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学生心理健康 1
1.1 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4
1.1.1 心理学的产生 4
1.1.2 心理的含义 6
1.1.3 心理实质 8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的学科性质 20
1.2.1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的研究定义 20
1.2.2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22
1.2.3 大学生心理健康学的研究方法 23
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35
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37
2.1.1 心理健康概念的过去与现在 37
2.1.2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特征 48
2.2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与适应 52
2.2.1 大学生的心理应激 52
2.2.2 大学生的心理障碍 54
2.2.3 大学生心理应激源和类型 59
2.2.4 大学生应激的心理对策 63
2.2.5 大学生的心理自我防卫 66
3.大学生的理想 73
3.1 大学生理想的模式 75
3.1.1 大学生理想的内涵 76
3.1.2 大学生理想的主流倾向 80
3.1.3 大学生理想的层次 83
3.2 大学生的人生观 86
3.2.1 大学生人生观的界定 86
3.2.2 大学生人生观的类型 87
3.2.3 正确理解人生的价值 91
4.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95
4.1 学习与心理健康 98
4.1.1 学习与学习过程 98
4.1.2 影响大学生学习过程的因素 98
4.2 大学生学习的任务 105
4.2.1 刻苦学习,充分发挥智力资源 105
4.2.2 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学习 107
4.2.3 博览强记,由博返约的学习技巧 109
4.2.4 培养兴趣,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113
4.2.5 独立思考与相互切磋的学习方法 114
4.2.6 提要钩玄与经常复习的学习秘诀 117
4.3 学习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19
4.3.1 大学生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19
4.3.2 心理健康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121
4.4 大学生学习焦虑问题 122
4.4.1 学习焦虑的表现 122
4.4.2 学习焦虑的原因 123
4.4.3 焦虑自评量表(SAS) 124
5.大学生的个性心理 127
5.1 大学生的能力 129
5.1.1 能力的含义和类型 129
5.1.2 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30
5.1.3 能力表现的个体差异 131
5.1.4 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137
5.2 大学生的气质和性格 139
5.2.1 气质与性格的概念及特征 139
5.2.2 气质与性格的相互关系 145
5.3 大学生的兴趣 146
5.3.1 大学生兴趣的含义 146
5.3.2 大学生兴趣的心理构成 147
5.3.3 大学生的兴趣特点 148
6.大学生的心理过程 151
6.1 观察力 153
6.1.1 观察与观察力的含义 153
6.1.2 大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153
6.2 记忆 155
6.2.1 大学生的记忆能力 155
6.2.2 记忆力的开发与培养 160
6.3 思维和想像 163
6.3.1 大学生的思维活动 163
6.3.2 大学生的想像活动 168
6.3.3 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 170
6.3.4 思维和想像能力的培养 173
6.4 技能 175
6.4.1 技能的心理构成 175
6.4.2 技能形成的过程 177
6.4.3 大学生技能的培养 181
7.大学生的人际关系 183
7.1 人际关系概述 185
7.1.1 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 185
7.1.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 187
7.2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适 190
7.2.1 大学生人际关系紧张的原因 191
7.2.2 大学生人际关系不适的表现 194
7.2.3 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调适 197
7.3 人际吸引的因素 206
7.3.1 人际吸引的研究 206
7.3.2 不同群体内的人际关系 210
8.大学生恋爱心理 215
8.1 大学生恋爱观念 217
8.1.1 大学生的婚姻动机 217
8.1.2 大学生的恋爱与择偶 228
8.1.3 大学生恋爱中的网恋心理 246
8.1.4 影响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维度 249
8.2 大学生性心理 253
8.2.1 大学生性心理的表现 254
8.2.2 大学生性心理的时代特征 255
8.3 大学生婚前性行为 263
8.3.1 当代大学生婚前性行为的状况 263
8.3.2 大学生应慎重对待婚前性行为 269
8.4 大学生性健康教育 273
8.4.1 大学生性教育的含义 274
8.4.2 大学生性教育的原则 275
8.4.3 大学生性教育的内容 276
8.4.4 大学生性教育的途径 279
8.4.5 大学生性教育的作用 281
9.大学生品德心理 285
9.1 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与特征 287
9.1.1 大学生的品德结构 287
9.1.2 大学生品德的心理特征 293
9.2 大学生品德培养 296
9.2.1 注重德育教育 296
9.2.2 开展有益的集体活动 297
9.2.3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298
10.大学生职业选择指导 301
10.1 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303
10.1.1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状况 303
10.1.2 当代大学生的择业特点 307
10.2 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因素 313
10.2.1 当前大学生择业的心理分析 313
10.2.2 大学生择业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315
10.3 大学生择业误区及调适 322
10.3.1 择业误区的表现 322
10.3.2 加强就业的指导 323
10.4 职业兴趣心理测验 326
10.4.1 斯特朗—坎贝尔兴趣调查量表(SCⅡ) 326
10.4.2 库德职业兴趣问卷量表 326
10.4.3 霍夫兰德职业兴趣测验量表 327
附录 331
附录一 331
附录二 337
参考书目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