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从“道”至“术”的流亡 1
第一章 法治神话与中国法治问题 1
一、思想的疑问与法律历史的方向 1
(一)比较法史的立场 1
(二)历史的疑问 4
(三)研究的次序与方法 5
二、超验精神与法律技能的知会 9
(一)法律实证主义的谬误与生成 9
(二)超越知性的方法及其人类本身 14
(三)理想与法律技能的实现 16
三、揭橥真相与法律精神之自由批判 19
(一)法律之渊薮:个人的自由与进步 19
(二)人性的真相:世俗法律的合法性 21
(三)法治文明的自觉:哲学与历史的分析权利 23
第二章 “大历史观”的法学研究范式 27
一、历史范式的提出与宏大叙事之精神 27
(一)宏大叙事方法与两种弊端 27
(二)绝对精神与自由 29
(三)采“大历史观”的理由 31
二、从遥远的古代到现代民族法律意识的历史偏向 32
(一)民族的共同意识 32
(二)有偏向的价值确认 35
三、认知手段与“相对宽裕的”历史评判期 38
(一)历史依据与认识论的缘起 38
(二)应然的方向和方法 39
第三章 法学方法的流行 42
一、法学之鼎盛,实乃法学研究方法之鼎盛 42
(一)法学研究方法的本质 42
(二)假定是法学方法的真正渊薮 45
二、原始神话与仍在“不解”中的假定方法 46
(一)中庸之道 46
(二)从“假定”的超验到“实证”的经验 48
三、假定主义、实证主义与“人本”依据 50
(一)假定主义 50
(二)实证主义与人本依据 53
第四章 中国法治的百年危机 56
一、民族危亡中的法律路径选择 56
(一)“立宪”的理由与功德 56
(二)问题之结症 60
二、撇清中国法学的历史问题 62
(一)“解锁”的可能性 62
(二)故学与新知 63
三、从学术“微业”到法律思想的革新 65
四、“意识形态”的法律冲突与历史之捷达 69
(一)意识形态化的法律后果 69
(二)保存传统精义的难度 72
第五章 历史的进步与思想的倒退? 75
一、法之进步与社会历史之进步 75
(一)法治的手段就是目的本身 75
(二)传统思想的境界 77
二、自由曲解下的法律传统问题 79
(一)可否相容的传统思想问题 79
(二)“终极依据”及其谬误的流行 82
三、欲望之争端与人类思想的退步 84
(一)接近“真理”的基础 84
(二)欲望、人性与传统的洞见 87
(三)法治历史并不是思想的进步史 89
第六章 奉为“经典”的西方法治精神与“可能”移植的学问 91
一、作为“观念”的法治精神与异域观念之抵抗 91
(一)“秩序性问题”的认识环节 91
(二)民族“和谐秩序”的传承 93
(三)在“生命的观念”和“法律全球化”之间 97
二、法律系统的发达 99
(一)法治观念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 99
(二)法学家的贡献 103
(三)法治自由的历史局限性 106
(四)法律程序的最高成就 110
(五)一个谨慎的结论 115
三、“文明共享”与“可能的法律移植” 122
(一)“心性文明”和“知性文明” 122
(二)“文明共享”中之“最高同一性” 125
(三)法律移植中的民族传统文化问题 130
第七章 自由、信仰权威与权威继替 134
一、超越法治中的“自由观念” 134
(一)三种“自由”的厘分 134
(二)“观念自由”的缺失 138
二、法律精神不能保证我们自由 141
(一)疯癫的自由与精神 141
(二)先验中的实证自由状态 145
三、信仰权威的劫数 149
(一)为什么信仰:追求自由的严重后果 149
(二)信仰的本质 159
第八章 权威与等级制度在世俗秩序中的不可变更 161
一、人间法治秩序的完成 161
(一)神性的退隐与法律权威的形成 161
(二)信仰权威的另一端 172
(三)两种平行的信仰背景与人间秩序的划定 176
二、整体性精神衰竭中的秩序危机问题 178
(一)真理信仰的对象 178
(二)“道术”结构与古代信仰的变迁 180
(三)“道术将为天下裂”之后的人间秩序 188
三、真实的传统:“等级结构”中的过去与未来 197
(一)何为传统:等级结构与本土资源的精义所在 197
(二)文明的路径:“等级结构”的传承与逆序格局 202
第九章 中国传统与社会转型中的发生秩序 214
一、并非“忽略可行性入世精神”的法治原始立场 214
(一)社会转型的“他主”与“观念自救” 214
(二)值得考虑的两个问题 219
(三)应当避免的一个陷阱和一个可能的伪命题 227
二、习惯法传统:民间社会重整秩序的努力 239
(一)民间法的话语演变 239
(二)民间法的生成并与国家之勾连 242
(三)民间法的精神、性格及其境界 246
三、宪政秩序安排下的“双向”“多元社会”的基本构架 256
(一)未来多元社会的宪政格局 256
(二)村民自治的历史变迁 260
(三)自治的能力 263
(四)自治网络中的关键环节 265
四、“全球化”背景下的人权判准与文化间性 267
(一)人与人之间的“集体斗争” 267
人权的文化间性与相容 272
相反的理由与进路 276
人权之争的必然终结 279
参考文献 283
后记 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