365
五、带下 368
六、妊娠呕吐 371
七、缺乳 373
第三章 外科病 375
第一节 病因 375
第二节 辨证 375
第三节 治法 376
一、疖 377
二、痈 378
三、丹毒 380
四、疔疮 381
五、疔毒走黄 382
六、乳痈 384
七、瘰疬 385
八、流痰 386
九、脱骨疽 388
十、肛瘘 390
十一、风疹块 391
十二、松皮癣 392
第四章 肿瘤 394
第一节 概述 394
第二节 病因病机 395
第三节 辨证治疗 396
一、食管癌 397
二、胃癌 399
三、原发性肝癌 401
四、子宫颈癌 404
第三部分 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一、感冒 407
二、慢性腹泻 407
三、中风后遗症 408
四、面瘫 408
五、头痛 409
六、眩晕 410
七、坐骨神经痛 410
八、关节炎 411
九、落枕 412
十、肩关节周围炎 412
十一、急性腰扭伤 413
十二、遗尿 413
十三、小儿麻痹后遗症 414
十四、小儿疳积 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