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毒理学的产生及其在环境科学中的地位 1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内容 2
环境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4
环境毒理学的实际应用及其发展趋向 5
概述 9
环境污染物的迁移 10
环境污染物的转化 15
污染物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19
污染物的生物转化 28
污染物代谢动力学 39
环境污染物的毒作用 47
毒作用的分子机理 54
影响毒作用的因素 64
急性毒性实验 73
蓄积毒性实验 79
亚慢性和慢性毒性实验 81
致突变试验 83
致畸试验 95
致癌试验 100
毒理学安全性评价程序的内容 110
不同阶段安全性评价的毒理学项目 111
安全性评价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12
现有的化学物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 113
多环芳烃类 125
芳香胺类化合物 129
N-亚硝基化合物 131
烷化剂 133
黄曲霉毒素 135
汞 138
镉 142
铅 145
铬 149
有机氯农药 154
有机磷农药 157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 164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168
内分泌干扰物的分类 172
内分泌干扰物对人体健康及野生生物的危害 175
内分泌干扰物的毒作用机制 176
内分泌干扰物筛检方法 177
环境噪声污染 181
放射性污染 184
射频电磁辐射污染 188
飘尘 193
二氧化硫 195
一氧化碳 198
氮氧化物 201
土壤污染的来源 207
污染物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和残留 208
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11
土壤污染的生态毒理诊断 212
水体污染的来源及其特点 218
水体污染的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归 220
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221
水体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危害 223
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危险度评价 225
动物试验的一般操作技术 228
哺乳动物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236
鱼类的急性毒性实验 239
斑马鱼胚胎发育实验 242
梨形四膜虫的毒性试验 246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试验 249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筛选——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试验 251
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测定 255
生物标志物实验——水生动物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测定 257
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体外抑制实验 261
有机磷农药对鱼Na+-K+-ATP酶的影响 264
重金属对鱼肝过氧化氢酶的影响 267
鼠伤寒沙门氏菌/哺乳动物肝微粒体致突变性实验 270
发光菌的生物毒性测试方法 277
紫露草微核试验 282
紫露草雄蕊毛突变生物测试 286
原生生物刺泡突变试验 289
蚕豆(Vicia faba)根尖微核测试技术 291
水生生态系统藻类毒性试验 295
枝角类的急性中毒试验 299
蚯蚓急性毒性实验 302
鸟类经口急性毒性试验 307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 309
哺乳动物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 313
小鼠睾丸染色体畸变试验 318
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试验 322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 326
显性致死突变试验 332
果蝇伴性隐性致死试验 334
程序外DNA合成(UDS)试验 338
哺乳动物致畸试验 341